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完以后,孟三銅回了家,孟賢、孟齊、孟杰哥三趁著天不太黑去給牛拔草,孟大金坐著沒動。
孟倩幽笑著從孟氏那里要了二兩銀子給了孟大金,他才起身走了出去。
待孟大金走遠,孟氏才對孟倩幽說道“幽兒,你大伯好吃懶做習慣了,如今你讓他每天來上工,他會不會搗亂呀。”
看孟氏那擔憂的樣子,孟倩幽安慰道“娘,不讓大伯來上工他就不來搗亂了?就他那秉性,肯定會每天來蹭吃蹭喝外加偷拿東西,到時咱們怎么辦?總不能眾目睽睽之下把他打出去吧?現在一天給他30個銅板。就算看在錢的份上他也不會搗亂的,更何況我給他安排的都是他擅長干的活,不用賣力氣,您放心吧,大伯雖然混了點,但還是能分清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的。”
孟二銀也贊同的點頭“幽兒說的對,大哥一定不會搗亂的。”
孟氏嘆了一口氣“希望像你們說的那樣吧。”
孟倩幽剛想再安慰幾句,外面響起一個女人的喊聲“二嫂!”
孟氏應了一聲,趕緊迎出門去。
看見孟氏,女人說道“二嫂,老三到家就讓我趕緊過來,說是二嫂家要蓋房,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翠霞快進屋,”孟氏熱情的對女人招呼道。
女人也不扭捏直接進了屋,看到孟二銀說道“二哥也在家呢。”
孟二銀點頭,對孟氏說道“你們聊,我去看看牛。”說完轉身走了出去。
“二嫂,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就直接說就行了,別的咱不會,做飯我可是最拿手的。”女人又開口說道。
“知道你做飯是一把好手,才讓你過來,還有大嫂,估計也快過來了。”孟氏笑著說道。說完想起什么一拍腦門對孟倩幽說道“去把你王嬸也叫來。”
孟倩幽轉身去喊人。
孟氏給女人倒了一杯水,“房子想在農忙前蓋好,所以請的人比較多,我一個人做飯實在是忙不過來,才想著請你們過來幫忙。”
“蓋房子是大事,即使二嫂不說,我也會過來幫忙的,”女人爽利的說道。
孟氏剛要說話,孟大金家的和王嬸一塊進了門。
孟氏請倆人坐下,同樣給她們倒了一杯水。
幾人寒暄了一番,孟氏把請他們來做飯的事情又說了一遍,幾人一聽,都說一定來幫忙。
“不能讓你們白幫忙,一人每天給20個銅板,”孟氏笑著說道。
幾人一聽,立馬驚了。王嬸最先反應過來“給什么工錢,這么多年的鄰居,幫這點忙還不是應該的。”
孟大金家的和孟三銅家的也說不能要工錢,自家人還要工錢,豈不是要讓人笑話。
“王嬸、大伯母,三嬸,你們聽我說,”見孟氏說服不了幾人,孟倩幽開口說道,“蓋房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要你們天天來幫忙,我爹娘心里肯定過意不去。再說,我們想在農忙以前把房子蓋好,所以請的干活的人比較多,除了你們幾個以外,還想在村里再找兩個的做飯能手,別人也是一樣的工錢。”
“請多少人需要這么多人做飯?”王嬸問道。
“三叔說大工有二三十個,小工在村里找人,大概得有五六十人吧。”
“這么多?”王嬸驚訝道。
“所以才請你們幫忙來做飯,雖然我們只管中午一頓飯,可這么多人,也夠你們忙活的。”
“是得再請兩人來幫忙。不過就給別人工錢好了,我們幾個就不要了。”王嬸仍舊堅持道。
另外倆人也點頭表示贊同。
