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勃然大怒,一巴掌將這奏折拍在了桌案上。
“如今乃是天寶盛世,人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哪里來的什么狗屁水災火災?”
“來人啊,立刻讓御史去鎖拿調查房琯,這狗官蓄意夸大災情欺騙朝廷,定然是李林甫奸黨余孽!”
【兩次水災,都被楊國忠以問責當地主官而告終,朝廷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賑災。】
【此后,地方官員噤若寒蟬,不敢再將任何災情上報。楊國忠得意洋洋,憑此作為政績向李隆基夸耀,李隆基信以為真,認為楊國忠治理有方,對其越發寵信。】
【李林甫在位時,朝中烏煙瘴氣,大唐經濟發展陷入停滯。但遇到災情時,李林甫依舊能妥善處置,老百姓生活雖然困頓,卻依舊能勉強生存。】
【等楊國忠執政后,對災情一律無視,只不過兩年多時間,各地饑荒水災旱災不斷,無數百姓淪為災民流民,地方上民怨沸騰。】
【此時朝中另外一名極受李隆基寵愛的大臣,開始悄悄地在大唐河北地收買人心。】
畫面之中,一群群的災民正在排隊,接受施舍的粥食。
“爾等都要記住,朝廷那邊楊國忠奸賊當道,朝廷根本就沒有賑災的糧食發下來。”
“這批糧食,是咱們大都督安祿山大人調撥的,大家要謝謝安祿山大都督的救命之恩!”
聽到這里,那些災民們不由感動不已,議論紛紛。
“唉,之前有個奸臣李林甫,現在又來了一個楊國忠,你說這日子啥時候才能到頭啊。”
“到頭?呵呵,你想得美。咱們河北向來和關中不對付,明明河北產糧最多,為啥咱們還會饑荒?因為河北稅負天下最重,比關中、江南和山東加一起還多!”
“什么?這朝廷怎能如此苛待我們河北人呢?”
“哼,還不是因為咱們當年是大齊(北齊)的,朝廷皇帝是大周(北周)后裔,他們滅了咱們統一天下,但心里從來不把河北人當人看!”
“奶奶的,這也太過分了,要是有一天活不下去,干脆反了算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就是,要是安祿山大都督這樣的河北自家人當皇帝,那就好了。”
城頭,安祿山站在那里,微笑看著這一切。
“真是天助我也!”
在安祿山的身旁,安慶緒等幾個兒子陪伴著,聞言臉上都帶著笑意。
“父親,這要是再來幾場災殃,河北百姓就真的對大唐離心離德了。”
“要不,咱們現在直接反了吧?”
安祿山遲疑片刻,微微搖頭。
“再等等吧,現在還不是時候。”
安慶緒忍不住道:
“那個讓父親忌憚的李林甫,不是都已經死了嗎?”
安祿山聞言,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寒顫,腦海之中回想起之前和李林甫見面的一幕幕。
安祿山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再等等!爾等不知道李林甫的厲害,老子可是心知肚明。”
“那老賊雖然死了,保不準還在河北留了什么后手,就等著老子一頭撞上去呢。”
安慶緒啞口無言,心中極為不解。
一個死人,怎么就能讓自家老爹如此忌憚?
安祿山目光投向西南,那是長安的方向。
再等等。
再給楊國忠一些時間,等楊國忠徹底清除了大唐所有李林甫的棋子。
到那時,天下誰能擋我安祿山!
大秦世界之中,扶蘇微微吃驚。
“這胡人,真要造反了!”
秦始皇冷笑一聲。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人造反,有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