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沒有發生這種事情,太上皇不處罰兩人,估計戚國公對待盼宜的態度,還是不冷不熱的,當作陌生人一般。
在聽到戚國公的說法后,李安然心底更加心疼盼宜了,帶著對戚國公不配為人父的憤然,就打算帶著盼宜從此遠離戚國府。
可是沒想到,戚國公自從發表過自己的態度后,倒真是一改之前的淡然作風,在對待盼宜的這件事上,開始變得上心了。
進皇宮面圣,祈求到讓太上皇出面,將盼宜做主,帶回了戚國府。
那時候李安然正在大草原上忙聯合部落的事情,回京之后,再見盼宜,發現盼宜真的是被照顧的挺好。
一個人在一個新地方生活的好不好,不單是看她日常的待遇如何高貴,而是關注她的內心是否快樂滿足。
一個人即使身穿著華美的衣物,享受著精美的糕點美食,可是身邊沒有一個真正關心自己的人,也就和缺乏養分滋養的花朵一般,只有一時的外表柔嫩嬌媚,時間一長,也就變成了黯淡無光的模樣。
眼看著盼宜由內到外散發出的幸福滿足感,即使盼宜不開口說戚國公對她如何,李安然心里也清楚這段時間,戚國公對她是照顧有加。
想著戚國公是一個有前科的人,李安然欣慰的同時,內心還是有些擔心的。
她剛從大草原回來,不知道戚國公和盼宜的日常相處模式是怎樣的,兩人會不會因為之前的事件,心中存有芥蒂。
但是這次盼宜在護國寺受傷,戚國公忙碌的同時,還親自調派了心中認可的華夫人前來照顧盼宜,又將盼宜的生活用品都打理好了。
在很多細節上,她都沒想到的,戚國公就準備好了。
李安然的心里對戚國公的印象也隨著一點點的小細節,被他感動了。
雖然平日里大家都相處的挺好,互相關心、互相體諒,就像姐妹一樣,可是李安然明白,這份情誼是沒辦法補足盼宜內心對親情、對父愛的無限渴望。
即使盼宜平日里從不說這件事,但是李安然清楚,在盼宜心里一定有一個缺口,等待著來自親人親情去填補它。
一直以來,李安然都是因盼宜的遭遇,對她分外心疼,總是不放心她,擔心她受欺負。
但是現在有了戚國公疼愛,即使她離京回離城了,心里也對盼宜是真正的放心了。
李安然現在無比慶幸,幸好當時她沒有將盼宜帶離京城,如果盼宜真的隨她去了離城,也就真的和京城的戚國府斷了交集,就更不可能會發生之后的入府事件了。
一瞬間,李安然的心里千思百轉,回憶起了許多事件,內心頗有感觸。
李安然一時想的有些入神,就呆在了當場,面上也有些呆愣之相。
姜城聽過士兵的回答,便回頭準備告知李安然一聲,由他去看看幾個孩子的傷勢,讓李安然去休息休息。
轉過頭,映入姜城眼瞼的就是李安然的呆愣之相。
之前他和李安然對視的時候,李安然會因為害羞和內心復雜的想法,而躲避姜城的目光。
現在姜城趁李安然發呆的間隙,倒是有了絕好的機會,仔細瞧著李安然精致娟秀的眉眼了。
呆愣著的李安然,往日里一雙蠱惑人心的眼睛,變得呆呆的,和精致的眉眼組合在一起,有種像嬰孩般的天真可愛,竟讓姜城看的失了神。
因為李安然想的出神,處于兩眼放空的狀態,也就沒注意到,姜城眼底含情脈脈的目光。
看著李安然呆愣的面容,姜城下意識的就理解為,李安然是在擔心五個男孩兒的傷勢。
“你不必擔心,我看著那幾個男孩受的也只是皮外傷,并沒有傷及肺腑,你先和這幾個女孩兒呆一會兒,我去看看戚國公那邊的情況!
姜城看到了李安然愣然的面容上,閃現的赫然愧疚之色,忙開口安撫著李安然的情緒。
“好的!
李安然聽到姜城的話,心里一喜,面上的笑意更加開朗,忙應聲回復姜城。
心里又被姜城體貼入微的舉動甜到了。
平日里看著姜城也是一副木頭呆愣像,沒想到現在他變得這么細心體貼。
李安然在心里感慨的同時,對姜城的心思又變得矛盾了。
立馬壓下心頭的愁思,李安然以現在現場這么混亂,不太適合想這個問題為理由結束了心底的紛亂想法。
“將軍,我帶您過去吧,戚國公他們應該就是在前面不遠的濟生堂!
站立在一旁的士兵,聽到了李安然和姜城的對話,忙出聲緊接著兩人的話尾,毛遂自薦出聲提了建議。
姜城對著士兵點點頭,之前一段時間,因為邊關戰事告急,他駐守在邊關。
很長一段時間沒回京,倒是不知道又有一家濟生堂的醫館開業了。
正好可以讓士兵帶著他前去,也好認認路。
在外人看來,方才兩人相望的場景,就是郎有情妾有意的表現。
一時間,百姓口中的議論對象從令人厭惡的張起,轉變成了美貌與智慧并存的安然郡主和威武霸氣大將軍之間的風花雪月。
礙于兩人的威嚴,大家都不好意思當眾大聲喊叫,百姓們皆是在小聲嘀咕討論著兩人般配程度。
大家又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兩人之間的婚約,皆是贊美兩人的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唯有一人,身上散發著陰暗的怨恨之氣,與周圍喜慶的氣氛格格不入。
大家皆是一臉喜色的微笑看著眼前的一對璧人,但是這個人面容上是扭曲的怨氣,雙目緊緊盯著李安然,眼底是抑制不住的恨意,其中還夾雜著瘋狂的不甘愿。
這個人赫然就是教唆崔氏誣陷李安然的王霽兒。
之前在護國寺,她看到姜城一行人出現了火災現場,看著李安然淡定從容的表情和崔氏慌張口不擇言的表現。
她就有預感,崔氏這次的計謀會失敗,心底雖然不甘心,但是為了不牽扯到自己,她就慌忙下山了。
果不其然,她剛下山不久,在城門口歇腳的時候,就看到了崔氏被五花大綁的押送回城了。
心底嫌棄崔氏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作為,同時也為自己的機智,提前下山而感到慶幸。
若是她沒下山,崔氏被抓之后,肯定會將所有的事情托盤而出,連帶著將她也會被士兵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