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BBMAs都有很多人關注,畢竟代表了歐美流行音樂最高獎項之一,即使不看直播,但是看到相關的新聞和熱搜,也都會點進去看一看有誰得了獎,有沒有什么噱頭和新聞。
而今年,看到世趨上排行第二關于#EXO的詞條之后,很多人立刻就傻眼了。
EXO?
這是誰?
一個廠牌名還是白蘭地的新系列?
無數人滿懷疑問和好奇紛紛點擊進去,在看了相關視頻和文章,看了EXO得獎和感言的切片,以及那富麗堂皇的‘八億票’之后,輿論瞬間就爆炸了。
首當其沖的,就是對這個對于歐美樂壇來說名不見經傳,來自于小地方的半島男團的強烈質疑。
“Oh shit,他們到底是誰?為什么一個我從來沒聽過的亞洲組合可以打敗賈斯丁比伯?我一覺睡到了三十世紀?黃種人統治了地球?”
“為什么我在我的INS上面發文詢問‘EXO是誰’的時候,下面有一群不知道從哪里出現的人瘋狂的教我什么‘E不發音’,這是什么教派的服從性測試嗎?”
“好吧,所以一個半島樂隊贏了賈斯丁.比伯,賽琳娜.戈麥斯,愛莉安娜.格蘭德這些人?我搞不懂,但觀眾席里那些尖叫的女孩看起來挺開心的。”
“從沒聽過他們的歌,但八億票真的讓人驚嘆,粉絲互動現在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我對他們有興趣了。”
整個網絡環境看到#EXO獲獎之后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誰?’,在了解過后,沒什么立場的路人普遍都對EXO產生了興趣,畢竟是打敗了賈斯丁.比伯的存在,而且對于Kpop,對于半島組合這種沒有接觸過的音樂和明星都有些好奇。
而全球所有支持EXO,廢寢忘食,日以繼夜的刷票刷了半個多月的愛麗們則是喜極而泣,在看到EXO獲獎的那一刻心中所有的感情就已經完全噴涌而出,激動,自豪,驕傲,成就感,各種各樣的情緒匯聚成狂熱的亢奮,讓他們在網上掀起了一場盛大的慶祝狂潮。
“我們做到了!EXO打破了西方音樂的壁壘!EXO-L的力量無人能敵!#EXOPavedTheWay!”
“我尖叫到我家狗都開始狂吠!!!七年的努力終于得到回報——附:10條連推+流淚自拍+粉絲藝術圖。”
“這是一場革命的開始!”
“我們他媽贏了!!最佳社交藝人是我們的,不認識就自己去谷歌,不需要解釋太多,黑子們去吃屎吧!!!
“EXO剛創造了歷史,伙計們。第一個在Billboard獲獎的K-pop團,這是我們的時刻。愛你們,xiumin、suho、Baekhyun、Chen、Chanyeol、D.O、KAI,Sehun,Yuan!!”
頂著歐美主流樂壇的輕視,頂著其他黑子的酸言酸語,頂著其他人的不解,只是為了讓自己喜歡的愛豆出現在流行音樂的殿堂,堂堂正正的出現在歐美主流音樂界的視線之中。
多日的期待終于達成所愿,看到EXO獲獎,作為粉絲的她們簡直比本人還要高興,此時無數愛麗在網上發泄著自己的激動,“#EXOBBMAs”“#EXOPavedTheWay”“#EXO-LPower”等相關標簽迅速登上Twitter全球趨勢榜單前列。
甚至單純的再往上狂歡已經無法釋放心中的激情了,很多愛麗還直接在線下就開展了慶祝活動。
T-Mobile Arena現場外面到場的大量愛麗在EXO獲獎后尖叫聲震耳欲聾,一些美國粉絲在場外自發聚集,舉著標語,唱著《DOPE》和《boy with luv》,現場氣氛像小型演唱會,之后部分粉絲在附近酒吧或餐廳聚會,舉杯慶祝,分享手機里剛錄下的視頻。
一位日本愛麗在XO獲獎之后,用無人機在東京灣夜空投射“WE DID IT“的照片,在SNS上獲百萬轉發。
至于半島本土就更不用提了……
但相比較客觀無偏見的路人,以及狂歡的粉絲,網上對于EXO的獲獎,還有相當大一部分的聲音都是質疑和貶低。
“這些戴著碗蓋頭的亞洲人是誰?”
