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的夢中,一個身穿雪白衣裙,身姿窈窕的女子背對著朱重八悠悠的唱著歌。這歌聲帶著凄苦和幽怨,也帶著仇恨和詛咒。聽到這歌聲,朱重八不自覺的向女子走去,想要問問她究竟為何如此哀傷。
然而,正當(dāng)朱重八的手搭載女人肩膀上時,女人的歌聲停止了,而她那一身潔白的衣裙也全都褪去。
衣裙滑落,映入朱重八眼簾的卻不是女人的肌膚,而是一副血淋淋的,被扒了皮的軀體!就算背對著朱重八,也讓他感到毛骨悚然!
被這無皮女子嚇了一跳,朱重八向后退了兩步,此時,他抓在手中的女子衣裙忽然變化了手感。拿起來一瞧,朱重八不禁亡魂大冒,這哪里是什么女人的衣裙!竟然是一張滴血的狐貍皮!
“你!你到底是何方妖孽!?”朱重八大叫到。隨后,他便聽到了一陣側(cè)隱隱的笑聲。
“我乃上天使者,應(yīng)天道下凡,本想助你成就皇朝霸業(yè),但你卻如此對我,你覺得我要怎么‘報答’你呢?”
這女人的話讓朱重八一陣膽寒,他當(dāng)然明白這是被他吃掉的狐貍亡魂前來索命了!
“你剝我皮,食我肉,削我首,此等痛苦我銘記于心。”只聽那女子幽幽的說道,“但天命不可為,我仍然會佑你登上龍位。只不過……你可要小心你的皇朝了!”
“每一世,我都要你旨不出皇城,令不及地方。每一代,我都要你的子孫昏庸無能,碌碌無為。你行仁政,官腐吏貪,你行暴政,民便積怨。”
“你手下的官員必貪贓枉法,你手下的將領(lǐng)必?fù)肀灾亍D愕幕食瘜⑹亲詈诎档臅r代,你的名字將在后世遺臭萬年。”
“我自開靈智至今,已活二百七十六年。今慘死你手,我要你的皇朝也終于此數(shù)。朱重八,這就是我對你的‘報答’!”
說完,那女子消失了,而朱重八也從噩夢中驚醒。那女子的話讓他半信半疑。本來,他只是個落魄的和尚,登基稱帝這種事在當(dāng)時的他看來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誰知道機會很快來了,元末天下大亂,朱元璋也躍躍欲試的想要加入逐鹿中原的戰(zhàn)爭中。
但一個人阻止了他過早與人爭雄,這個人便是他手下的大學(xué)士朱生。
朱生向他提出了九字真言,便是著名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遵循這九字真言,朱元璋終于在混亂的軍閥戰(zhàn)爭中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當(dāng)時的他并不知道,朱生帶給他的九字真言并非是自己所創(chuàng),而是來自于劉伯溫的建議!
朱生也是異俠,而且他的另一個身份,正是劉伯溫的徒弟!這件事在正史中沒有記載,只記錄于異俠界的秘史中。
在見識了劉伯溫的異俠手段后,朱元璋把黃爵寺的遭遇向他詳細(xì)說明。在聽完了朱元璋的敘述后,劉伯溫大驚失色!
他立刻便猜到了那只狐貍乃是異種!朱元璋竟然用如此殘忍的手段將那個異種剝皮吞食,他的體內(nèi)早已中了異種的詛咒!
這種詛咒是直接作用于魂魄之上的,就算朱元璋死后,這種詛咒也會世代相傳,使朱元璋的后人終生遭受詛咒之苦。
若是一般百姓中了這種世代詛咒,那也只是苦了他們一家而已。但劉伯溫卻知道,朱元璋擁有真龍之相,他必定會成就一番霸業(yè)!
試想一下,皇帝一家都中了詛咒,那苦的,可就是天下百姓了!
