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糧鋪的生意依然如火如荼,過來的排隊的人很多,不過都是賈家派來購買糧食的托。
由于這些托在這些搗亂,導致許多真正需要購買糧食的市民不得不去購買高價糧食。
這使得賈家的糧鋪的生意逐漸恢復過來,并且賈家趁此機會,下調了糧價,十五個銅刀幣一斤。
薊都城內的其它糧鋪都跟著降價。難得薊都城的糧價直接降到了一個歷史低位水平。
十五個銅刀幣雖然不多,但也是錢,除非我們這邊提升糧價,不然從我們這邊把糧食買走,賈家再倒手一賣,就能賺錢。
這就是糧鋪多的好處,因為我們不可能用同樣的辦法去對付賈家,畢竟我們沒有那么多的人手。
不過我也不需要擔心這個,公孫芷若和狐子已經開始聯絡薊都城內的客棧和酒樓。
只要這些地方的老板答應在一樓擺放自動售糧米桶,我們的售糧點將遍布整個整個的薊都城。
任憑他賈家有多少家糧鋪,都比不得我的規模大,覆蓋面廣。
下午的時候,我安排好的糧鋪的工作之后,親自來到薊都城門口準備迎接一個人。
等了差不多半個時辰,莊承志騎著馬過來了,他看到我之后,趕忙過來,翻身下馬行禮道:“大哥!
我拍了拍他的肩,問道:“這一路還算順利?”
莊承志道:“順利,收到大哥的信件之后,我連夜出發,順便給大哥從南洋帶了一船的稻米!
我道:“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薊都城里說話吧!
莊承志點了點頭,我們一起來道薊都城內,賈家的眼線到處都是,他們看到莊承志之后,直接回去通報去了。
找了一家茶館,我們來到二樓的雅間坐下,小二拿來了茶水,隨即轉身退了下去。
莊承志給我倒了一杯茶水,我問道:“老爺子的身體可還好?”
莊承志道:“好著很呢,以前一些在海上混的叔叔伯伯都有事情做,他自然是開心!
我道:“心情好就好。”
莊承志道:“大哥,你在信中說要把北方的糧食市場壟斷,把賈家趕出去,是真的嗎?”
我道:“已經開始了,薊都城就是我開辟的第一個戰場!
莊承志道:“三個銅刀幣,咱們的利潤點連半個銅刀幣都不到!
我道:“利潤點雖然低,但架不住人要吃飯,每日都會消耗糧食,如果按照我在信中跟你說的來分配貨倉,糧食就是白賺的錢財,你如果不想要的話我可以聯系徐樂生,我相信他肯定會對這項買賣更感興趣。”
莊承志連忙道:“大哥,都說肥水不流外人田,難得你賺錢的時候能想著小弟,只是小弟覺得以大哥的手筆,這利潤點對我們來說肯定不止半個銅刀幣吧!
我道:“不錯,賈家如果輸了,我打算成立北方商盟,你若有興趣,可以加入參股!
莊承志聞言立馬毫不猶豫道:“大哥打算成立的組織肯定沒錯,我肯定是要參加!”
我道:“不需要再問一問老爺子的意見了嗎?”
莊承志道:“不需要,出發之前,老爺子讓我獨斷專權!
我道:“好,賈家已經知道你的到來,他們肯定也會猜到我后續的糧食來源,明日就有好戲了!
??????
第七天,賈家的糧鋪一開張,直接掛出九個銅刀幣的價錢。
這個價格一出,其余幾家糧鋪跟著降價,薊都城的糧價有史以來第一次跌破了一個銀刀幣。
公孫芷若見狀立刻調撥公孫家全部資金和人手開始在薊都城內瘋狂的購買糧食。
朝廷似乎也不愿意放棄這個機會,明里暗里的開始派出人手收購糧食,補充糧庫。
甚至于許多王室成員也是派出自家的雜役,購買糧食,補充私庫。
糧鋪多有糧鋪多的好處,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壞處也顯現出來了。
薊都城內的糧食在一天之內被瘋狂收購,除了賈家,其余糧鋪全部空倉。
這些糧商非常清楚,這是公孫家和賈家之間的斗爭,可以說是神仙打架。
為了自己這些凡人不受殃及,自然是趕緊把自己手中的籌碼都是拋出去,作壁上觀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公孫家的糧倉仍然保持在一個銀刀幣,雖然也有很多人過來購買,可是有了今日的掃貨,基本把出去的貨都補回來了。
第七天就這樣結束了,整個薊都城的糧食市場,只剩下賈家和公孫家兩家了。
所有人都非常期待這兩家能把糧食壓到一個什么地步。
第八天開始,賈家的糧價依然保持在九個銅刀幣,我們這邊開始降價,直接壓到六個銅刀幣。
賈家緊跟而上,把糧價壓到了五個銅刀幣。
薊都城陷入了狂歡之中,因為有許多精明的人已經看到了商機。
只要把薊都城的糧食買下,送到周邊的幾個縣城售賣,倒手就是五個銅刀幣的收益。
對普通民眾來說,一天忙活上五斤稻米,得到二十五枚銅刀幣的收益,已經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了。
公孫家的糧鋪前依然是排著長隊,甚至于許多流民都干起了排隊賣號的生意,薊都城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熱鬧。
同樣的一幕也在賈家的糧鋪前上演,不過賈家的糧食消耗量顯然快于我們。
第八天,賈家承受不了薊都城內全部糧鋪的瘋狂出糧,只能是關閉一半糧鋪,并且開始限量銷售。
我抓住機會,把自動售賣糧食的機器全部投入到市場之中,同時把糧價一下子壓到了三個銅刀幣。
這樣低廉的價格,是讓所有人都無法想象的。不過事實證明,確實有人從這神奇的糧筒里面買到三枚銅刀幣一斤的米糧。
由于自動售賣糧筒的出現,幾乎在一瞬間,整個薊都城市場似乎產生已經把賈家踢出局的假象。
因為這自動售糧筒遍布薊都城的各個街道,只要是有客棧酒樓甚至售賣瓷器茶葉絲綢的地方,都有這糧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