李太后聽到嬰兒的聲音,臉色卻頓時變得柔和,對著后面呼喚道:
“王氏,把孩子抱上來!”
很快,一名十七八歲左右的宮女,小心翼翼地抱著一個襁褓出現。
朱翊鈞看著這宮女,莫名的覺得有些眼熟。
李太后小心翼翼地接過襁褓。
襁褓中的嬰兒倒也奇怪,被李太后一抱,竟然就不哭了,還咯咯地笑了起來。
李太后大喜,輕輕在嬰兒的額頭親了一下,抬頭含笑看著朱翊鈞。
“皇帝,還不來看看你的長子?”
朱翊鈞如遭雷擊,呆滯在原地。
過了好幾秒,朱翊鈞才結結巴巴地開口。
“這、這個孩子的母親是誰?”
李太后含笑,用下巴點了一下那個剛剛把襁褓抱出來的宮女王氏。
“她不就站在你的面前嗎?”
朱翊鈞頓時急了,抗聲道:
“母后您說的這是什么話!朕什么時候臨幸過此女?母后,您可別隨便撿個孩子來就說是朕的兒子啊。”
【朱翊鈞之所以著急,是有緣由的。】
【大明從洪武皇帝朱元璋開始就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建文帝朱允炆也是以長孫的身份繼承的皇位。】
【期間雖然也經歷過一些變動,但包括朱翊鈞在內的許多大明皇帝都是以“先帝在世最年長兒子”的身份繼承的皇位。】
【長子對皇帝來說擁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但從朱翊鈞的角度來說,他當然更希望自己寵愛的鄭貴妃能生下長子,而不是一個太后宮中的宮女!】
李太后聞言,表情頓時變冷。
“馮保,馬上派人去拿起居注來!”
很快,一份起居注就被拿來。
每一個大明皇帝都會有一份起居注,上面主要是寫一些皇帝的日常活動。
其中,臨幸女子是重中之重。
李太后翻了一會,指著其中一頁,冷冷道:
“來,皇帝你自己看。”
朱翊鈞伸頭過去一看。
“萬歷九年十二月十二日,陛下于太后宮中臨幸宮女王氏。”
朱翊鈞腦海中猛然浮現出一幅畫面。
那一天,朱翊鈞如往常一般,在吃完午飯后前來李太后的宮殿中,準備完成課業。
一名宮女恭恭敬敬地對著朱翊鈞道:
“陛下,太后正在午休,她說您若是來了,可以先到偏殿去完成課業。”
朱翊鈞點了點頭,這樣的安排也不是第一次了。
那宮女便在前面領路。
朱翊鈞看著這名宮女,臉上突然閃過一絲欲望。
朱翊鈞最寵愛的鄭貴妃,這幾天正好來了月事。
憋了好幾天的朱翊鈞沉吟片刻,猛然一把抓住了宮女的手,嘿嘿一笑。
“來,讓朕舒服一下!”
金幕面前,歷朝歷代的皇帝心中毫無波瀾地看著。
果然,那些大家都想看的鏡頭完全沒有出現,直接就回到了金幕中的“現實”。
朱翊鈞身體頓了一下,趕忙叫了起來。
“母后,都說十月懷胎,這才九個月啊!”
李太后惡狠狠地瞪了一眼朱翊鈞。
“我當年懷你也是九個多月就出生的,也算足月!”
朱翊鈞并不知道,所謂的“十月懷胎”并不是從行房那一天開始算,而是要從女子當月的月事時算起。
大部分女子來月事之后半個月左右就會排卵進入可以受孕狀態,所以人類的大部分嬰兒從懷上到出生也就是九個半月左右。
在各種人證物證齊全的情況下,朱翊鈞只能無可奈何地點頭。
“好吧,他應該確實是朕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