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主峰,山頂。
古亭下,閉目打坐中的張道緩緩睜開了眼睛,感受著那股氣息快速彌漫在劍宗的每一個角落,又快速的收縮了回去,張道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
“他醒了。”劍宗大長老吳宇,緩步拾階而上,看著張道臉上的悲痛,講道:“推演出來的結(jié)果是明天,沒想到他今天就蘇醒了,難道五十年都過去了,我還是不如他?”
“從百余年前你第一次認為你不如他時,你便已經(jīng)不如了。”眼前浮現(xiàn)出那個少年郎,以一己之力掀起整個修真界那么大的動蕩,張道忍不住惋惜的搖了搖頭。
這話雖然聽著傷人,但吳宇知道這話沒有錯。
從百余年前他認為自己不如他的時候,便已經(jīng)不如了,不管是百余年前也好,五十年前也罷,亦或是現(xiàn)在,都是不如他。
哪怕這五十年來那個人一直被鎮(zhèn)壓封印在劍獄的最深處,哪怕這五十年來那個人一直沒有任何修煉的機會,哪怕這五十年來吳宇的修為一而再再而三的精進。
吳宇知道,自己依然還是比不過他。
“若是當年他沒有走上那條路,想必現(xiàn)在的劍宗,大長老之位肯定是他的。”吳宇回頭望了望懸崖的方向,嘆息道。
“若是當年他沒有走上那條路,即便是這掌門的位置,我都會讓給他。”張道從石凳上站起身,緩步走到了懸崖邊,望著下面一望無際的黑暗,即便是以張道現(xiàn)在的境界修為,用肉眼甚至都看不到那劍獄最深處的地方。
“你到底推演出了什么?那道鎖鏈究竟還能困他多久?”見張道許久沒有回答,吳宇忽然間想到了什么,皺著眉頭追問道:“還是說,你推演出了其他的結(jié)果?”
張道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你到底推演出什么了?難道……”見張道臉色有些凝重,吳宇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翻手將本命長劍召喚了出來,便準備再次推演。
“一個月內(nèi)推演兩次,你好不容易突破的瓶頸,打算再退回去?”張道回頭看向他,揮手一道元力制止了吳宇的推演。
即便如此,依然可以感覺得到,吳宇身上的元力氣息削弱了那么一點點。
眾所周知,推演乃是預(yù)判未來的一種深奧道法,使用推演可以大概知曉一件事情在幾個月內(nèi)甚至幾年后的發(fā)展趨勢。
利用的好了可以趨吉避兇,然而若是強行一個月內(nèi)推演兩次,不但有可能推演的結(jié)果不準確,還很容易使推演者本人修為倒退。
嚴重者,修為境界終生難以寸進一步。
“我的確推演出了很多東西,也可以說是好事,也可以說是壞事,我有些看不清楚……”
見吳宇一臉疑惑的表情,張道搖了搖頭解釋道:“我看到了一個背影,我看不清楚那個背影是誰,只能看到他的左邊是光明,右邊是一望無際的黑暗。”
“然后我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尸體,和……”
“和什么?”
“一把劍。”說完,張道微瞇著眼,將目光從劍獄方向收回,轉(zhuǎn)而望向了承劍閣。
這是他自修行以來,第一次推演的結(jié)果如此模糊,甚至一切都只能靠猜測。
……
“這,這是怎么回事?”
當那道恐怖的氣息消失之后,陳朗面色慘白的望向那個方向,有些后怕的咽了咽口水。
那道氣息是人嗎?
什么人能釋放出這么強大的氣息?
“不應(yīng)該啊,他不可能的啊,都已經(jīng)過去五十年了啊……”似乎沒有聽到陳朗的問話,凌渺皺著眉頭望向主峰后面的萬丈懸崖,眼中閃過了一絲憂慮。
“什么五十年?小師姐,這道氣息的主人是什么人啊?這么牛叉,單單是氣勢就差點把我嚇得坐在地上,什么修為等級啊?是不是咱們劍宗的哪位大人物啊?”
從愣神中清醒過來的凌渺,并沒有回答陳朗的問題,她喚出本命小劍,留下一句話后便離開了。
“這些事情跟你無關(guān),你現(xiàn)在應(yīng)該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研究一下承劍,明天選一把適合自己的劍,記住,承劍只有一次機會。”
話還未聽完,凌渺的身影便已經(jīng)消失在了陳朗的視線范圍內(nèi)。
……
承劍。
跟凌渺分開之后,陳朗專門仔細研究了一下承劍這兩個字的意思。
承,便是傳承的意思,書上說在幾百年前,劍宗剛成立的時候,是并沒有承劍這個說法的。
百年前的那場大戰(zhàn),世人皆知死傷無數(shù),對于當時的修真界來說,也幾乎是一場災(zāi)難。書上并沒有詳細的說死了多少修士,但結(jié)尾處卻說了這么一句話。
‘八年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華夏修真界僅剩下不到百余人。’
在戰(zhàn)爭之前,華夏修真界有多少人,陳朗并不知道,但是以華夏這泱泱大國,怎么著也應(yīng)該有個幾萬人吧?
畢竟,就現(xiàn)在來看,劍宗上上下下的修士都有上千人之多。
言歸正常,八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華夏許多修真門派近乎滅門,有的甚至只剩下幾位筑基期的弟子留在山上。
戰(zhàn)爭結(jié)束以后,當代劍宗掌門人張道,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踏遍整個華夏找到了諸多強者的武器。
將其余門派的武器一一歸還之后,張道將屬于劍宗諸多前輩的劍帶了回來,于是這才有了承劍閣。
所謂承劍,其實是一種傳承,不只是繼承前人的劍,傳承的還有精神,屬于劍宗的精神,屬于華夏民族的精神。
將那本講述承劍閣歷史的書放回書架上,陳朗的心情有些沉重,作為一名軍人,陳朗明白百年前那八年戰(zhàn)爭意味著什么。
也明白了什么是十去留一。
“恩……”當陳朗下定決心去承劍閣的同一時間,胸口的玉佛忽然滾燙了起來,這倒是讓陳朗感到有些意外。
自從玉龍池的事情之后,玉佛便一直陷入了死寂當中,就好像變成了一塊普普通通的玉佛一樣,若不是陳朗知道,還真懷疑自己的這塊玉佛是不是被人給悄悄換掉了。
這冷不丁的突然有了反應(yīng),還真讓陳朗有些不適應(yīng)。
滾燙的感覺稍縱即逝,陳朗將玉佛從胸口拿出,看著玉佛里面那抹紅光越來越濃,感嘆道:“莫不是感應(yīng)到我要去承劍,你也有所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