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萬年前,在瞳族的推動之下,大乾皇朝已經到了土崩瓦解的邊緣,皇族內部的矛盾,皇族與平民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不過,就像是一場爆炸,你堆了再多炸藥,不點那么一下,也是炸不起來的。
為了完成最后的起爆,瞳族精心編造了一個謊言。
而整個謊言,正是建立在蕓生堂的遺跡上。
此前,劉浪一直以為,蕓生堂的遺跡,是瞳族一手打造,可事實上,蕓生堂的遺跡本就存在,瞳族所做的只是稍加改造。
皇朝時代,能叫得上名字的皇朝,一共是十七個。
排在大乾皇朝之前是大銘皇朝。
盡管大乾成功奪了大銘的天下,但是,卻沒能對大銘皇族做到趕盡殺絕,只因大銘皇朝掌握著一件神器。
凡器之上為仙器,仙器之上為圣器,圣器之上為神器。
單純以凡,仙,圣,神的序列而言,這片星空下,存在神器,好像理所應有,畢竟神王都有,有件神器又怎么了?
然而,現實卻并非如此。
就神器之下的圣器而言,在核心星域,每十名圣主,差不多能分得一件圣器,可是到了神器,一千名圣主,都分不到一件。
因為,自這片星空成形,出現過的神器,都不超過一掌之數。
而十七個皇朝,擁有過神器的皇朝,只有兩個。
一為大夏,一為大乾。
大夏是皇朝時代的開辟者,憑借神器結束了無序時代,一統星空,只是大夏一統星空后沒多久,神器就失蹤了。
一直過了數千萬年,到大銘皇朝時,那件神器才再度現世,并為銘皇所得。
也就是說,大夏皇朝和大銘皇朝的神器,其實是同一件。
按理說,這個世界不應該存在永生不滅的東西,可是,神器愣是幾千萬年,不腐不壞。
窺一發而知全身,神器的恐怖威力,可以想象。
但可惜的是,銘皇還沒有研究出如何調動神器的攻伐之力,皇城便被大乾攻破。
擺在銘皇面前,有兩條路,第一條路,和反叛的大乾決一死戰,但勝算極低,第二條路,暫避鋒芒,反正有神器在手,等研究明白了,殺回來,易如反掌。
這是一個并不難做的選擇題。
銘皇選擇了第二條路。
神器的攻伐之力不能用,但防御這種被動技,根本用不著調動,銘皇將諸多大銘皇族往空間圣器內一收,而后,以神器為盾,輕而易舉地逃出生天。
大乾雖奪下這片星空的掌控權,卻如鯁在喉。
幾百萬年中,大乾從未放棄對銘皇的追蹤,可是,銘皇,大銘皇族,連通神器,卻音訊全無。
瞳族決定利用這一點。
改造完那座遺跡之后,瞳族放出消息,說百萬年,銘皇隕落,大明皇族內訌,曾經的棲身之地,已化為一片廢墟,而神器就在其中。
這個消息,又就一顆重磅炸彈,讓本就不平靜的星空,掀起驚濤駭浪。
一直以來,害怕銘皇卷土重來的大乾皇朝,自然不會允許神器落入他人之手。
而一直反抗無門的平民階層,亦嗅到了一朝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契機。
接下來發生的事,已不難想象,兩方強者,齊聚遺跡之前,未等見到神器,便大打出手。
瞳族早就在遺跡前,布下了瞳力大陣,在無數平民強者的輔助下,大乾皇朝的精銳盡數被絞殺。
而后,瞳族宣布,所謂神器,只不過一個善意的謊言。
當然,總有人不信。
為了證明這一點,瞳族解除瞳力大陣,諸多強者涌入遺跡,一番查探下,的確空無一物。
但事情不能就此結束。
平民階層已經和皇族開戰,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掃平皇族,待皇族喘過氣來,各個擊破,無人能夠幸免。
于是,就在遺跡之前,以瞳族為首,貧民階層結成聯盟,然后,揮師直上,以摧枯拉朽之勢,攻破皇城。
大乾皇朝就此破滅。
但世人向來是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面對大乾皇朝留下的無盡資源,如何分配成為一個巨大的矛盾點。
因大乾皇朝而成立的聯盟,因為大乾皇朝的破滅,頃刻土崩瓦解,然后,就是無休止的爭奪,萬族爭霸時代,就此開啟。
對于萬族究竟是怎么爭霸的,劉浪并不關心,劉浪現在最關心的是,那座空無一物的遺跡,是如何支撐蕓生堂走到現在的。
靠著瞳族的稍加改造?
顯然不可能!
瞳族只是借助這座遺跡,引爆大乾皇朝,改造也是以此為核心,不可能往內添加諸多機緣,留于后人。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遺跡原本就存在相應的機緣,只是,當初,大家關心的是神器,把那些機緣給忽略了。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瞳族和平民大聯盟,發現了遺跡中的機緣,但是,根本無人在意。
能和大乾皇朝對抗的,都是什么人,除了神王,就是圣主巔峰,一般的機緣看不上實屬正常。
而這些前人看不上的機緣,擺到蕓生堂面前就不一樣了。
蕓生堂具體實力幾何,劉浪并沒做過調查,但有三大勢力在前,再加上作為堂主的寧悠蕓,境界在那擺著,粗略估計,蕓生堂也就是和羽族不相上下。
于是乎,一座被前人用完即棄的遺跡,成為了蕓生堂的命根。
“看了半天,好像沒什么意義!”
將前因后果理清后,劉浪咂摸咂摸滋味,覺得一點兒都不香。
如果推斷無誤的話,那就意味著,蕓生堂看到的只是表象,事實上,遺跡外的瞳族法陣,與遺跡本身,沒有半毛錢關系。
想以瞳族手段修復遺跡,更是南轅北轍。
意識到這一點,劉浪把記錄遺跡的那塊記憶玉牌,挑出來,從前到后,又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希望能從中找出,瞳族對那座遺跡本身的理解。
可惜,這方面的信息,一字都無。
其實,想想也正常,瞳族就是利用那座遺跡,編造一個謊言,重點在謊言,而不在遺跡,除非腦子不好,才會去研究那座遺跡是何人所留,又是如何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