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他又繼續(xù)說道:“皇上,百姓有難,家國不管,勢必會讓百姓心寒,民之安,國之安,這是相互的。君王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拓跋栗點頭,“大司馬的話也有道理。”他不能表現的一下就變得不可理喻,否則定會被懷疑,人要一點一點改變。
蘇若說話了,“皇上,臣妾認為大司馬說的沒有道理。”
“哦?愛妃又有何高見?”拓跋栗問道。
蘇若道:“大司馬說錯了,君王不是舟,朝臣才是舟,而舟上載著皇上。水和舟才是決定皇上是否能站得穩(wěn)的關鍵,水出了問題,那就是考驗這舟牢固不牢固。舟若是牢固,那皇上就站的穩(wěn),舟若是不牢固,那就會摔下去。需要銀子,那百官不會籌錢?明知道事情嚴重,卻只等著皇上批錢,這是所謂的為皇上考慮?臣妾覺得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若為皇上考慮,你們官員一人捐一些錢,豈不是解決了災民問題?不要什么事都甩給皇上。你們一個個身居要職,拿著朝廷的俸祿,每天動動腦子,動動嘴皮子就完事。你們可知道你們拿著的俸祿,是百姓們上交的稅,你們拿的是百姓的血汗錢。你們湊點銀子賑災,那不叫做善事,那叫還給百姓他們的錢。”
她一席話說的金鑾殿上瞬間安靜下來,一時間找不到話來辯解。
拓跋栗差點笑出聲,她這歪道理還真是多。要拿正經道理跟她說,定是說不過她的。
大司馬更是氣急,連連道,“歪理歪理!”
蘇若看向大司馬,“大司馬大人,本宮說的是歪理,那你為何不反駁本宮?”
對于蘇若挑釁的話,大司馬實在是沉不住氣了,他說道,“各國交稅這都是正常之事,怎么到了皇貴妃娘娘嘴里就成了剝奪百姓血汗錢,難道皇貴妃娘娘家鄉(xiāng)不收稅?”
蘇若淡定道,“大司馬,您是不是老了,耳朵不好使了?本宮可從來沒有說過,剝奪血汗錢。本宮說的是你們拿的俸祿是百姓的血汗錢,還給百姓也是正常的。皇上可還在這里,您可不能胡言亂語,讓本宮成了罪人。”
不等大司馬說話,拓跋栗點頭道,“大司馬,皇貴妃確實沒那個意思。”
“皇上……”大司馬氣的拂袖。
徽州巡撫忙打圓場,“皇上,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解決災民一事。”#@$&
吏部尚書和禮部尚書也出列道,“皇上,災民一事,迫在眉睫。”
“恩,這倒是。”拓跋栗佯作思索。
蘇若趁機說道,“皇上,臣妾有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愛妃有話但說無妨。”
“皇上,臣妾覺得一方面讓人去查出貪污之人,一方面開始讓眾位大臣籌款。皇上你想想,元國所有臣子為了水災一事捐款,這是多么暖心的舉動。百姓不僅能感到皇上在乎他們,還能感到官員關心他們。不管捐多少,這都是對百姓,對皇上,對元國的忠心。平日里總喊著,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說自己忠心,還不如這個行動實在。”%&(&
蘇若的要求似乎合情合理,可漏洞還是有,一次水災能捐錢,難道往后每一次需要錢,都要從大臣這里剝奪?
而且,現在的原因還是因為這蕪國公主想要修建宮殿,所以不讓皇上動國庫,而找他們捐款。
拓跋栗聽完,他知道蘇若的意思了,蘇若這是要離間他和大臣的關系,讓安王和那股勢力以為真的有機可乘。他不著痕跡的掃了安王一眼,他相信安王會站出來支持。
安王斟酌了一下,他當然是要支持,支持拓跋栗更蠢,這可是離間拓跋栗和大臣的好機會。
于是,他出列道,“皇上,王兄認為皇貴妃說的很對。不能什么事都找皇上,這解決難民一事,身為臣子本就該分擔才是。”
見安王發(fā)聲支持,幾個大臣都不約而同的出列,“微臣覺得皇貴妃娘娘和安王言之有理。”
殿內,頓時嘩然。
既然有人支持了這蕪國公主,而且還是安王先領的頭。
大司馬聞言,他跟安王說道,“安王,請三思而言!皇貴妃如今能為了她要修建宮殿的借口,讓臣子出錢賑災,那將來還會有無數的借口從臣子這里掏錢。”
安王回擊大司馬,“大司馬大人,身為臣子,為皇上考慮本就是本職。皇上讓我們出點錢,這也是應該的。難道說,大司馬不樂意出這個錢?”
“簡直胡言亂語。”大司馬氣道。
這下,朝堂上分為三個意見派,一是認為該出錢,二是認為不該出錢,三是靜觀其變。
蘇若跟大司馬說道,“大司馬大人,本宮不認為安王是在胡言亂語。讓你們出點錢怎么了?還是說你們覺得這錢就該皇上出?”
大司馬道:“皇貴妃娘娘,國庫也是賦稅所得,也是百姓的血汗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還之于民。”
蘇若抿唇冷笑,“本宮若是沒記錯,這臣子的俸祿也是國庫發(fā)的吧?同樣是拿著你們的俸祿去賑災,跟你們打個招呼,是對你們的尊重。別拿尊重不當回事,蹬著鼻子就上臉。”
“一派歪理!賑災銀子豈能跟俸祿一概而論,修建宮殿也不能跟賑災一概而論。”
“大司馬大人,這國庫再充盈也受不起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國庫要支付這么多錢,若是國庫空虛了,誰來給填上這些錢?你司馬大人?還是說你們朝堂上的所有臣子?到最后還不是又繞回去百姓那,從百姓那征收,加重賦稅。到時候百姓怨聲載道,皇上就從明君變成了昏君。你們是否承擔得起這個后果?你們是否能安撫百姓?別忘了,你們之所以能站在這里跟本宮扯皮子,是百姓給你們的。一個個口口聲聲說忠心,可暗地里只想著自己好,收起你們虛偽那套,忠心不說說出來的,而是行動出來的。”
蘇若說完,還冷哼一聲,以表示自己對他們的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