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笑也太狠了,不愧人見人怕的“西北三兇”。
“以上是關于成明違法犯罪基本情況的介紹,鑒于案子情節惡劣性質嚴重,我提議立即對成明采取雙規措施!”
說到這里曹海笑鏗鏘有力地說,“若以上情況全部屬實,我還提議上報鐘紀委作為大案要案來抓,樹立一個反面典型!”
“要慎重,要慎重。”
江珞斌搖頭道,作為空降通榆不久的省長轄內爆出如此劣跡斑斑的反面典型,對自己,對通榆都不是好事。
同樣剛剛空降的周加友卻沒有心理包袱,幸災樂禍道:“所有壞事他都占齊了,堪稱教科書級別腐.敗分子,必須大樹特樹給我們的公務員隊伍提提醒。”
“如果單憑舉報定性,干部都被抓完了,”王辰不以為然道,“當前著重點是做好證據的甄別工作,不能把莫須有的問題硬栽到成明同志頭上。”
陳思慧呼應道:“是啊早啊,上級組織應該以保護干部為主,不能被少數人帶節奏、操縱輿論,搞得我們好像騎虎難下的樣子。”
繆文軍回擊道:“實名舉報同志沒有操縱輿論的行為,到目前為止外界應該不知情!不曉得思慧同志判斷從何而來?”
“凡有人舉報就二話不說認定被舉報者一定有問題,我認為思路不對!成明同志是地級市一把手,樹大招風在所難免,在處理此類舉報時務必慎之又慎。”
陳思慧巧妙回避繆文軍詰問,卻說得振振有詞。
曹海笑不滿地瞪她一眼——常委會交鋒總是柿子挑軟的捏,他也不能免俗,冷冷道:
“思慧同志需要我重復么?舉報同志提交的證據已經過省紀委初步核實且基本屬實!就算思慧同志懷疑我曹海笑的能力水平,也不該低估省紀委甄別證據的專業性!”
“屬實與否要由法庭判定,我們都不懂。”陳思慧已經發揮了狙擊作用,此時邊打邊撤。
一連串辯論過程中宇文硯也在冷眼相看,局勢大致形成四派意見:
曹海笑、周加友、繆文軍堅決要雙規;
王辰、陳思慧全力阻止;
江珞斌不想把案子鬧大;
徐尚立、陳春、韓峰峰、王斐保持令人不安的沉默——徐尚立屬于溫文爾雅型學者風度,向來不喜歡在常委會吵架;王斐特立獨行無從猜測立場;最摸不透的反而是陳春和韓峰峰兩位本土常委,一言不發并非他倆的風格。
鑒于此,宇文硯不敢貿然投票表決,萬一結果超出意料首先要被戴上“領導不力”的帽子,正如前任駱嘉斯。
此時宇文硯怎么想呢?
昨天把消息傳給何超之后,無論京都還是町水一點動靜都沒有,那就應了老首長的話:
黃海系默許通榆查處程庚明!
但是不是鬧得越大越好呢?這一點宇文硯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警省自己不能被忽悠。
老首長打心眼里不喜歡黃海系,巴不得這個時候狠狠打臉外加踹一腳,但這樣做對自己有利嗎?
老首長與自己,說穿了也就是相互利用的關系,并不存所謂的“情同父子”或“同仇敵愾”,有的話可以聽,但有的話要反過來聽。
經過短短數日反復盤算、權衡、推演,宇文硯的想法又回到起點,即:
可控范圍下有限度查處,人可以輕輕放過,把柄要抓在自己手里!
這個想法與曹海笑為首的堅決查處派、王辰為首的堅決壓制派都不同,與江珞斌貌似異曲同工但有本質區別:
江珞斌應該支持徹查,不過必須保持低調,不能張揚。
這其中的微妙和牽一發而系全身的分寸真是太難了,何況還有默不作聲的兩位本土常委。
“事關重大,同志們暢所欲言啊,”宇文硯直接點名,“陳春、峰峰兩位同志在正府工作時與成明同志接觸比較多,談談你們的觀點。”
陳春和韓峰峰這兩天被各種電話、短信炸翻了。
程庚明親自打過電話;通榆本土派老領導如岳峙等打招呼;京都方面也有暗示關鍵時刻助力……
他倆內心也是糾結萬分。程庚明的劣跡不消說早有耳聞,歷屆省主要領導不查他倆也不愿多管閑事,但內心是鄙視的,也始終保持相當距離,場面上喝酒打牌贈送小禮品都沒問題,一旦涉及到錢財、古玩珠寶堅決不收,半開玩笑說“咱兄弟之間還在乎這個”。
然而怎么表態,的確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