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方巍剛剛做完早課,門就被人敲響了,方巍開門,看見來人是林憶,他的手中捧著一件熨燙得很整齊的藏青色西裝,對著方巍道:“黃老吩咐了,叫我給你準備著,節禮什么的,我都已經放上車了,清單在小李那里,你對下,看看還有什么需要加的嗎?”
方巍接過了西裝道:“沒什么了,就按照以前的規矩辦吧。”
林憶道:“嗯,一切都已經打點妥當了,七爺,您吃過早飯之后就可以走了。”
方巍點頭,等林憶走后,把林憶送過來的西裝換上,方巍一直以來習慣穿黑色的衛衣,偶然穿上西裝顯得有些拘謹,但看著鏡子中的自己,還真的有些帥。
方巍出門,發現在自己的車邊站了一個陌生男人,見方巍過來,連忙躬身幫方巍把車門打開。
方巍進車,那人自覺地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坐好,扭過頭來,有些謙卑地笑著對方巍道:“七爺,我叫吳墨,以前是在三爺手底下辦差,一直都是我和三爺走龍虎山這條線的,三爺見您一個人上山,怕您有些事情不太清楚,招惹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叫我陪你一起上去。”
“你是三爺的人?”
“嗯嗯,”吳墨連連點頭,咧嘴笑道:“三年前和七爺還有一面之緣呢,只是七爺肯定不會記得我了。”
方巍閉上了眼睛,不再搭理吳墨,顯得有些心事重重,吳墨也自覺,不再說話。
時間到傍晚時候,方巍乘坐的飛機到了江西地面,那邊璽的人早就等候多時,方巍在賓館里面逗留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便帶著吳墨前往龍虎山。
第二日。清晨。深秋的寒意尚未散去,方巍仰頭望著龍虎山,眼前那漫無盡頭的石階,每一塊石頭都被被磨得棱角光滑,來來往往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滄桑。方巍拾階而上,身后跟著吳墨和幾個幫著提東西的小子。
山巔傳來清脆而悠揚的鐘聲,驚動了四周山中的鳥雀,鳥群隨著鐘聲四散飛起。透過晨靄,方巍似乎能夠看到山頂上矗立著的敲鐘亭,和亭中那個面色清癯,白面無須的中年男人。
“龍虎山敲鐘人嗎?”方巍的腳步微微一停,對著身后的吳墨道,“你來過龍虎山多少次了?”
吳墨嘿然一笑道,“不算進香的話,應該有五次了。五次都是陪著三爺過來的。”
“聽過這個人敲鐘嗎?”方巍停下腳步,仰頭看著遠處晨靄中的那個敲鐘亭。
吳墨愣了一下,點了點頭:“好像每天都有人敲鐘,這是龍虎山的規矩,似乎從張道陵當年創立了龍虎山之后,這規矩就一直存在。”
方巍道:“那你可知道,這龍虎山敲鐘的人,這一代是誰?”
吳墨搖了搖頭,道:“應該是龍虎山上的某個小弟吧?七爺你關心這些干嘛?”
“未必。”方巍搖頭道,“龍虎山這么大,可是這鐘聲在山中的隨便一個地方,無論是音量還是音色都是一模一樣,你說是一個小弟敲的,換作是你,你做得到嗎?”
吳墨一愣,他來龍虎山這么多次,可是從來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方巍感慨道:“龍虎山果然多藏龍臥虎之地。”說完方巍沿著天階,開始向龍虎山上走去。龍虎山本就是“正一三山”之地,有著福地洞天的美譽,兩邊層巒疊嶂,細水流觴,入眼處都是美不勝收的景致。多次來過龍虎山的吳墨,自覺的當起了向導的角色,為方巍解釋著龍虎山每一處景色的來歷,出處,以及何時何方真人在此修道成仙。石階雖然陡峭難行,但方巍邊走邊游邊聽,也不覺得十分辛苦。
龍虎山山頂的鐘聲依然悠揚回響,吳墨細細聽了一下,果然如同方巍所說,這鐘聲無論自己走在何處,音量、音色果然一模一樣,不由得佩服方巍心思如發般的細膩。
跟著吳墨約摸走了半個小時,很快一座巨大的山門呈現在方巍一行人的面前,上面書著“正一龍虎”四個鐵鉤銀劃的大字,山門邊一塊卸劍石已經不知道在這里矗立多少年,山門前面站著一個十多歲的小道童,看見方巍過來作揖道:“可是方大善人前來?”
說話者不卑不亢,有禮有節,方巍暗暗贊許,吳墨將拜帖送上后,小道童只是稍看一眼,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面帶微笑道,“兩位善人請隨我來,我家叔叔已經在正一觀等候多時了。”
吳墨小聲道:“這龍虎山上,分為上清宮、正一觀、天師府、靜應觀、凝真觀五大要觀,其中上清宮跟皇帝的太和殿一樣重要,因而很少開啟。那正一觀才是見客的正殿,龍虎山將七爺安排在正一觀,已經是給足了您的面子了。”“不過是看在我師父的面子上而已。”方巍淡淡地道,跟著這個小道童走了進去。
兩人走進山門之后,石階依然蜿蜒而上,甚至比剛才更加陡峭,不少青年道士都走來走去,看見方巍只是微微一笑,便閃身而過。在這個石階的盡頭,方巍看見了一塊巨大的廣場,地面全是用打磨過青磚鋪成,清澈得幾乎可以照出人影。廣場的中央每隔十丈便放著一尊一米多高巨大的銅鼎,成一字并排而立,每個銅鼎之中燃燒著九十九根拇指粗細的信香,一縷縷青煙裊裊飄起,味道清而不散,十分好聞。
“往這里走。”領頭的小子看見方巍動容的臉色,臉上微微浮出一絲微笑,故意停下腳步讓方巍多看了一會,才繼續帶著方巍向前走去。
幾人站在廣場之中,極目遠眺,只見前方一片云海蒸騰,倒真有入仙境之感,難怪龍虎山中奇人輩出,就是方巍這樣的世俗之人,來到這里,一眼望去,受仙氣感染,也不由得心胸為之一寬。
唐婉大約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吧,也只有這種環境,才能生出唐婉那般如仙臨世,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在方巍的右手邊,便是龍虎山正一觀所在了。
走過高高的石階,方巍遠遠就望見了金色的牌匾,上書“正一觀”三子,門扉大開,遠遠就可以看見里面供奉著的三尊神位。
正中間自然是龍虎山開山祖師爺張道陵,而在張道陵左右兩側的一男一女兩人,方巍卻不認得。
方巍一行人進入大殿,已經有十幾個人在了,這些人有道有俗,均是龍虎山門下。方巍看見大殿左右兩側擺著數張檀木大椅子,而在張道陵的神位之下,放著一個明黃色的蒲團。
一個人迎了出來,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方大善人,貧道見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