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集團代表蓬海開發區拿地的17家企業達成兩項共識,即“兩個三五”:
一個三五是三年內暫時不搞房地產開發,五年內不興建別墅;另一個三五是劃撥三分之一地皮修建研發基地和高科產業園,劃撥五分之一地皮興建綠化、風光帶,當然都在正府宏觀指導和整體規劃范圍內。
這席話令符曉凡頗為意外。
她印象里的互聯網大廠可從沒這么好說話,也從沒這樣人性化且善良親和,以目前仍擱在于煜案頭的市中心黃金地段精品城開發方案來說,當初談的軟件部分正府唱戲,硬件部分蓉翊集團搭臺。然而硬件部分蓉翊拿的四十億當中居然有二十億由正府提供貼息貸款,不僅如此,到后來形成的定稿又附加正府負責精品城綠化、燈光、修飾等輔助工程。
明擺著拿正府當土財主嘛,其實這些互聯網大廠哪里缺這點小錢?
符曉凡想不通什么原因令這些趾高氣揚的互聯網大廠突然放矮身段,難道與陶正農等市領導與于煜那次碰頭會有關?
似乎也沒說什么硬話呀。
實際上符曉凡不清楚的是,互聯網大廠態度前踞后恭與上周碰了一連串軟釘子有關。
舒稼親自出馬回臨州將甘霄、云中鷂、長孫府與于煜喝了頓酒之后,互聯網大廠眼瞅這小子并無實質性讓步,反而重新審視蓬海開發區的調子越來越高,金融秩序調查小組并未中止工作,蓉翊集團心心念念的精品城方案也沒獲得于煜簽字放行。
好哇,給臉不要臉,那就先禮后兵怪不得我們心狠手辣了!
幾乎同時,海獅集團和蓉翊集團都跑到潤澤準備高調拿地,本意是拿下地皮后宣稱即將把位于臨州的總部搬遷到其競爭對手那邊,狠狠打臉于煜,逼迫他代表正府主動上門談判。
誰知怪事了,明明跟潤澤市主要領導打過招呼,陡地殺出來自香港的資本集團,大刺刺給正府和兩大集團發出通牒:
正府方面,它態度強硬地要求出讓地皮必須經公開招標,否則不惜鬧到京都!
兩大集團方面,它更揚言百分之百在價格方面擊倒他倆,因為——不管海獅、蓉翊報什么價,直接在此基礎上加百分之十!
潤澤市正府首先服軟,有臨州馬市長前車之鑒,大宗土地轉讓如果議價且被舉報,后患無窮。
海獅和蓉翊都有點懵。
以他們倆家數萬億規模的資產規模,放眼內地,應該沒有第三家敢站出來公開叫板。
誰多啰嗦就滅了它!
然而一打聽很快發現事情有點不對勁,這家香港資本投資公司背景深不可測——蓉翊集團高層在香港某個酒會對此表示蔑視后,第二天旗下上市公司股價被驟地打掉七八個點,創下近兩年來最大跌幅。
海獅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公司日子也不好過,金融圈隱隱傳聞“有人要做空”,這讓甘霄有點吃驚。
象海獅這樣的超級私企,最頭疼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融資,保持資金流動性關系到集團生死存亡。
過去幾十年里,多家超級私企包括著名房企多米諾骨牌般紛紛倒下,究其原因都與失去流動性有關。按杠桿比率來說,做大做強形成百億以上規模的私企負債率70%左右都算健康,只要保持良性循環,在資產充足率保障前提下總能到期還本付息然后投入下一個資金運行周期。
支撐良性循環的核心要旨在于兩個字:信用。
以前那家坍臺的頭部超級房企,最輝煌期間開的商業匯票為AAA級,票據圈普遍“見票即付”,商譽值達到巔峰。然而天堂與地獄只是一念之間,縱使走下坡路偶爾出現商業匯票延付、債券延期、貸款不能及時歸還,業界都持理解加同情態度,畢竟都知道那段時間宏觀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頭部私企日子都不好過,資金鏈也都繃到了極限,就看誰咬緊牙關苦苦堅持到最后。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豬隊友——順便說一句,每個坍臺的企業背后都站著一個或一群豬隊友,無一例外。豬隊友們只干了一樁事,跑到香港拋售旗下上市公司股份,而且是清倉式拋售!
這一來輿論大嘩。
須知在此之前那家上市公司受集團業績低迷、資金鏈緊張等因素影響,股價已經連續下跌一年多只剩最高位的四分之一,集團高管在這個時候清倉拋售,不想可知只有一個理由:
集團要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