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戰馬圍繞著主人的尸體不停打轉,時不時低下馬頭用鼻子拱著它的主人。
但它主人的尸體早已冰涼。
鏡頭漸漸拉近,映出了這主人的面容。
那是一名中年女子,身上穿著傳統的蒙古貴族服飾,臉上凝固著無比的恐懼。
【昭莫多之戰,費揚古率領大清西路軍經過一天苦戰,擊斃噶爾丹軍三千余人,俘虜一百余人,并當場擊斃了噶爾丹的妻子阿努可敦。】
【噶爾丹在清軍的追殺之下,最終僅僅帶著幾名心腹逃離了戰場。】
【隨后康熙皇帝命大軍一路追擊,全面收復了喀爾喀漠北蒙古被噶爾丹占據的地盤,隨后班師凱旋。】
---------昭莫多之戰全過程圖。
【當時就在軍中的皇四子胤禛為此特地做了一首詩《狼居胥山大閱》。】
金幕中,出現了這首詩的詩文。
帝為生民計,狼胥閱大兵。窮荒金鼓震,朔漠旆旌明。
……
不憚疏方遠,惟期邊塞平。濡毫歌懋烈,吉日愧難賡。
看到這首詩之后,金幕前的歷朝歷代皇帝們都沉默了一會。
【漢高祖劉邦:朕是個沒文化的,來個有文化的評一下。】
【秦始皇嬴政:此詩和朕這個時代的詩不一樣,朕評價不了。】
【漢武帝劉徹:朕覺得一般。】
【唐太宗李世民:馬馬虎虎,能算首詩。】
【宋太祖趙匡胤:胤禛這詩和李白杜甫比,大概就是螢火蟲比之皓月吧。】
【明太祖朱元璋:@愛新覺羅·玄燁,告訴你那個雍正兒子,拍父皇馬屁可以,但沒水平還是別作詩了。】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默然良久,看了一眼四皇子胤禛。
一直以來都以沉穩著稱的胤禛,此刻臉上極為難得地一片血紅。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第二年,為防止噶爾丹死灰復燃,康熙皇帝再度派費揚古、馬恩哈兵分兩路北伐噶爾丹。】
【噶爾丹眾叛親離,最終服毒自盡。】
【至此,康熙皇帝三征噶爾丹,終于徹底消滅了這個不臣服于大清的華夏分裂分子,將漠北喀爾喀蒙古牢牢地掌控在了華夏的版圖之中。】
看到這里,劉邦又發出了銳評。
【漢高祖劉邦:不管怎么說,能把漠北拿回來,玄燁你也算是對咱們華夏有功的。】
【秦始皇嬴政:嗯,朕打個漠南就已經很費勁了,漠北那種地方能穩固保持統治的話確實很強。】
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少見地對此發出了一致稱贊。
在大清之前的諸多王朝,即便是能占據草原,也往往只能占據漠南(內蒙),對漠北(外蒙)鞭長莫及。
只有李世民在世的大唐,以及原本就發家于漠北草原的大元王朝,為華夏兩次掌控過這片土地。
大清,是華夏五千年歷史的第三次!
歷朝歷代的皇帝們,或多或少地對康熙皇帝的民族出身有些看法,乃至歧視。
但以他們的地位和高度,自然不會看不出討伐噶爾丹對華夏的重大意義,也不會否認在這一點上康熙皇帝和大清的貢獻。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露出了笑容。
“這些家伙,之前一個個還嫌棄朕呢,現在不一樣得恭維朕?”
老皇帝驕傲地抬起了下巴。
“朕的文治武功,即便是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上,那也是排得上號的。”
八皇子胤禩聞言立刻開口道:
“對,太對了父皇。”
“這金幕評出來的千古四帝,未免有些過于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