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是描寫人的外貌的,主角是南陳宣帝的皇后柳敬言。陳宣帝是南陳的第三位皇帝,依靠政變上臺。相比宣帝陳頊的權力欲,柳敬言卻對權力不太熱衷,即使兒子是陳叔寶,她也沒有過多的干預政事。她的德行與其位相配,奈何下一個時代即將來臨。
◎扯一扯柳敬言外貌
二十四史之一的《陳書》描寫柳敬言的外貌重點就是開頭那句話,"美姿容","身長七尺二寸","手錘過膝"。
首先,"美姿容"好理解,皇帝的女人很少有丑陋的(想到賈南風了怎么辦)。柳敬言也是十里八方的美女。
其次,"身長七尺二寸",在南北朝時期,一尺大概相當于今天的二十四點五厘米。七尺二寸大概是一百七十六點四厘米。放在今天也是絕對身高碾壓大多數人。
最后,"手垂過膝",按照一般正常人臂展指數算,身高和臂展是差不多長度,而柳敬言按照這記載,她的臂展指數肯定高,適合打籃球排球等運動。
好了,閑扯結束,進入正題。
能被陳頊看上的人,肯定不簡單,畢竟陳頊是南梁大佬陳霸先的侄子。柳敬言是南梁皇族分支,梁武帝蕭衍是她外公,梁元帝是她舅舅,背景雄厚。
陳頊在侯景之亂后,被派去跟隨梁元帝,而柳敬言也因為父母早逝依附舅舅梁元帝。如此這兩人才有見面的機會。而有趣的是在《陳書》記載陳頊時也用到"手垂過膝",而他們的叔叔陳霸先也是"身長七尺五寸,日角龍顏,垂手過膝"。
"手垂過膝"不是他們有病也不是姚思廉懶,據季羨林大師研究,是因為南朝受佛教文化影響至深。
"頭發垂到地上,垂手過膝;如此等等。這些神奇的不正常的生理現象都是受了印度的影響。"——《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
史書中使用這詞還有一點就是表現與眾人不同(這樣的描寫的人不止他們三個),陳頊后來是皇帝,而柳敬言是皇后,都是人中龍鳳。
手垂過膝
◎敵方生活
陳頊和柳敬言在江陵相遇,陳頊得到梁元帝的重用,于是將外甥女柳敬言嫁給陳頊,促成一段好姻緣。
公元五五三年,柳敬言為陳頊生下一個兒子,就是鼎鼎大名的陳叔寶同志。只不過在柳敬言剛與陳頊開始三口之家的一年后,西魏大軍進攻江陵。江陵失陷,柳敬言一家全被擄走,只不過因為陳霸先的緣故,他們在西魏并沒有受苦,反而待遇不錯。
荊州陷,又與高宗俱遷關右,西魏以高祖故,甚禮之。——《陳書·列傳八》
這句是描寫人的外貌的,主角是南陳宣帝的皇后柳敬言。陳宣帝是南陳的第三位皇帝,依靠政變上臺。相比宣帝陳頊的權力欲,柳敬言卻對權力不太熱衷,即使兒子是陳叔寶,她也沒有過多的干預政事。她的德行與其位相配,奈何下一個時代即將來臨。
◎扯一扯柳敬言外貌
二十四史之一的《陳書》描寫柳敬言的外貌重點就是開頭那句話,"美姿容","身長七尺二寸","手錘過膝"。
首先,"美姿容"好理解,皇帝的女人很少有丑陋的(想到賈南風了怎么辦)。柳敬言也是十里八方的美女。
其次,"身長七尺二寸",在南北朝時期,一尺大概相當于今天的二十四點五厘米。七尺二寸大概是一百七十六點四厘米。放在今天也是絕對身高碾壓大多數人。