孟倩幽說道“我娘想著您們幾位做飯利落,才想請你們過來幫忙,可如果你們堅持不要工錢,我們只好再另請別人了。”
“你這孩子,你娘這哪是看我們干活利落才請我們的,你娘這純粹是幫我們呢,就現在,一個大勞力出去干一天活才掙20個銅板,我們只幫忙做一頓飯就要20個銅板,我們哪能拿呀。”王嬸說道。
“王嬸說錯了,你們做這一頓飯可不輕省,恐怕比他們干一天活還要累呢,到時我們可是不加工錢的。”孟倩幽調皮的說道。
“你們就要工錢吧,要不然我還真不好意思天天讓你們過來。”孟氏也說道。
“好吧,我們要就是了。”見孟氏也堅持,王嬸只好應下。
“對了,我們還想再找倆人,不知道找誰來比較合適?”孟倩幽問道。
“吳家的大兒媳婦和孫家的做飯的都不錯,手頭也快,不如請他們過來,”王嬸想了想說道。“最主要的是這倆人嘴也嚴實,不愛亂嚼舌根。”
“那就她倆了,麻煩王嬸去給問一下,問他們愿不愿意來。”
“一天20個銅板,他們非樂壞了不可,哪能不愿意來。”王嬸說道。
事情定了下來,幾人又閑聊了一會,孟三銅家望著孟氏幾次欲言又止。
“三嬸有什么事就說吧。”孟倩幽看她那樣子問道。
孟三銅家的臉紅了紅,不好意思的說道,“我想問問,二嫂家蓋房,找別處的小工嗎,我娘家大哥和二哥現在都在家閑著無事,如果可以,能不能讓他們也來上工。”說完怕孟氏誤會又急忙道,“你放心。他們干活絕對會賣力氣的。”
“就這點小事讓三嬸為難成這樣,只要能踏實干活,誰來都行,可如果要住得遠,來回跑是很辛苦的。”孟倩幽笑著說道。
“不遠不遠,”一聽可以來干活,孟三銅家的趕緊說道,“就在咱鄰村,走路一小會就能到。這哪能算得上辛苦,有時候去鎮上打零工,一走就是兩個時辰呢。”
“那三嬸就跟他們說一聲。如果愿意來。我們開工的時候通知他們,”
“那太好了,我明天就回去給他們說一聲。”孟三銅家高興的說道。
“王嬸,大伯母如果你們有踏實肯干的親戚也可以讓他們過來,不要不好意思。”孟倩幽對王嬸和孟大金家的說道。
倆人忙說沒有。
幾人又聊了一會,這才散去。
第二天早早的吃過飯。孟二銀趕著牛車拉著孟賢和村長一起去官府辦過戶。孟三銅去請大工,孟大金則留在在村里找人。
孟大金平常閑散慣了,一想到要挨家挨戶去找人,心里就不由得要發火,可又舍不得那一天30個銅板,想了半天,想出一個好辦法來。
在家里找了一個破盆子,站在村里的必經之路上一邊敲一邊喊,“找小工了,一天20個銅板,有想來的趕快去我二弟家報名,去玩了可就輪不到了。”
剛開始人們沒有理會,不知孟大金這是又玩的哪一出。直到有好事的停下來一問才知道是孟二銀家要蓋房找小工,人們頓時炸開了鍋。一天20個銅板,那可是去鎮上干活才有的工錢。要擱以前,絕對沒有人會相信,可是孟二銀家發了財村里的人都聽說了,如今找小工給20個銅板,那也是有可能的。有心眼實的人就趕緊隨著孟大金去孟二銀家報名,還有疑惑的就跟在后頭看個究竟。
孟氏和孟倩幽正在家里合計每天中午應該做什么菜合適,猛然看見一群人跟在孟大金后面沖自己家走來,嚇了一跳,顫著聲音說道“你大伯這是又惹什么禍了,這么多人跟了過來。”
孟倩幽看到孟大金手里拿著盆子走在前面,后面跟著的一群人手里拿著農具,邊走邊議論,了然的笑道,“娘別害怕,這肯定是大伯找來做小工的人。”
孟氏這才定下心神,仔細看了看人群,發現人們并沒有氣憤的表情,不由得松了一口氣,“不是惹事了就好。”
孟大金走到孟二銀家門口大聲說道“這些都是要來上工的人,你們看看,夠了嗎?”
