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人打開手電又來到了左側大廳里面的那個小房間。和晚飯前一樣,那兩只古箏靜靜地橫臥石臺,不知是哪一只,究竟怎樣發出的聲音。
小玉亟不可待,走上前去就要揭開前面古箏的薄紗,又一次被興隆制止。
興隆說:“你先別動,我看那個黑中透紅的古箏有不對的地方。”
小玉端詳了半天,終于看出了門道。
小玉說:“這個古箏確實有些奇怪,唐宋時的古箏一般為十三根弦,后也有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現代最常用的古箏是二十一弦,而這只古箏卻有二十九根弦,這是為什么?最主要的是雁柱(也稱弦架或箏柱),圓圓的像個柱子,而又固定在面板上無法移動!
興隆讓小玉仔細看看弦架周邊好像有東西。小玉俯身向前,把目光湊近弦架,原來弦架在近處看時,可以看見一種奇異的光芒。那圓圓的弦架與古代和現代的都不同,而且比現代的大很多,每個弦架上都有一圈圖形,圖形線條很細小,小玉有些看不清除。她以為表面有灰塵,就用手去抹了一下。突然,圖形變大了,圖形的中間竟然密密麻麻的嵌著很多小字,而且還看得清楚。小玉覺得在那圓形弦架的周圍好像放了一圈放大鏡一樣。小玉仔仔細細地看完那二十九個弦架的圖形和文字,大體知道了其中的內容,連接起來是這樣一段故事。
圖形中的人物都是簡單的線條組成,線條細小看不清衣著的具體輪廓,大體判斷故事發生在漢代以后。
圖中記載一片沙漠的原始狀態是山清地秀,碧草青青,水肥畜旺,流沙稀少的景象。后來因為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征討的一方混合著至少兩股力量。兵馬大量在那里安營扎寨,開荒懇田,把埋在地下的沙子都掘了出來,破壞了大片土地的植被。從那以后,戰爭加劇了那里人類活動的頻繁,天上高風呼號,地下人掘馬踏,到處黃煙滾滾。原本美麗的山川漸漸被混沌和凄涼的黃沙覆蓋。
世居此地的一戶人家失去了肥美的田地和一望無際的草原。原本清澈如鏡的湖水也變得渾濁,而且湖水逐漸干枯。這戶人家是一對中年夫婦,膝下無子,他們不愿離開這片故土,就發動當地其他民眾共同奮起抗擊戰爭?嘤谒麄兌际菍こ0傩,哪是官兵的對手,只一時就被官兵驅散,趕逐他鄉。
中年夫婦仍舊不忍離開,盡兩人微薄之力到處種草栽樹?墒撬麄兘裉旆N下,明天就被黃沙掩埋。他們不顧黃沙的侵掩,不遺余力的繼續栽種。二十年過去了,他們都變成了老人。奇怪的是,他們種下的樹有一棵長得高高大大。樹干有兩尺粗,經常在微風的情況下發出一種美妙的音樂。音樂一響,周邊的沙漠就都向后退去,緊接著便綠草叢生。一旦有強烈的北風刮來,那樹的音樂聲就停止,沙土又慢慢逼近,淹沒剛剛沖破地面的青草。
兩位老人已無力再繼續栽種,他們已經到了彌留之際。在過了一個孤獨的春節之后,兩人倒在了蒙古包里,意識漸漸模糊……
二月里,北風呼嘯,黃沙夾雜著漫天飛舞的雪花,不斷從門縫里打進蒙古包。就在兩位老人行將成故的時候,一聲驚雷在風雪之天炸響,萬鈞之勢將蒙古包震得搖搖擺擺,岌岌可危。突如其來的二月驚雷,將兩位老人驚醒,從彌留之中又睜開了眼睛。
他們聽見冬天的雷聲,一種本能的生物反應使他們清醒了,不僅睜開了眼睛,還雙雙坐起。因為他們仍然惦記自己親手培育的草地和樹木。尤其是那個與沙漠抗爭的神樹。二人起來來到門前,準備最后再看一眼那顆神樹。
剛到門口,兩人就瞪大雙眼像兩根木頭一樣立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