最后,"手垂過膝",按照一般正常人臂展指數算,身高和臂展是差不多長度,而柳敬言按照這記載,她的臂展指數肯定高,適合打籃球排球等運動。
好了,閑扯結束,進入正題。
能被陳頊看上的人,肯定不簡單,畢竟陳頊是南梁大佬陳霸先的侄子。柳敬言是南梁皇族分支,梁武帝蕭衍是她外公,梁元帝是她舅舅,背景雄厚。
陳頊在侯景之亂后,被派去跟隨梁元帝,而柳敬言也因為父母早逝依附舅舅梁元帝。如此這兩人才有見面的機會。而有趣的是在《陳書》記載陳頊時也用到"手垂過膝",而他們的叔叔陳霸先也是"身長七尺五寸,日角龍顏,垂手過膝"。
"手垂過膝"不是他們有病也不是姚思廉懶,據季羨林大師研究,是因為南朝受佛教文化影響至深。
"頭發垂到地上,垂手過膝;如此等等。這些神奇的不正常的生理現象都是受了印度的影響。"——《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
史書中使用這詞還有一點就是表現與眾人不同(這樣的描寫的人不止他們三個),陳頊后來是皇帝,而柳敬言是皇后,都是人中龍鳳。
手垂過膝
◎敵方生活
陳頊和柳敬言在江陵相遇,陳頊得到梁元帝的重用,于是將外甥女柳敬言嫁給陳頊,促成一段好姻緣。
公元五五三年,柳敬言為陳頊生下一個兒子,就是鼎鼎大名的陳叔寶同志。只不過在柳敬言剛與陳頊開始三口之家的一年后,西魏大軍進攻江陵。江陵失陷,柳敬言一家全被擄走,只不過因為陳霸先的緣故,他們在西魏并沒有受苦,反而待遇不錯。
荊州陷,又與高宗俱遷關右,西魏以高祖故,甚禮之。——《陳書·列傳八》
唯一的就是柳敬言母子與陳頊被分開,陳頊被被帶到長安,而柳敬言和陳叔寶被留在穰城。公元五六一年,也就是八年后,柳敬言才跟陳叔寶回到陳朝,因陳頊被封為安成王,所以柳敬言也順道進位為王妃。
隨后九年時間,柳敬言的丈夫陳頊一路晉升,只因現任皇帝陳文帝是其兄弟,飆升為百官之首,以輔政大臣角色輔助太子。
陳頊的野心越來越大,到了爆發的那一天。公元五六八年,陳頊廢掉侄子陳伯宗,自立為帝,是為陳宣帝,次年立柳敬言為皇后,立陳叔寶同志為太子。
柳敬言性格好,德行好,無論是對外或者對內。她與陳頊相比,好像正好彌補了陳頊所欠缺的,畢竟陳頊上臺過程不是很能說的出去。
有兒陳叔寶
公元五八二年,做了十四年皇帝的陳頊去世了,但陳頊并不止陳叔寶一個兒子,他的二兒子陳叔陵是個不安分的主,想趁機奪位。幸虧柳敬言及時相救,不然陳叔寶可能就玩完了。好在后來陳叔陵的叛亂被鎮壓下去,短暫的奪位風波沒能改變歷史走向。
陳叔寶雖有驚無險的登基了,但在陳叔陵的叛亂中受了點傷,繼位時暫時不能執政,于是作為太后的柳敬言幫助打理朝政。
陳叔寶病好之后,柳敬言沒有和兒子爭權,而是"后主瘡愈,乃歸政焉"。這一歸政,陳朝的倒計時表轉的更快了。
在陳叔寶做皇帝的前一年,北方的北周被隋取代。隋文帝楊堅有一統天下之志,而陳叔寶同志吃喝玩樂不亦樂乎。對于陳叔寶的所作所為,柳敬言沒有阻止,最起碼沒有體現在文字上,柳敬言對于陳叔寶的態度沒有表明。
那么柳敬言對于陳叔寶性格及登位之后所行之事的態度是否有責任呢?