“我爹不在家,這事大伯就做主吧,”孟倩幽說道。
孟大金放下手中的盆子,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對人們大喊道“你們聽我說……”人們安靜下來。孟大金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我二弟家要蓋房,需要找小工,一天20個銅板……”
孟大金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打斷“真的一天給20個銅板嗎?如果我們干完活,你們給不了錢怎么辦?”
孟大金一時沒搭上話來。
“我們家既然蓋得起房就付得起工錢,如果你們怕我們給不了工錢,我們可以三天一結,”孟倩幽大聲說道。
“可如果你們連三天的工錢也給不了,我們豈不是白做三天工,”人群中又有人大聲問道。
孟倩幽看了那人一眼“你看給誰家做工沒有做完就給工錢的,我們家三天一結是看在咱們都是同村的份上,既然你這么擔心拿不到工錢,就別來做了。”
那人縮了縮脖子,沒了聲。
“凡是來做小工的,一天我們家管一頓中午飯,燉菜,干糧管夠。”孟倩幽沖著人群又大聲說道。
人們頓時又議論開來,不管是什么樣的菜,就是干糧管夠也夠吸引人的,要知道這青黃不接的時候,好多人家的余糧都不多了,人們都吃不飽,來這里做小工不但工錢給的高,干糧管夠,離家也近。有那心思活絡的人立馬高聲喊道“我來做工。”
有了第一個,后面的人不在猶豫,紛紛喊著報名。
“大伯,你可要仔細挑人喲。”孟倩幽對孟大金說道。
孟大金平常在村子里閑逛,對于村里的人了解的八九不離十,聞言對著人群說道,“我喊名字的都過來。”
人群寂靜下來,凡是孟大金喊到名字的都走到了他的身邊。孟大金接連喊了十多人過來,對剩下的人說道“我喊到名字的都來做工,沒喊道的就不要來了。”
有那沒被喊到的立馬問道,“為什么不讓我們來,都是一個村里的,憑什么他們能來我們不能。”
“就憑你干活不踏實,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一干活就偷奸耍滑,我們家一天20個銅板可不是白給的。”孟大金大聲說道。
那人聞言沒了聲。
孟大金平時在村里就沒人愿意惹,今天人們更不愿意招惹他,看那人受了癟。剩下的在沒人說話,紛紛搖著頭離開,有的人心里暗自盤算等到孟二銀在家的時候再來說說看,這樣的好事哪里去找。也有的人想著等等看,如果真能三天結了工錢,到時再來也不遲。
等人群全部散去,孟倩幽對剩下的人說道“你們明天就來做工吧,明天不蓋房,先把周圍的地基清一清,工錢不少,還是20個銅板一天,中午管飯,明天早上來了以后,讓我大伯登記下來,到時按名字結工錢。”
