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在蕭何曹參的幫助下,跟外縣遷來的大族呂家結成盟友,迎娶了呂家家主的女兒呂氏。
劉邦這些人脈,那可實實在在全是他自己的,跟別人沒關系。
說到這里,劉邦的表情突然變得古怪,開口道:
“這么一說,劉秀這小子起家的難度好像比朕還要大一點?”
“那豈不是等于他比朕要更強一些?”
群臣聞言,表情也是有些古怪。
陳平咳嗽一聲,道:
“陛下乃是開國太祖,后世子孫有些成績,也全是因為陛下打下來的江山。”
“劉秀作為陛下后裔,能中興大漢,證明劉氏子孫確實出色,是當之無愧的華夏皇族。”
“至于比較……臣想,就算是劉秀本人,也不敢說在陛下您之上,倒是無需在意了。”
劉邦聞言啞然片刻,隨后嘿嘿笑了起來。
“也是。朕不是千古大帝又如何?朕的子孫后代是啊。”
“朕的子孫后代不但出了一個千古大帝劉徹,還有劉秀這樣的中興之君,朕有什么不知足的?”
聽著劉邦的笑聲,大殿之中眾人都松了一口氣。
坐在一旁的皇子劉恒表情平靜,心中卻生出了一個想法。
不管是劉徹還是劉秀,畢竟都是父皇幾代之后的子孫了。
難道父皇就不能像李淵一樣,擁有一個堪比李世民的繼承人?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坐在皇位上,若有所思。
“井田制確實是不行,難道只有漢唐制才是最好的選擇?”
近來,隨著四等人制度的撤銷,元朝內(nèi)部的另外一個矛盾就慢慢浮上水面。
那就是漢人的田地問題。
之前北方漢人是三等人,南方漢人是四等人,都是元朝最下等的兩種人。
他們被第一等的蒙古人和第二等的色目人壓榨剝削,雖然占據(jù)大元王朝人口多數(shù),但土地卻是最少的。
現(xiàn)在既然漢人、蒙古人和色目人全部都平等了,那漢人內(nèi)部希望獲得更多土地的呼聲自然也就高漲了。
而元朝內(nèi)部,有土地分嗎?
有!
元朝出自蒙古帝國,這是一個純正的游牧帝國。
游牧帝國當然不可能擅長農(nóng)耕。
那問題來了,他們在征服了中原,獲得了大批農(nóng)田之后,怎么辦?
蒙古貴族們的答案是——放牧!
沒錯,在中原放牧!
于是,從河北到河南,從湖廣到江西安徽江蘇。
大量的平原耕田直接放荒,成為了蒙古貴族們的牧場。
漢人以前是三等四等,不敢和蒙古老爺爭。
可現(xiàn)在皇帝陛下說了,大家都平等了。
你們蒙古人把我們漢人千百年的耕田全占了,我們也不需要你全部還回來,至少拿出一部分來給我們漢人當耕地,好讓我們有辦法養(yǎng)活自己吧?
在漢人群體看來,自己的訴求一點都不過分。
但擁有田地的蒙古貴族們就是另外的想法了。
蒙古貴族們覺得,這些土地可是我們跟隨著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等一代代大蒙古帝王打下來的,是蒙古和大元皇帝們賞賜給我們,對我們?yōu)榇竺晒诺蹏⒋笤醭錾胨赖莫剟睢?br>
我拿命拼來的獎勵,憑什么還給你們這些被我們征服的漢人?
雙方之間一開始還只是打嘴炮,但隨著大元王朝大規(guī)模開啟科舉,大規(guī)模進行漢化,越來越多的漢人官員進入朝堂之中,矛盾就開始越發(fā)激烈。
到了最近這段時間,漢人官員和蒙古、色目官員之間幾乎已經(jīng)勢同水火,在朝堂上也開始相互攻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