“頒獎禮有黑幕!比伯有1億粉絲而EXO連英語都說不好!這就是為什么獎項沒意義了——配圖:比伯2016年獲獎截圖。”
“醒醒吧蠢貨!SM買通了Billboard!和當年幫泰勒·斯威夫特操縱格萊美的是同一伙人!#光明會!”
“頒獎禮已死!一個電臺都不播的團怎么贏比伯?黑幕!#EXO機器人刷票”
“這些K-pop怪人跑來占領Billboard干嘛?回你們那男孩工廠去吧,這兒沒人想聽這垃圾。
“恭喜這些半島后街男孩吧?但我想說真正的音樂是用樂器演奏的,不是推特機器人刷出來的。”
歐美樂壇的傲慢,種族,以及根深蒂固的偏見是根本不可能因為一個獎項就打破了,不少人對于獲獎的EXO大加詆毀之后,紛紛開始質疑公告牌主辦方的公信力。
特別是賈斯丁.比伯的粉絲,瘋狂的在網上發文質疑投票公平性,認為EXO的勝利完全是靠“刷票”,而且就算是刷,刷出來的數據也不正常。
……因為她們其實也刷了,這種事關人氣的投票就不可能公正,全是靠粉絲支持的。
但是她們刷了好久才刷出來1.7億票,本來以為已經穩了,因為往年這個票數都是鐵拿獎的。
但……
這個狗屎的EXO的粉絲是特么的怎么刷出來的,八億!上帝啊,這些粉絲是全都被控制住封閉起來軍事化刷票嗎?
既然刷不過,那,就當做沒刷過……
比伯粉絲成為了質疑EXO的主力,甚至不止是粉絲,正主還親自出面了。
在今晚的獎項頒布之后,很快網上就傳出了消息,賈斯汀·比伯的經紀人Scooter Braun私下向媒體抱怨:表示“BBMAs這種投票機制需要改革。”
這個新聞一出,不但沒有起到什么正面作用,還讓聞訊而來的愛麗紛紛在下面留言嘲諷:“之前比伯壟斷了六年不用改,今年就要改了?”
對于網上那群歧視的,質疑的,黑幕的所有留言愛麗全都給出了強力的回擊,她們無處不在,戰斗力強的驚人。
之前即使默默無聞的時候,阿美這邊的愛麗就敢到處邪叫式安利,而現在剛拿獎,怎么說也算是順風局,粉絲的精力和熱情也旺盛的嚇人,到處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
不管網上的紛爭和質疑,‘EXO’這個名字以一個極快的速度出現了之前從來沒聽說過他們的歐美路人的視線之中,根據統計關于#EXOBBMA的標簽以每秒3.5萬條的速度在不停刷新著。
到了第二天,阿美各大主流媒體都對昨天的BBMAs進行了廣泛報道,有意思的是,相比于于其他重量級藝人的報道,對于EXO的報道卻反而似乎更多一點:
作為主辦方,Billboard在獲獎當晚就迅速發表文章:《EXO獲得社交藝人》,稱‘多虧了遍布全球的龐大粉絲群,EXO擊敗了賈斯汀·比伯和賽琳娜·戈麥斯等流行巨星,摘得2017年BBMA的最佳社交藝人獎’文章強調了EXO粉絲“EXO-L”強大的,讓人驚嘆的社交媒體力量。
并且在第二天又再次發文,稱贊:“這一勝利表明K-pop在全球舞臺上的競爭力和吸引力,EXO代表了半島音樂的謙遜與興奮。”
CNN在《半島流行組合EXO擊敗美國明星贏得Billboard音樂獎》標題的文章中寫到:“EXO的名字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可能還不熟悉,但這并未阻止這支半島男團在昨天晚間創造了歷史,成為首個贏得Billboard Music Award的K-pop團體。”并且在文章中引用了隊長Suho的獲獎感言。
赫芬頓郵報報道了EXO獲獎后的爭議:“EXO理應慶祝這一夜晚,但一些人卻在Twitter上表達憤怒,認為亞洲團體不該擊敗比伯和格蘭德。”文章批評了種族主義言論,同時贊揚EXO-L用積極回應捍衛EXO。
《福布斯》分析:“EXO粉絲展現的軍事化組織力,重新定義了'粉絲經濟'的潛力。
《紐約時報》稱其為“K-pop征服西方市場的轉折點,BBC用“EXO打破玻璃天花板“為標題報道。
各大權威媒體乃至營銷號幾乎全部下場,熱鬧的仿佛EXO包攬了昨天BBAMs所有的大獎一樣。
但實際上,EXO只獲得了一個‘社交藝人獎。’
但其實很多媒體記者,從業人員,乃至粉絲和經紀公司心里也清楚,獎項是什么其實并不重要,能夠出現在這里并且獲獎,跨過了從零到一的過程,也第一次向歐美展現了半島愛豆產業讓人驚嘆的粉絲經濟。
從昨天獲獎開始,谷歌搜索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who,而只要輸入‘who’,后面就立刻會非常智能的出現‘who is EXO.’
