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期間,牛博士、徐教授等人不停地詢問基層組織特別是鄉鎮工作開展情況,方晟信手拈來一個個生動活潑的事例,聽得大家感嘆不已,覺得中國之大最難做的就是基層工作。
“方書記怎樣看待干部選拔任用中任人唯親的現象?”程教授問道。
“理論上講應該堅決避免,實際工作中這么做很正常,或者說任人唯親有其合理性。”方晟道。
程教授目光閃動:“哦,這種看法跟主流觀點大相徑庭啊。”
“那是當然,如果這會兒坐在我面前的是組織部長、鄉鎮領導,我也會要求他們不能任人唯親,”方晟笑道,“但作為課題研究參考,我必須實話實說。怎么理解呢,對于身邊工作的同志,我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勝任什么工作,相對完全陌生的同志,在同等條件下,我會傾向身邊同志。打個比方,目前農學蔡博士在順壩掛職,倘若地方要組織農業方面的課題研究,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位農學博士,而不是跑到京都找牛博士、徐教授,大家說對不對?”
燕慎問:“如果徐教授在農學方面的造詣明顯高于蔡博士呢?”
“那要看我想得到什么,是否必須請農學方面最頂尖的專家,還有人力成本等問題。”方晟坦誠地答道。
牛博士擺擺手:“我聽明白了,實際生活中理論跟現實存在較大的脫節,我們這些人呆在象牙塔里太久了,不接地氣,這樣做課題等于空中樓閣,不行的。”
方晟謙遜道:“理論研討就需要象各位的身份,置之度外,以局外者的眼光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我只是一家之言,各位不妨更多傾聽。”
這句話說得頗為得體,教授學者們頓時覺得很有面子。
“是啊,更多傾聽。”程教授深表贊同。
不知不覺聊到中午,燕慎點了西式簡餐加老北京烤鴨,吃完后牛博士、徐教授等人下午有活動,紛紛告辭,包廂里只剩下燕慎和方晟。
“餐后喝普洱茶有養生之功效。”燕慎點了壺茶,笑道。
方晟看出他還有話要說,淺淺品嘗一小盅,說:“不錯,這是最高級的金瓜貢茶。”
“方書記不但識人,而且懂茶呀,”燕慎閑閑道,“我猜,你已經知道我的身份了?”
“京都并不大。”方晟坦率承認。
“老實說結識你是有風險的,京都圈子里沒有秘密,任何交往都會被詮釋為政治行為,上周的確是偶遇,但你的事跡早已作為課題組研究模板,跟于家毫無關系。”
方晟覺得有必要說清楚這樁婚姻的實質,道:“當初在黃海我認識趙堯堯時,對她的背景一無所知,況且由于歷史原因,她并沒有被于家正式承認……”
“這些我都知道,”燕慎微笑道,“故事很精彩,其實你的仕途、你的愛情還有其它方面都很精彩,關于這些,京都圈子流傳著不少段子,估計有些你都沒聽說。”
“我想大概沒有辯解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