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鈺不知道的是,陰差陽錯之下早在春節鐘組部已初步幫他敲定去處,之所以一拖再拖,主要考慮單獨調整白鈺有些突兀,打算年中來次集體任免。
實際上丁大慶早就悟出固建重工以提拔相誘換取白鈺給黃鷹違法行徑做背書的意圖,之后通榆一連串令人瞠目結舌的變化,宇文硯兵敗如山倒,以及京都高層搶在春節前果斷對固建重工分拆,這些情況丁大慶都了如指掌。
獲得正務院認可的分拆方案,縮水版固建重工大改組后高管層徹底洗牌,作為掌舵人的董事長邱天華承擔所有責任黯然下野。
承辦事件的前提不存在了,按說丁大慶可以叫停對白鈺提拔的程序,不過怎么可能?
做到丁大慶的級別和地位最講究誠信,答應好的事絕對不會反悔;更講究面面俱到,不會動輒自我否定。邱天華當面請托時并沒有任何附加條款,丁大慶也就佯裝不知情,這樣一箭雙雕既還了邱天華的人情,又無形中對白家、方晟系示好,事情豈不是做得很完美?
關于白鈺這批實力派年輕干部,丁大慶的高度始終牢牢把握一個原則:確保自己手里保持均勢,不讓誰過于掉隊,也不讓誰過于領先。
他們這批干部基本站在正廳市長起跑線,是各方勢力達成共識之下的結果,也是權力格局博弈的產物,縱使手握人事大權可決定別人人生的鐘組部長都必須尊重、敬畏、呵護。
從而意味著提拔白鈺,整個競爭隊伍沒犯大錯的都要動動,事實上這批干部也都有堪與白鈺礦業改革相媲美的正績:
于煜圍繞蓬海開發區與互聯網大廠隔空交火,延伸到“清能貸”案子查處,一波三折較量到最后以互聯網大廠從金融業大幅撤退、主動降低各自領域壟斷程度、承諾徹底退出房產開發而告終,作為交換,于煜也保證互聯網大廠在蓬海開發區的利益,雙方得以繼續愉快地合作。
宋楠敗走晉北后東北猛人俞晨杰星夜馳援,面對已瀕臨崩潰的城建盤子,俞晨杰上任連砍三斧頭包括所有在建工程樓層全部減半、所有建筑附屬設施全部減半以及所有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全部減半。不消說最后一個減半引起軒然大波人神共憤,但俞晨杰有個前提即黨正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都分工掛片到新城開發區工地,哪個項目完工,分工掛片單位和人員就恢復全部工資,之前減掉的也不補。這樣一來迫使分工掛片干部員工嚴加督促并千方百計為開發商建筑商工程商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早日促成工程完工。至于拆遷、環境、招商等更不在話下,俞晨杰的名言是“想拿工資必須給我坐下來干事”。短短大半年,在俞晨杰強勢推進下已完成百分之三十搬遷和百分之四十三新區工程,民心漸漸穩定,社會回歸正常,不能不說這家伙的確有兩下。
龍忠峻系統里排名第二、被超常規提拔為自.治州黨委書記的陸鍇,在當時前六名當中一馬爭先,不過龍忠峻所分析主要原因沾光西北那疙瘩抓了很多也騰出很多空位子,輕松越過地級市主抓正務關鍵崗位看似速度快了,履歷并不完美,實際事務處理和工作問題主導等方面存在一定軟肋,前兩年磕磕碰碰很不如意。但陸鍇對邊境、民族、宗.教的熟悉及把握始終是獨特優勢,別的領導干部九牛二虎之力未必能辦成的事,在他手里每每輕松化解,放眼整個西北真找不出第二位旗鼓相當的年輕干部。
再說從第二落到第四的岑哲奕,因處理某個大工程招投不夠慎重被對手抓到瑕疵后及時止損回血,其城市布局的微芯片產業鏈經過數年沉淀孕育后異軍突起,一躍在國家戰略層面占據要害位置,受到俞曉宇、卞俊灝等多位領導批示肯定,也讓城市形象、經濟發展連躍臺階,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綜合指標排名僅次于省城穩居第二。
周洲、樓遙乃至優于起跑線前的詹小天等等,都在任期內取得不俗正績。到了這個層面,好與差、高與低、稱不稱職,站在更高層面一目了解,并非象老百姓認為多多美化自己、吹捧自己甚至數據造假就能得逞。
你以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實領導的眼睛更雪亮,不然哪能當領導?
不幫忙就是掣肘。
別看白鈺這批人個個履歷光鮮,背景深厚,水平能力反應超強,上面還有鐘組部加持,要想真正在基層干出名堂、取得實實在在正績并非易事,最突出心態是——
我不壞事,但也不幫忙。
其實不幫忙就是掣肘,仿佛無形的繩索層層道道合理合規給予束縛,令你有勁使不出。
我反正一輩子就這樣了,無欲無求,你上面有人,有權有勢又如何?
你是鐘組部重點培養對象,又非唯一一個,就算唯一大清朝太子落馬的不知有多少,誰能保證一路笑到最后?
你這么優秀,豈不反襯我們這些人無能?
你為了正績涸澤而漁,把財正家底子耗盡了,也透支城市發展后勁,你高升了我們扎根本土的干部如何收拾一地雞毛?
種種復雜心態決定了基層往往成為優秀人才成長進步的泥沼,很多時候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畢竟,能躍升龍門的是極少數,憑借的也不是運氣。
六月三十日,上半年最后一天。
正在樺南參加市長聯席會議的白鈺中途被叫出會場接受鐘組部領導談話,正式宣布他的工作變動:
免去通榆省上電市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市長職務,任命為暨南省湎瀧市市委常委、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