所以,劉伯溫冥思苦想下終于想到了一個緩解詛咒的辦法,便是盡量超度異種的亡魂,雖不能平息它的怨念,但卻也能最大限度的讓天下百姓不至于遭受皇帝的連累。
于是,便有了黃爵寺太祖龍鐘,也便有了明中都的存在。
在劉伯溫的建議下,朱元璋在稱帝之后重修黃爵寺,并于洪武二年以黃爵寺為中心修建了第二座都城,也就是明中都楓楊。
他將當(dāng)年草葬于黃爵寺的狐貍尸骨重新挖出,親自動鏟為狐貍重新掘墓,并以大禮進行厚葬。在埋葬狐貍的地方并沒有任何墓碑,也沒有墳頭,而是修建了一座鐘臺。
在鐘臺之上,懸掛著劉伯溫親自督建的太祖龍鐘,日日鐘鳴,期望能消減狐仙的怨憤。
然而,就算劉伯溫本事通天,朱元璋誠心認(rèn)錯,但狐仙的怨念也不可化解。明朝最終還是在第二百七十六個年頭上亡了。而葬送了大明江山的人,并非來自于關(guān)外大清,而是一個名叫李自成的人!
李貍同音,據(jù)異俠界傳聞,李自成便是當(dāng)年狐仙的轉(zhuǎn)世!
在朱元璋稱帝后,他終日不忘狐仙的夢中留言。
狐仙說他的官員會貪贓枉法,于是朱元璋以暴政鎮(zhèn)壓貪腐。對于貪官,他手段殘忍,甚至?xí)䦟⒇澒偕瞧げ⑷似覓煊谘瞄T口前警示后繼官員。
狐仙說他的將領(lǐng)會擁兵自重,所以他鳥盡弓藏,殺徐達,誅藍(lán)玉,甚至將藍(lán)玉剝皮實草,尸骨懸掛于藍(lán)玉女兒的府上!
此后,為了防止將領(lǐng)兵變,他更設(shè)立了錦衣衛(wèi),無時無刻不在暗中監(jiān)視自己的手下。
在朱元璋天年將盡時,他終于意識到自己的暴政必定會像暴秦一樣不能長久,所以他傳位于自己最看好的孫兒朱允炆。
朱允炆是個仁君,他若登基必定政通人和,開大明盛世。但無奈,也許是因為狐仙的詛咒,朱允炆的帝位并沒有坐穩(wěn)便被他的伯父朱棣竄了權(quán)。此后,朱允炆一把火燒了皇宮,從此不知去向。
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朱棣的一塊心病。直到他臨死之前,一個老和尚在他的龍榻前向他說了一番話,朱棣才得以放心西去。
這老和尚是誰,而他又說了什么,就算異俠界也沒有任何記載,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成了一大歷史懸案。
后來,大明二百七十六年間,雖兵強馬壯,又有永樂盛世,但實際上卻一直外強中干。再加上收天教作亂,明朝為了對抗收天教更是不遺余力的擴充軍備,直接導(dǎo)致了國庫的空虛。
國庫空虛,軍餉發(fā)不下去,那唯一的后果便是嘩變了。明朝末年,內(nèi)憂外患,國內(nèi)硝煙四起。
終于,崇禎帝繼位,明朝迎來了他的末日。明崇禎帝朱由檢,說實話,這個人的一生還是可圈可點的。他潔身自好勤儉自律,希望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
但無奈大廈將傾,朱由檢最終還是應(yīng)了狐仙的詛咒,在明朝第二百七十六個年頭上于煤山自縊。
作為華夏歷史上唯一一個直到最后依然保持強大軍力的朝代,明朝的功過是非后人褒貶不一。
推崇明朝的人會例數(shù)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以及李如松大破豐臣秀吉。貶低明朝的人會陳列空印案,袁崇煥之死以及天啟大爆炸。
但無論是保明派還是貶明派都不知道,在這一系列耳熟能詳?shù)拿鞒瘹v史典故背后,都有異俠的影子!至于說這些歷史事件到底和狐仙的詛咒是否有關(guān)系,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