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表情很平靜,心中卻在思考和回憶著。
兩天前,乾隆皇帝的一份旨意剛剛抵達傅恒的案頭。
作為已經當了二十一年領班軍機大臣的人,傅恒從這份旨意的遣詞用句之中完全感受到了乾隆皇帝那無比的急切。
陛下等不了那么久了……
得到這個認知之后,傅恒不再遲疑。
當了這么多年的領班軍機大臣,傅恒最擅長的就是迎合乾隆皇帝的圣意!
傅恒抬起頭,緩緩開口:
“傳令下去,全軍準備出兵!”
看到這里,秦始皇輕笑一聲,帶著毫不掩飾的輕蔑。
“這個傅恒是一個很貼心的臣子,卻并不適合出任這種滅國之戰的主帥。”
扶蘇立刻接口:
“父皇的意思是,傅恒錯了?”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淡道:
“作為大軍的主帥,最應該考慮的不是什么君王的意愿,而是要為了整支大軍的所有將士,為了勝利而負責。”
扶蘇沉思片刻,道:
“但這樣一來,就會和君王的意愿沖突,對臣子而言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風險。”
秦始皇曬然一笑:
“滅國之戰的功勞有多大,對應的風險自然也就會有多大,這是天道的平衡。”
“想想王翦當年怎么滅楚的,你應該就能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優秀的主帥了。”
扶蘇立刻就回想起了王翦滅楚的戰爭。
那場戰爭雖然聲勢浩大,但過程卻顯得平平無奇。
王翦帶著六十萬大軍抵達楚國境內,和項燕率領的二十萬楚軍對峙。
然后雙方就這么對峙了近一年時間。
直到楚國國力耗盡,再也無法支持二十萬大軍的消耗,項燕不得已只能領兵撤退。
緊接著王翦全軍壓上,干凈利落地擊敗了楚軍主力,項燕自殺身亡。
此戰過后,秦軍再無任何阻礙,以秋風掃落葉的姿態橫掃了整個楚國。
扶蘇突然有些好奇:
“在那場對峙的過程中,父皇您難道就沒有對王翦產生過懷疑和擔憂嗎?”
秦始皇面不改色地開口:
“朕每天都懷疑王翦好幾次,每天都有至少三次沖動要罷免掉王翦這個主帥的職位。”
“啊?”扶蘇愣住了。
扶蘇原本以為,自家父皇的答案會是類似“朕和王翦君臣相知,朕當然不會懷疑王翦”云云。
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回答!
秦始皇見狀,不由呵呵一笑。
“是不是覺得朕的回答很意外?”
扶蘇點頭,不解地看著秦始皇。
“若是父皇一直都這么不相信王翦,又怎么可能讓他作為主將,直到滅亡楚國呢?”
秦始皇表情平靜地看了一眼扶蘇。
“這就是帝王的能力體現了,扶蘇。”
“朕很清楚,只有王翦才有這個能力滅掉楚國,所以朕只能相信他,別無選擇。”
扶蘇干脆刨根問底:
“那父皇就不擔心王翦帶著六十萬大軍反過來殺回咸陽城嗎?”
秦始皇聞言,嘴角勾了起來。
“不,他沒有這個能力,大秦任何人都沒有這個能力。”
這一刻,始皇帝的自信,在那張成熟的臉龐上展露無遺。
扶蘇深吸一口氣,轉頭看向金幕,心中暗自動著念頭。
“或許,大清之所以會失敗,并不是因為國力不足,而僅僅是因為乾隆皇帝的問題。”
這一刻,扶蘇對于帝王究竟是如何影響到國家命運,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金幕之中,浩浩蕩蕩的清軍兵分兩路,離開了永昌大營。
【吸取了之前三次征討緬甸失敗的教訓,傅恒決定兵分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