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沒有人人平等概念的世界,皇帝就是掌握著一切生殺大權的主宰者。他愿意她人頭落地,他愿意江家全部人頭落地。
皇帝看向江非白,他早已知曉自己妹妹心里沒有祁鳳曦,才會如此建議他問江可兒。雖是被他算計了,但是他也不計較了。因為事關曦兒,只要關于曦兒的一切,為了曦兒好的,他一切都可以不計較。他一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曦兒身上,認為自己選擇的就是最好的,完全沒有考慮到曦兒的心。連即墨離都看的比他透徹,他卻還蒙在鼓里,一意孤行做自己的。如果不是他,曦兒也不會落得如此,到底還是他錯了。所以現在能挽回一切,他該慶幸。當時蓮兒就跟他說過,將來曦兒長大了,一定要讓他選擇他自己喜歡的女子,萬萬不能強加自己中意的女子給他。他糊涂,太糊涂了。
既然曦兒喜歡蘇若,那他就滿足曦兒所選,只要曦兒幸福,他死也瞑目了。也不怕到了九泉之下,愧對蓮兒,沒臉見蓮兒。
他只要碰上了關于曦兒的事情,就失了帝王本該的理智。
他說道,“罷了,你若是不喜歡,朕也不想要強人所難。朕跟你爹商量商量,若是你爹爹也沒意見,這門聯姻就取消。讓麗華公主嫁給你家三哥,這也算是補了你們沒聯姻成的遺憾了。”
江可兒聞言,感動的謝道,“可兒謝皇上體諒。”
“是朕該謝你,這些日子你悉心照顧曦兒,朕也看在眼中。朕感謝你們江家,也感謝你和非白。”
“皇上客氣了,這些都是江家和非白應該做的。”
“皇上客氣了,這些都是江家和可兒應該做的。”
江非白和江可兒跪下,異口同聲。
皇帝說道,“都起身吧,無需這么多禮數。”
江可兒和江非白站起身,江可兒心底卻是道,你讓皇帝開心了,便說不需要這么多禮數,你若是讓他不開心了,他就能怎么都挑出毛病讓你掉腦袋。
皇帝真是個難伺候的主,所以她想要回到現在的心更強烈了。
蘇若和太妃回到前殿的時候,見到江可兒也在,蘇若約莫猜到是怎么回事了,一定是皇帝問了江可兒是否愿意跟著祁鳳曦。這注意不是江非白出的,還會有誰。江非白把她算計了進去,吃定了她不會說出她心悅祁慕青,她最多能說溺水三千只取一瓢,但看江可兒回避她的視線,如今她還真是成了一瓢了。
江可兒見到蘇若來了,她頓時覺得有些尷尬,回避著蘇若的視線。
皇帝讓蘇若和江可兒還有江非白出去,到了殿外,江可兒看著蘇若欲言又止,但是又不知道該說什么。
蘇若也沒有看她,每個人的立場不同,選擇也不同。她不怪任何人,既然選擇了這血淋淋的宮廷之路,那就做好了心里準備應對一切陰謀陽謀。
江非白倒是絲毫不尷尬,他問蘇若道:“蘇尚書,逍遙王如何了?”
“很好。”蘇若簡短回答。
江非白還想搭話,江可兒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說了,江非白知道江可兒心里過不去,他攤了攤手,既然不讓說,他閉嘴就是了。
殿內。
太妃問皇帝,“皇上可是有什么話跟哀家說?”
皇帝說道,“確實有話跟太妃說,朕的身子骨,也不知道能撐到何時,有些事情必須要交代下來。”
太妃皺眉,“皇上,莫要亂說話。”
“不,朕不是亂說。也只有在曦兒這奉天宮中,朕才覺得可以說朕想說的,不怕隔墻有耳。”奉天宮的所有人都是祁鳳曦和他的心腹,不會有其他人能混進來。他的養心殿,他可保不準。
“皇上,你……”太妃欲言又止,想說皇帝疑心太重了,但是自古以來,哪個皇帝的疑心不重,所以她也就沒說了。
“朕知道太妃想說什么,太妃想說朕的疑心太重了,但是朕身在這個位置,不得不考慮更多。”皇帝長長嘆了口氣,“如今朕最放心不下的便是曦兒,朕認為在他身邊的女子,必須是能跟他并肩作戰,甚至是能幫她排除萬難的。”
太妃靜靜聽著,皇帝只是為祁鳳曦考慮的太多了,把祁鳳曦保護的太好了,也給與了太多。
她問道:“皇上是認為江可兒不是好人選?可這江可兒不是皇上親自挑選的嗎?”
“確實是朕親自挑選的,可朕選的并不一定是曦兒喜歡的。是朕錯了,朕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了曦兒。”皇帝說著,眼底又浮現了濃濃的悔恨,“否則曦兒也不會如此,這就是上天在懲罰朕,要朕明白應該尊重曦兒的選擇。”
太妃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是要蘇若跟小十九在一起?”
“太妃不喜歡蘇若?”皇帝問道。
“不。”太妃搖搖頭,“哀家喜歡,這個女孩巾幗不讓須眉,自有自己的主意和心思。”
“那太妃不反對吧?”
“小十九能有個好女人在身邊,哀家當然不會反對,只是皇上可問過蘇若的意思?”太妃從剛剛看的出來,蘇若對祁鳳曦并沒有更多的心思。她擔心的是,皇帝為了祁鳳曦強扭瓜。皇帝遇上了祁鳳曦的事,那就是一股子的蠻牛勁兒,怎么都拉不回來,也說不聽。
皇帝道,“太妃不反對便好,至于這蘇若,她說了溺水三千只取一瓢,朕已經讓她作為一瓢了,她若是還不知道朕的用心。朕只能下旨賜婚,她跟也得跟,不跟也得跟,朕絕對不會讓曦兒這番情意投了大海。”
太妃皺起眉頭,“皇上這意思是已經取消了和江家的婚約?”
“朕方才和江可兒談過了,她不喜歡曦兒。”
“可也不能把小十九的感情強加在蘇若身上,她是人有著自己的感情和思維,皇上你這樣會適得其反的。”太妃說道。
皇帝擺擺手,“不,她之前對曦兒有感情,讓他們在一起,日久也會生情。自古以來,婚約都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