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可寅不認(rèn)得他們,說起文章也有些糊涂:“諸位是...”
“我等聯(lián)筆落文,對朝廷對外攻伐一事提了些拙見,專門送到唐大人案頭的!
哦~唐可寅想起來了,幾日前,他的確收到了一篇文章,上面洋洋灑灑都是朝廷不應(yīng)該對柔然動武,理由便是天下幾分乃是大勢所趨,互相牽制,國有外敵,君主才不會懈怠,他看了一遍就把文章丟在一旁了,心里也不認(rèn)同他們所言。
卻不想,正主竟然找過來。
其中一個書生問道:“我等是國子監(jiān)的學(xué)生,將要參加秋闈,還望唐大人指點拙見!
他們齊齊見禮,唐可寅也不好拒絕,略一沉思就道:“諸位覺得,一家宅院,是各房單過,每日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zhí)好,還是有個一家之主持中決策,免去無畏爭執(zhí),只一心讓家人富庶安康好?”
那幾個讀書人反應(yīng)很快:“家中安寧自然是好事,可若是各房之間沒了攀比爭執(zhí),一家宅院豈非少了上進之心?即便是家宅平安,家宅之外尚有鄰居,各戶之間亦有上下之爭,古語說物競天擇,若是人人溫養(yǎng)安居,豈不是大家都沒事做了?”
這是哪門子的牛鬼蛇神?這種無法自圓其說的話都說得出來。
唐可寅對他們的印象瞬間差到極致:“諸位所說,唐某無可反駁,告辭了!
他懶得與這些人啰嗦,抱著孩子叫上楊芙蓉離開,那幾個讀書人感受到了他的敷衍與鄙夷,頓時氣的臉色發(fā)紅,快步上去攔路:“還望唐大人指教!
“諸位自相矛盾,既覺得大魏不應(yīng)該向柔然起戰(zhàn),又覺得國家之間應(yīng)該互相競爭,即便大魏可以不主動動手,諸位能保證柔然與齊國不進犯我大魏?難不成只許大魏防守,而不許大魏進攻?那本官倒是有些懷疑,諸位到底是哪國人了,為何一心只想著讓大魏吃虧才作罷。“唐可寅說話也不再客氣:“諸位若是不想列國起戰(zhàn),那首先應(yīng)該讓自己才名遠(yuǎn)播成一代圣賢,然后再四處游學(xué),學(xué)一學(xué)孔圣人!
他著實不想和這些人啰嗦,拉著楊芙蓉帶她離開,那幾個讀書人聽出他的奚落,一個個越發(fā)生氣。
楊芙蓉跟著走出一段才說道:“這些人真是奇怪,連我都知道,即便不能讓普天之下一個主人,但是當(dāng)權(quán)者越少才越好的道理,他們怎么就不懂呢?”
“夫人比他們聰明!碧瓶梢砷_她的胳膊,楊芙蓉卻主動扣住他的手,唐可寅愣了一下,倒也不曾松開她,而是繼續(xù)說道:“他們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只看到了大魏進攻柔然花費巨大,卻忘了這其中的一勞永逸,目光短淺,不與為伍。”
楊芙蓉連連點頭:“我明白,夫君放心!
她把唐可寅的手拉的緊緊的,圓圓的臉上洋溢著笑意,等到了家,立刻去給他做飯,嬤嬤在漿洗衣裳,唐玉出門去了,為此唐可寅便抱著孩子在院子里慢慢溜達(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