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總,這是圣心醫院專人送過來的一份資料。”
“好,你先放下吧,沒事了。”
“好的甄總。”
秘書放下一個A5大小的白色硬皮信封,就離開了。
秘書出去后,甄時走到門口,反鎖上辦公室的門,把百葉窗拉緊。
一瞬間,房間里的光線暗淡下來,宛如一間洗照片的暗室。
電腦屏幕發出熒熒的光芒,靜靜地等待著。
甄時用極慢的速度,走回辦公桌,深呼吸。
他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拿起那小小的白色信封,信封好像有千斤重。
等這一天,已經等了五年了。
雖然是他這五年來唯一所探尋的真相,但是他也沒有粗暴地撕開信封,而是像打開任何信封一樣,先從抽屜里拿出精美的美工刀,強迫癥似的完美打開信封,沒有一絲傾斜和毛糙。
信封里有兩張對折的紙張和一個U盤。
兩張紙分別是兩張親子鑒定報告。
第一張的內容:
四分之三的篇幅,列舉了被檢孩子的多種人類遺傳學標記,跟被檢父親的基因的對比。
都是專業內容,外行人也看不懂。
甄時只是掃了一眼,便匆匆略過。
直到文檔的末尾,才是這份報告的重點——
【分析說明】
D8S1179等19個STR基因均為人類專屬的特有遺傳學標記,遵循業界認證的孟德爾遺傳定律,聯合應用,可進行明確的親權鑒定。
在上述結果中,被檢孩子在5個以上的基因座中,不能從被檢父親的基因類型中找到配對的來源。
【鑒定結論】
經過我院人類遺傳學研究所的鑒定,甄景與甄啟明確認無血緣關系。
“無血緣關系……”
甄時不禁輕聲念了出來。
下面是另一張親子血緣鑒定報告。
這一張,自然是他自己和甄啟明的。
他打開對折的紙張,動作極慢,他極度渴望知道真相,但又怕面對他不想面對的真相。
他從第一行開始,細細地,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下讀。
盡管大半的篇幅,充斥著他無法理解的專業名字,對他來說毫無意義的數字和字母,但他仍然如饑似渴地閱讀著。
“有相似之處。”
“配型一致。”
“99.9%。”
有那么一瞬間,甄時感覺自己好像都不認字了。
這些字,固然每一個字他都認得,也明白這些字句組合起來的意思(至少非專業部分肯定可以理解),但大腦就是有一種強制放棄解讀的眩暈感。
終于,他的目光來到文案的第四部分。
【四、分析說明】
……
被檢孩子有五個以上的基因座,均可以從被檢父親的基因型中找到相匹配的來源。
【五、鑒定結論】
經過我院人類遺傳學研究所的鑒定,甄時與甄啟明確認有血緣關系。
“有血緣關系……”
男人又輕聲讀了出來。
他拿起這兩份檢驗報告,左手拿著弟弟甄景的,右手拿著自己的,目光輪流看著兩張紙。
就這么直直地站著,反復地看著,整整過去了十五分鐘。
這期間,有人來敲門,有電話鈴聲響起,但這都不重要。
甄時沉浸在真相大白的喜悅之中,當下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沒有揭開自己身世的真相來的更重要。
隱忍二十年,靠自己去找到線索,發現線索,再把所有的線索拼接起來——原來他才是甄啟明的親生兒子。
其實認真說起來,想確認自己是不是甄啟明的孩子并不難。
就像現在這樣,想辦法獲得幾個人的DNA,拿去檢測,不就真相大白了么。
但最難的一個步驟,在于“懷疑”。
此前的二十多年,所有人,包括甄時自己,都毫不懷疑自己是甄家的養子,是六歲的時候從福利院被甄氏夫妻抱養,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
人只有在“知其不知”的前提下,才會去主動尋求真相;
而當人“不知其不知”時,又如何強求他對真相感興趣?
一切起源于家里保姆張媽那一次無心之語。
那時候,甄時跟養母王美懿之間關系的僵化已經擺到了明面上,甄啟明原本規定,甄家的兩個兒子必須每周回家一趟吃一頓團圓飯,甄景倒是有在好好遵守,而甄時卻總是找各種借口不回家。
因為他實在不愿看王美懿的冷臉。
這一天他又絞盡腦汁跟甄啟明找借口,但甄啟明堅持要他回家,無奈之下,他在公司借口工作繁忙,拖到很晚,才回到明月楓華的家。
他的計劃是等到家人都睡下了,自己偷偷回家,稍微洗漱一下也睡下,第二天就可以跟甄啟明蒙混過關了。
沒想到,他偷偷摸摸地進入客廳,一進屋就看見張媽在客廳忙碌著。
甄時心里暗暗叫苦:
張媽沒睡,很大概率說明王美懿也沒睡。
那自己這么晚回家不就沒意義了么,還是要看她臉色。
整個甄家,甄啟明整天在外面不理家事,王美懿給甄時臉色看,甄景仗著王美懿的偏向以及自己是親生孩子的身份也有意無意地欺負甄時,在所有家庭成員中,只有張媽是心疼甄時的。
張媽身份是甄家的保姆,但她對甄時和甄景兄弟倆的感情都很深,因為這兩個孩子幾乎可以說是她帶大的,甄時自不必說,王美懿根本就不曾親手撫養,而她還有個特點就是一聽到孩子哭就心煩,甄景小時候在她懷里抱著,只要一哭,她就立刻生氣地推給張媽,命令張媽把孩子哄好。
以至于后來小甄景很長時間都認為,張媽才是他的媽,而王美懿只是一個每天住在家里,打扮得很時髦的阿姨。
王美懿越是不耐煩抱他,甄景就越是不認她,每次哭起來,只有張媽才能哄好。
但張媽向來恪守自己的身份,從來不跟王美懿搶孩子的親密度,跟甄時甄景兄弟兩個相處的時候,從來沒有說過他們母親一句壞話,而是引導他們愛自己的媽媽。
但是,人并不是擅長一碗水端平的動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
在兩兄弟中,張媽更偏愛從小就懂事的甄時。
在她的心里,這個孩子,太過乖巧,太過懂事,懂事得叫人心痛。
兩個孩子越是大起來,王美懿對甄時的偏見就越深。
尤其是因為她提出把甄時送回福利院,引起了甄啟明的勃然大怒之后,王美懿就遷怒于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