第1, 柳敬言與陳叔寶的母子感情
公元五五三年,柳敬言生下陳叔寶,而一年后,柳敬言和陳叔寶就被扣押在西魏,但此時陳頊并不在他們身邊。
江陵陷,高宗遷于關右,后與后主俱留穰城。——《陳書》
柳敬言母子回陳朝是五六一年,"天嘉二年,與后主還朝,后為安成王妃。"這九年左右時間,陳叔寶只和母親柳敬言在一起,其感情基礎不用說。
第2, 柳敬言的政治才能
柳敬言出身于南梁皇族,這種身世對于其政治才能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特別是家道中落,跟隨其舅舅梁元帝生活,大部分時期處于政治中心,看慣了多少會點。這點可以從幫助陳叔寶處理政務看出。
太后居柏梁殿,百司眾務,皆決于太后。——《資治通鑒·陳紀》
此可以證明柳敬言有處理政務的能力,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可以搞的定。
第3, 柳敬言的張弛有度
柳敬言的性格可以從她對待陳宣帝的原配錢氏看出,"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于貴妃,而己御其次焉"。
雖然此時柳敬言已是皇后,但對待丈夫的前任依然擺正自己的態度。也能反映出柳敬言的性格,是賢良淑德的典范,對于規矩還是非常恪守的,即使她是皇后。
還有就是她幫助兒子陳叔寶處理政務,也是把握恰到好處,不多占一時。
帝創愈,乃歸政焉。——《資治通鑒·陳紀》
此三點單從柳敬言方面來說,她是非常優秀的皇后。但如果把它和陳叔寶結合看,就能發現很多問題。
首先,母子單獨在一起(以一家為設定),長達九年時間。這在陳叔寶的成長中,父愛是明顯的缺失了。在中國古代的經典啟蒙讀物《三字經》中有"子不教父之過",和《增廣賢文》中有"慈母多敗兒"這兩句話。
這兩句話似乎特別適合陳叔寶,陳頊長期不在他身邊,無法教育他。而在異國他鄉被扣押,柳敬言的母愛會更加強大,某種程度就是溺愛。所以造成陳叔寶登基后所表現出來的頹廢性格。
其次,柳敬言處理政務的能力,此能力似乎陳叔寶沒有繼承多少。還有就是她的及時還政于陳叔寶,固然能表現出她的不戀權,謹慎的態度與性格,可順手也將陳朝更加迅速地推向深淵。
陳叔寶
全部擄到長安
公元五八九年,陳叔寶不負眾望把陳朝迅速地推向滅亡的風口。陳叔寶和柳敬言等皇室全部被帶到隋朝帝都長安。
陳叔寶在隋朝生活了十六年才去世的,而柳敬言生命線太長了,一直活到六一五年。柳敬言活了八十二歲,這個年紀即使在今天也屬于高齡。何況是在一千多年以前,柳敬言都活到隋朝末年了。
活了這么久無非兩點,一是柳敬言身體素質好,二也許就是她的心態好。她的心態好可能源于此。
第一,幼年喪父
柳敬言九歲時父親就去世,而她過早地承擔起家務,磨煉其心智。
"后時年九歲,干理家事,有若成人。"
第二,江陵陷落,與夫分別
西魏攻占江陵,他們一家三口都被扣押,而且柳敬言還與陳頊分開,獨自照顧陳叔寶。可以說在沒有回陳朝之前,她的生活似乎沒有一帆風順過,充滿艱辛。
此兩點經歷,讓她心智不同于一般人,再面對隋朝滅陳,似乎她也能理解或者說已經看透,畢竟她本身還是南梁皇族之人。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隋朝沒有殺陳叔寶,她們母子還是在一起。亡國之人沒有點心態,基本都會憂郁成疾。
唯一的就是柳敬言母子與陳頊被分開,陳頊被被帶到長安,而柳敬言和陳叔寶被留在穰城。公元五六一年,也就是八年后,柳敬言才跟陳叔寶回到陳朝,因陳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