人們一聽,都表示記住了。明天一定早點來,這才高興的散去。不到中午,孟二銀就回來了,不但辦好了文書,還買回了滿滿的一大牛車的米、面、粗糧和肉。村里有人看見,立馬就像一陣風似的傳開了。這下那些還在觀望的人也不再猶豫,紛紛來找孟二銀,孟二銀老實,不好意思拒絕,又不愿意找那些干活不賣力氣的人,正急得不知怎么辦的時候,孟大金虎著臉出現了,告訴人們,孟二銀家蓋房找小工的事情他說了算,他不讓來上工的人誰來說情也沒用。眾人見他態度強硬,也不敢再多說,都悻悻的走了。
孟三銅也回來說,他認識的大工一聽中午管飯,無論多遠基本上都答應了。都是些踏實能干的,總共是二十五個人,問什么時候可以來干活。
幾人合計了一下,清理周圍的地基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準備蓋房的材料也需要一天的時間,就準備把正式開工的日子定在兩天以后。這時孟中舉讓孟大金家的來傳話說他已經看過了,一天以后就是蓋房的黃道吉日,錯過這一天就得等農忙完了才有好日子。
蓋房歷來是大事,破土動工的時候都會找人看一看,聽孟中舉這樣說,孟二銀當即把日子定在了一天之后。可時間太匆忙了,蓋房的所有東西都沒有準備。
幾人又合計了半天,孟氏才想起來還沒有通知娘家,當即高興的說道“不用發愁了,一會你去趟孩子姥姥家,讓大哥、二哥來幫忙就是了。看看還有哪些愿意來的,讓大哥、二哥直接帶過來就行了。”
孟二銀也想起來應該通知岳父家,就點點頭,趕著牛車去通知。
村子里陸陸續續的還有人來登記,有合適的孟大金就通知他們明天來上工,這樣一直到晚上,大概找了有二十人。
吳家的大兒媳婦和孫家的一聽王嬸說要雇她們做一頓午飯,一天給20個銅板,也高興的過來了。孟氏和倆人閑聊的一會,說這次來的人多,甭看只做一頓飯,可能比他們做小工的也不輕省。倆人連忙表示沒問題。即使再累,也一定會干好。孟氏就不在多說,囑咐倆人明天早點來。
孟二銀很快回來,說岳父家一聽自己家要蓋房,高興的不行,當即就讓大哥、二哥去找人,還說明天一定帶著人早點到。
一切準備就緒,一家人早早的吃過晚飯,躺下歇息。
第二天天還沒亮,孟氏就早早起來做了早飯,一家人吃完早飯,剛收拾完。幾個做飯的和干活的也陸陸續續到了。孟大金打著哈欠,給上工的人做了登記,人們就在孟三銅的帶領下開始清理周圍的地基。
又過了不大一會,遠處走來一大群人。走在前面的是一個大約四十多歲的粗壯漢子,離老遠看見孟氏就大聲嚷道“妹子,我帶人來幫忙了。”
孟氏聽見喊聲大喜過望,急忙走過去說道“大哥、二哥你們來了。快坐下歇會。”
“爹娘聽說你們要蓋房,高興的一晚上睡不著,一直催促著我們早點來。沒想到還是來晚了,不用歇著了,我們直接干活吧。”粗壯漢子高聲說道。
“大哥、二哥來了。”聽到說話聲,孟二銀也過來說道。孟家兄妹幾人也上前打招呼。
粗壯漢子和后面的一個男人一一應過,就挽起袖子,準備干活。
“大哥,不急,你先坐一會,昨天我去的急,有件事沒說清楚,現在我給你說一下。”孟二銀說道。
“有什么話中午歇著時在說,先干活。”粗壯男人說道。
“大哥,”孟氏叫道,“這事得先說清楚,才能讓你們干活。”
見孟氏著急的樣子,男人不由得問道“什么事情這樣著急?”
