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強叔打完電話,楊承志踩著農田朝那個建造在荒地的農莊走去,從農莊修建到現在他一次也沒有到過這個地方,只不過有幾次是從山上看過這個地方。
等到了荒地這邊,看到荒地邊緣的沙棘,楊承志不由的一笑,這村里的村民還真實在,整個農莊的四周除了一條能供兩個人并排的一條豁口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栽上了沙棘。
穿過沙棘的豁口,楊承志看到原本荒蕪的荒地都已被硬化,或許知道這個荒地上植物很難成活,所以荒地上面基本上沒有留下等待綠化的地方。
踩著青灰色的磚石,楊承志朝荒地中央的農莊走去,在農莊的里面不時的能看到一些大型的機械,楊承志略磨了一下農莊的占地面積差不多有上萬平方米的樣子。
農莊的主體已經起來,中心位置是一棟三層高的磚木結構的閣樓,裸露出來的木料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這淡淡的光芒,這些木料都沒有上涂料,那些挑檐什么的都是白黃一片。
現在的閣樓還沒有裝修,所以看上去毫無氣勢,不過楊承志知道,要是經過雕畫之后,這閣樓一下就能讓人眼前一亮。
閣樓的四周是一片花池,里面堆放的都是從別的地方挖過來的土壤,原本的沙土都被堆放在一邊,看樣子他們也想綠化一下農莊里面。
在花池的外圍挖出了一個環形的溝壕,這個環形的溝壕寬約十多米,足足有五六米深,整個環形的溝壕把花池以及中央的三層閣樓包圍。
楊承志琢磨了一下,他猜想這個環形的溝壕打算做一個環形的人工湖,而中央的那個三層高的閣樓是用作觀景臺。
因為在這個地方弄一個觀景臺的話,農莊以及楊家溝的景色都能被收入眼底,這也正適合那些從大城市中過來游客的需求,不需要出門就可以享受田園的生活。
花池和溝壕的上面有著幾條剛剛動工的通道,從這些通道的樣式來看,這是要修建一些走廊,走廊的盡頭就是一個個獨立起來的小院落。
小院落沒有院墻,不過在小院落的三面卻挖出了一條條四五十公分寬三十公分深的小壕溝,里面那些貧瘠的泥沙都被堆放在壕溝的外面。
楊承志不難猜出,這壕溝應該是用作栽種綠化墻的,要是用磚石修建院墻的話,壕溝不會挖成那個樣子。
在這些小院落的外圍又是幾十處大型的院落,這些院落中的磚墻都要比小院落的房子要高大,這些或許都是留給一些身份高貴的人,這就想五星級賓館一樣。
雖說同為五星級賓館,但是里面的房間裝飾卻不一樣,又普通的房間,有總統套房一樣,而這些大型的院落就如同五星級賓館中的總統套房一樣。
楊承志點了點頭,心里對霍英杰的孫子霍子龍高看了幾分,一個二世祖子弟卻能找到這樣一個設計師,就從此人設計了這樣一個農莊,就知道霍子龍沒少花費。
大體的看了一下農莊的設計,楊承志心里有了打算,這個農莊設計雖說不錯,但是其中卻缺乏了一些風水元素,他只是注重了房間的豪華大氣,卻忽視了風水學中的一些東西,這要是在農莊中在修建一些小型的涼亭或者什么東西就能讓這個地方的風水扭轉過來。
圍著農莊走了一圈,楊承志驚訝的發現,整個農莊中沒有一個人,他不知道那個霍子龍怎么不留下一兩個人看護,農莊中這么多機械以及沒用掉的材料,這個家伙難道就不怕被人偷盜,按道理說他應該不知道這個農莊現在歸了自己。
找不到看護的人,楊承志給霍英杰打了個電話,他想知道這個農莊的修造者是誰,這總不能自己在找別人修建,要是找別人的話,這個工程進度就慢了下來。
霍英杰聽楊承志問起這些,就告訴楊承志,這主要是前段時間他找人把道路封死,工人們沒法干活,基本上都會當地過五一去了,明天或者后天那些人就能過去繼續施工。
但是農莊中為什么沒有留人看護,霍英杰并沒有和楊承志多做解釋,按照他說是那個寶貝孫子和他置氣所以把人都撤離了農莊。
了解了一下情況,楊承志長出口氣,這個農莊要是真的能建立起來的話,還真能成為楊家溝的一個特色,以后也能緩減一下楊家溝的住宿壓力。
