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雖然對王氏有些埋怨,但是更多的還是心疼惋惜自己的孩子,變成了小霸王。
她們戚國府也因為此事,收到了皇家不滿的懲罰。
不幸之中的萬幸是,他的孩子懸崖勒馬,改了脾性。
如此一來,即使受罰,他也認了,只要孩子們好好的,不愁戚國府沒希望東山再起。
祖祖輩輩辛苦奮斗來的榮譽,若是讓他交到一個不成器的兒子手里,那才是他最痛心疾首,最擔心的事情。
如今兒子變的上進了,家里也能和睦相處了,家和萬事興,他心里寬慰不少。
戚國公心里思緒萬千,這么短的時間經歷了大起大落,讓他對名利一事看淡了。
家人能和睦相處,孩子懂事肯上進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想明白以后,戚國公頓時感覺心底悲傷的情緒變淡了不少。
對著石老抱拳作揖,恭恭敬敬的行禮。
“多謝石老的提點。”
石老微笑著扶起戚國公彎身的動作,緩聲說著。
“我年紀比較大了,年輕時候好多的事情都記不太清楚了,不過我剛進入朝堂的時候,你父親還在任,也提點我不少東西呢。”
聽了石老的話,戚國公心里有些感傷不舍,看著石老微笑著的面龐,喉嚨有些發堵的問道。
“石老……您是不是想退隱了。”
說到最后的詞語,戚國公的聲音不由的變的越來越低沉。
“哈哈哈……國公爺這是不舍得老夫嗎?”
石老捻著胡須,朗聲開懷大笑,眼底絲毫不見感傷,他活了這么大的歲數,見識了這么多人,這么多事。
看著身邊的朋友、親人一個一個離去,心里早就習慣了世事無常。
人生在世,總有分別的時候。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感受到戚國公感傷的情緒,看到了如今的戚國公和之前高傲冷漠的戚國公不同。
石老心里甚是欣慰,這樣一來,他也不必擔憂戚國府的前途了。
雖然現在戚國府是不如往日風光了,但是既然祖輩能努力奮斗積攢下這份榮光,想必這些年輕人也一定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事業。
他已經老了,屬于他這一代人的舞臺已經臨近謝幕了。
看太上皇都已經放手了,他還有什么理由再繼續留戀這個舞臺。
希望他還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新一代的年輕人崛起,做出一番大事業。
也不枉費他們老一輩人,耗費精血,積攢下來的財富和國力了。
雖然心里清楚這番道理,但是看著石老灑的模樣,戚國公心里莫名的有些發酸。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以后再見不知會是何時。
“日后有緣再見!”
石老拍拍戚國公的肩膀,輕聲細語的告別。
臉上始終帶著淡淡的微笑。
兩人心里都清楚,石老這一歸隱,遠離京城的塵囂浮華,怕是不會再歸京了。
石老年事已高,如今這一別,再見怕是遙遙無期了……
戚國公默默的看著沒有答話,眼底盡是不舍。
如今經歷這么多風云,已經將他心底對權勢的渴望磨平了。
現在他一直欽佩的對象,馬上就要離去,眼睛已經開始發酸了。
人生在世,在結交朋友的途中,也因為時間、地點的局限,丟掉了不少本可以真心來往的朋友。
戚國公感慨著生不逢時,若是他能和石老生在同一個朝代,兩人一定也可以結交為很好的朋友。
戚國公看著轉身離去的石老,心里感慨萬千,心緒難平。
又想到昨日府里傳來的消息,說是盼宜在去護國寺的路上,馬車受到了驚嚇,人也受了傷。
雖然小廝說了,安然郡主在陪著盼宜養傷,但是他心里還是擔憂不安。
一時之間,心里濃濃的感傷又被擔憂不安替代了。
芳華院內,李媽媽腳步匆匆的進入院內。
掀開房外的門簾,有些猶豫的向王氏匯報。
“夫人,戚國公回來了。”
“國公爺終于回來了,這幾日都在翰林院,可真是辛苦了,快,李媽媽,讓小廚房馬上做些國公爺愛吃的菜食。”
現在的時辰國公爺估計還沒用膳呢。
自從那個盼宜從重新回到府中后,國公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她的身上。
再加上國公爺最近公務繁忙,她已經好久都見到國公爺了。
雖然心里對盼宜回到府上,有千百個不愿意,但是她不敢對盼宜下手。
不能因為那個丫頭得罪了安然郡主,如今安然郡主風頭正盛,就連國公爺都表示出了不與安然郡主相爭為敵的態度。
她一介婦人,更沒有本事敢與這位皇族里頭最得寵的郡主為敵了。
即使心里對著安然郡主不喜至極,可是人家的身份地位在那擺著,若是見面了,她非但不能表示出不滿,還要低身向李安然行禮。
想想心里就窩著一團火,自己的兒子女內兒都是因為這個女人,才會受到太上皇的懲罰。
若不是李安然,自己的兩個孩子根本不會成為京城圈子里的笑柄。
但是現在看著脾性收斂不少的兒子和女兒,心里也少了一些怨氣。
她就這么一個兒子,整個國公府也就這么一個少爺,原本她還擔心兒子的脾性太過張揚跋扈。
日后繼承了爵位,收不住性子,也就不好守住家業。
現在看著兒子沉穩內斂的氣質,她還是很欣慰的。
算是因禍得福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造化,既然兒子變的優秀了,她也就不打算追究李安然告御狀,連累自家兒子一事了。
況且自家國公爺有意與這位君主交好,她不會傻到去駁斥國公爺的臉面。
她非但不傻,反而有著些小聰明,不然也不會穩握著國公府內務這么多年。
況且細細的想一想,盼宜是一個女兒身,在府中也統共呆不了幾年。
一個女兒家,根本威脅不到她的兒子繼承家業,到了合適的年齡,她就找門合適說的過去的親事,將她打發走就好了。
心里想明白了,她就不再糾結這件事了,在府里看著下人見風使舵的做法也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回過神來,看著身旁的李媽媽猶豫的神色,不解的詢問。
“李媽媽怎么了這是,看著怎么這么不開心?有人惹你不開心了?”
李媽媽是她嫁到戚國府上,帶來的陪嫁媽媽,這么多年有什么事,有什么拿不定的主意,她都習慣和李媽媽商量。
府里的事也都是李媽媽在幫她打理,凡事交到李媽媽的手中,她都能打理的井井有條,讓她比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