…………
“……你們真的很有趣,氣質很獨特。”
“等下次再來阿美,一定要來參加我的party.”
看著對面的知名DJ熱情的向自己發出邀請,EXO的幾個人也連忙笑著一口答應下來。
昨天雖然獲獎非常的開心,但獲獎也代表著無數的關注和工作,在超級關注度的加持下,很多之前非常高冷的媒體和活動都主動登門。
第二天一早EXO就接受了公司安排的幾個媒體的采訪,包括阿美這邊的,以及已經等待多時的來自半島本土的電視臺記者,聽經紀人說,影響力更大,更重量級的媒體才剛剛預約,還要排在后面幾天。
然后又是參加了很多官方舉辦的活動,在活動中認識了不少公司高管,音樂人以及明星歌手。
這會兒他們就在和The chainsmokers,時下全球最火的DJ煙鬼組合一起聊天……剛剛在酒會上認識的,他們對EXO很感興趣。
“唔……”
結束了活動之后所有成員回到了保姆車上,池景源忍不住用力的伸了個懶腰。
昨天獲獎的激情到了今天依然沒有消散,但雖然精神上依然亢奮,但身體卻有些疲乏
車子很快開動,成員在后面隨口的聊著,沒一會兒前面坐在副駕駛的經紀人安承元忽然開口說道:“孩子們……”
后面的成員立刻停下議論,好奇的看了過去。
“知道從昨晚到今天下午現在,公司一共接到了多少采訪,以及節目邀約嗎?”
安承元回頭看著幾人,表情顯得也有些亢奮:“四十八個!其中還包括了《時代周刊》的采訪,以及《艾倫秀》這種節目,要知道這些人氣真人秀從來沒有邀請過kpop藝人,這都是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
“看看網上的討論,我們這次的知名度增加了非常多,公司那邊的人都傻眼了……”
“我也傻眼了。”
“qingjia?”
聽到經紀人的話,EXO的成員們立刻來了興趣,這種自己實火的感覺著實讓人享受。
樸燦烈還專門好奇的問道:“那在半島那邊反應怎么樣?”
“這還用問?”
安承元瞥了他一眼,看著面前這群一臉‘快吹我’表情的成員,矜持的笑了笑,看著手機里的資料開口說道:“KBS,SBS,MBC三大電視臺第一時間就報道了我們獲獎的消息,并且還都在今天的早間新聞中用了相當夸張的標題和相當長的份量報道了我們的獲獎。”
“而且公司還接到了好幾個電視臺節目組的申請,像是MBC,就想要拍攝這次我們獲獎的紀錄片,回顧我們從出道到獲獎的歷程,剛好我們這次拍攝了很多內容,公司準備和電視臺合作。”
“甚至官方都發表了聲明,首爾那邊中午的時候公司就接到了觀光部的信函,不管是文化體育觀光部還是時任文廠長都對我們進行了表揚……你們自己看吧。”
“至于演藝圈的話那就更多了,各種采訪和綜藝邀約根本數不過來……”
隨著安承元看似抱怨實則炫耀的話,周圍EXO的成員臉色都變得有些興奮了起來,在阿美這邊受到關注,他們總感覺飄飄的,沒什么實質感。
但在半島就不一樣了,聽到經紀人的話,讓他們有一種即將‘衣錦還鄉’的感覺。
而池景源一邊聽著,一邊看著自己的手機……他當然知道這次獲獎在半島那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從昨天到現在,圈里圈外認識的不認識的,只要知道他手機號碼的幾乎所有人都和他發了祝福和問候短信,就算不知道的很多也在SNS@了他。
而經常玩SNS,好好經營的幾個熟人,像是金泰妍,金希澈,Key,鄭恩地這些朋友除了發短信之外,還專門在SNS發文,順便@了他一下蹭了波熱度。
像是金泰妍就在INS上發文:“祝賀EXO!在Billboard獲獎真的很了不起,為你們開心!景源Zzang!!@ThinkisY.”