出了農莊,楊承志看到荒地對面的山坡,看樣子也該架設一座橋梁了,有了這座橋梁的話,農莊的人就可以隨意進出山林。
想到修建橋梁,楊承志就開始琢磨,這橋梁要修建成什么樣式,華夏古代的橋梁何其多,每一個地方都有當地的風格,看樣子這的回去找村里的老祖宗詢問一下,畢竟在過去那個年代他就是一個老石匠,他的見識必然要比他們這些人要廣泛的多。
還沒等他回家,楊鳳山就給他打過電話,楊鳳山也是接到了強叔的電話,說村西北的那個農莊現在歸楊承志所有,不相信的楊鳳山次啊打電話詢問。
楊承志當然和楊鳳山說了一下農莊的歸屬,還讓楊鳳山找幾個村民在這兩天的時候過農莊巡視一下,他可不想農莊還沒有建起就被一些熊孩子點火燒成一堆廢墟。
楊鳳山在高興的同時也和楊承志說了一下這段時間楊家溝的情況,從水上農家引起人們注意之后,楊家溝來了大量的游客,不論是楊家溝還是村民的收入都成倍的增加。
總的來說這次玫瑰節楊家溝的總收入達到了三億華夏幣,除了之處或者消耗,現在村里的賬戶上留下了五千萬用作日常支出,在楊承志的賬戶上楊鳳山打了一億華夏幣。
聽楊鳳山說這次純收入就是一億五千萬華夏幣,楊承志也感到意外,這才是多長時間,就能收入這么多,這來錢也太容易點了吧。
不過還沒等他高興完,楊鳳山接著告訴他,這只是水上農家和開心農場的收入,其他的收入還沒有算進去。
山上的采摘節差不多也有兩千多萬的收入,這些都是的收入,楊鳳山也只是統計了一下。
而村北的農家菜攤點的收入可就讓楊承志意外,據楊鳳山說,那些其他村子的農家菜攤子,除去食材的消耗,每一個攤點最少的收入都在五萬華夏幣左右,收入最高的攤點都達到了十萬華夏幣。
而楊承志開設的那個攤點不計算食材的消耗,這這十多天的時間中一共收入了三千多萬華夏幣,這比采摘節的收入還多。
這只是在楊家溝的收入,楊家溝地區的村子在這次玫瑰節每家每戶都有了一定的收入,那些養殖土雞土鴨的大戶,收入都在兩萬華夏幣左右,即使那些沒有養殖土雞土鴨的農家,在楊家溝打短工也差不多有七八千的收入。
這些收入讓一些剛剛解決了溫飽的農戶一下有了動力,他們現在就是希望楊家溝趕快帶動他們村子富裕起來。
對于楊鳳山說的這些楊承志只是淡淡一笑,他收入多少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那些村民的收入。
知道了這些情況,楊承志又詢問了一下那些找到泉眼的村子水庫修建的怎么樣,他心中有了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
現在自己的空間已經三層,而且第四層空間也已經找到,自己有能力動用更多的空間水,他想的就是在這些找到水源的村子中開始搞種植。
只是他沒有去過這些村子,并不知道這些村子找到的泉眼水流大小,從過完年給這些村子撥出轉向資金之后,就沒有人在和自己說起這些事情。
聽楊承志問起這事情,楊鳳山就告訴楊承志,這些村子的水庫在前一階段都已經修建好,有幾個村子的水庫都已經蓄水。
只不過這些水庫在建成的地方都遠離農田,真正能配套澆灌農田還的大搞水利設施的修建,再加上這些地方的泉眼水流量不大,要是澆灌農田就不能養魚,而要是養魚的話就不能澆灌農田,所以楊鳳山一直沒有和楊承志說這些事情。
聽楊鳳山這樣一說,楊承志心頭一動,王元寬不是有尋找泉眼的本事,這讓王元寬過去找找看,要是能找到泉眼不就兩者皆顧,即使找不到時候這些水庫澆灌農田就行。
想明白這些,楊承志告訴楊鳳山,過兩天帶著王元寬去這些村子轉轉,順便讓那些村子興修水利設施,讓楊鳳山告訴那些村子的村民,如果水利設施修建好的話,在明年的時候自己就承包水庫附近的農田,承包價格和楊家溝一樣。
安頓完這些事情,楊承志這才晃悠著走向打谷場,他要去找老祖宗卻討教一下農莊到山上的那座橋梁修建成什么格式。
等到了打谷場,卻聽打谷場上的村民說,村里的一干老爺子都跟著九爺去黍稻地里采摘夈粂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