“是這樣,大哥,”孟二銀說道“我昨天忘記給你說了,今天來家里幫忙干活的人一人每天給20個銅板的工錢。”
“給什么工錢。來的都是咱自家人。都是來幫忙的,中午管頓飯就行。”一聽是給工錢,男人大手一揮拒絕道。
其余的人也都表示不能要工錢。
“那不行,”孟二銀堅持道“我們自己村里的人都開工錢,哪能讓你們大老遠的來白幫忙。你們的好意我們全家領了,可這工錢是必須給的。”
“妹夫,這蓋房子可是需要花不少銀錢的,再給這些人開工錢,咱去哪湊這么多銀錢,聽大哥的,咱自己家親戚就算了。”男人依舊說道。
“大哥,”孟氏叫道“您就答應吧,誰家里也不富裕,不能天天來幫忙,這份情我們記下了,可工錢還是要給的。”
男人看他們實在堅持,“那好吧,我和你二哥不能要,其余人你看著給吧。”
孟氏還要說話,孟倩幽拉住她低聲勸道“娘,既然大舅堅持,工錢就算了,等到干完活,我會另外想辦法補償的。”
孟氏只好作罷。
男人帶來的那些人最初就是想著來幫忙的,現在一聽能得工錢,心里自然是高興的。在孟大金那做了登記,就拿著各自帶來的工具干起活來。
孟氏的娘家姓張,大哥叫張柱,二哥叫張根,
孟倩幽叫住正要去干活的張柱、張根哥倆甜甜的說道“大舅、二舅,你們就不要去挖地基了,我爹娘想請你們去買蓋房的材料。”
張柱這才看見除了干活的人,周圍什么蓋房的東西都沒有。皺了皺眉頭,“你們準備用什么蓋房。”
“青磚。”孟二銀答道。
“你們哪來的錢買青磚?”張柱驚訝的問道。只有那些大戶人家蓋房才舍得用青磚,一般的人家都是自己去山邊找合適的石頭挪回家來用。
“這事以后再告訴大舅,現在就麻煩大舅先和我爹一起去買青磚吧。銀子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孟倩幽說道。
張柱不再追問,高聲說道“那就快點走吧,早點訂下來,好讓窯廠給早點送來。”說完就轉身大步朝外走。
“大舅等等,讓我爹趕著牛車去吧,路上也好讓我爹告訴你一些事情。”孟倩幽說道。
張柱停住身,孟二銀趕緊把牛車趕過來,張柱坐上去,倆人邊說話邊向窯廠趕去。
倆人一走,孟倩幽就對張根說道“二舅,有件大事還得麻煩您。”
“跟二舅還客氣,有什么事直接說就是了。”張根也憨厚的說道。
“我們想請二舅幫忙買蓋房的木材,不知二舅知道哪里有合適賣的。”
“用木材就去附近山上砍就行了,哪還用的著去買。”男人勸道。
“我們家房子蓋的比較急,就算現在把木頭砍來了,等我們要用的時候也是濕的,不能用。只能去買合適的。”孟倩幽解釋道。
張根一想也是,濕木頭蓋房根本不能用“離這二十里的朱家灣有一個專門賣木頭的,我們可以去那買。”
“那就麻煩二舅跑一趟吧,家里沒有牛車了,只能辛苦二舅走著去了。”
“辛苦什么,二十里路一會就到了。”張根不再意的說道。
“讓大哥陪你去吧,路上好有個照應。”
“行,正好我也和賢兒說說話。”張根爽快的應道。
孟氏拿出五兩銀子遞給張根,張根接過銀子和孟賢一起向朱家灣走去。
把人全部安頓好了以后,孟氏趕緊和另外幾人一起去準備午飯。由于是大鍋菜,其余幾人已經把孟氏準備出來的青菜全部洗完切好放在了一邊,只有放在案板的一塊肉幾人沒敢動。孟氏過來,王嬸問道“二銀媳婦,我們切多少肉放在中午的菜里。”
“全部切了。”孟氏說道。
望著案板上的那一大塊肉,幾個女人全部倒抽了一口氣。
“全部放里面?”王嬸驚訝的說道“這也太多了,這比我們過年的時候放的肉還要多。”
“幽兒說只有讓人們吃飽了,人們才會有力氣干活。”孟氏笑著解釋道。
幾個女人不再說話,切肉的切肉,做窩頭的做窩頭,緊張忙碌了大半上午,才把一切準備就緒。孟氏把臨時搭建的幾個鍋臺點著火,架上蒸籠,把窩頭全部放里面。孟大金家的和孟三銅家的,以及吳家的大兒媳婦和孫家的一人一個灶臺燒起火來,孟氏和王嬸則準備做大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