ThinkisY.是池景源年初剛改的INS名字。
除此之外聽說好多圈里愛豆這兩天開直播,都或多或少提到了EXO的名字。
反正就是熟或不熟全來了。
不過也正常,能有這么火,也是靠大家互相捧嘛~
“只是……”
興奮的說了幾句點燃了車里的氣氛后,安承元又想起了什么,又忍不住嘆了口氣:
“只是這次我們參加BBMA的熱度,以及獲獎之后世界網絡上的反應都遠遠超過了公司的預料,公司并沒有安排后續在阿美相應的行程,相反,接下來一段時間里我們的行程都已經安排好了。
在半島那邊一堆活動,還有霓虹那邊的行程,今天晚上就要飛回半島,所以那些邀約很多都接不下來,只能推遲或者延后……延后還要進行溝通,看人家愿不愿意。”
“現在這個熱度真的很夸張……但那張用來闖美的精選專輯也還沒有完成,阿美這班負責全球發行和電臺推廣及實體專輯分銷的公司廠牌也還沒有談妥。”
“唉,等到一切搞定,專輯發行的時候,不知道這股熱度還在不在了。”
安承元頗有些遺憾的嘆了口氣,他覺得這個時候要是EXO發張專輯,那關注度簡直要爆炸,對于闖入美國市場事半功倍。
可惜,日程安排是很早之前就已經做好的,現在EXO其實還處于‘闖日’的時間段……誰前幾個月會預料到這會兒能得獎呢?
“我覺得不用太在乎這個,熱度太高不是好事,會讓所有人拿著放大鏡來看。”
其他成員聞言也有些遺憾,但池景源卻想了想后開口說道:“現在肯定很多人等著對我們挑刺兒呢,等到這股過熱的關注散去之后再發,我覺得才是最好的……我們的粉絲又不會隨著熱度一起消退。”
“也是……”
安承元想了想,也是點了點頭,而后對著成員們擺了擺手:
“回去都收拾一下吧,晚上的飛機別耽誤了,回去之后事情才多呢。”
……
EXO獲獎的新聞在歐美,在世界上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討論,而在他們的本土半島,那就更不用說了。
正如安承元所說的,半島本土的反應非常強烈,甚至可以用“民族自豪感爆發”來形容,EXO的勝利被視為半島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在阿美這一全球音樂市場的核心地帶。
幾個常用的論壇如TheQoo和Never上,帖子標題如“EXO真的把K-pop帶到世界了!”和“我們國家的驕傲!”之類的彩虹屁層出不窮。
普通民眾和粉絲愛麗在社交媒體上掀起熱議,直接霸占了熱搜,粉絲們在咖啡廳、學校和公共場所自發慶祝,有人甚至在首爾街頭高喊“EXOFighting!”
反正這次獲獎的意義已經被完全上升了,已經上升到了政治,文化的角度上,在很多人看來,這次獲獎不僅是個別團體的勝利,更是K-pop全球化的一次里程碑。
甭管EXO知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碑,反正事情就是這樣了。
命題這么高,娛樂圈,歌謠界的很多藝人,愛豆,也都自然而然的會參與到話題的討論,在各種地方主動和被動的聊到關于EXO的話題。
反正這兩天,幾乎在哪里都能聽到池景源他們名字。
而就在這個時候,EXO乘坐航班,返回了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