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可以散會了”。宋可辛對大家抬起手宣布散會,大家看向燕然,燕然抬手,大家才相繼離開會議室,按照燕然剛才的分配各自忙碌起來。
等大家走完,會議室只有燕然、宋可辛和李九建的時候,宋可辛對燕然說:“燕隊,對于這兩起命案,你怎么看?”
“這是有預謀的謀殺,兇手專業而且兇狠,如果不出所料的話他們應該是出自專業的組織”,燕然一邊說一邊審視宋可辛的反應。他目前還不確定宋可辛的態度,不過他相信宋可辛的專業度。
宋可辛露出贊賞的表情,和燕然四目相對,“有組織、有預謀的犯罪,這是我們刑警要致力消除的社會犯罪,希望我們能早日破案,給市局和廣大人民一個交代。”
“這也是我所希望的”,燕然揚了揚嘴角說,“有宋教授的支持,我想這個案子一定會很快偵破的。”
李九建堆上笑說,“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來的路上宋專家就說會和燕隊合作愉快的,果然如此啊。”
“我去看看我的臨時辦公室”,宋可辛伸出手,燕然和宋可辛再一次握手,然后宋可辛和李九建走出會議室。
兩人離開后,燕然回到辦公室,看到莊徹正坐在沙發上百無聊賴的在玩兩個磁石,他把兩塊磁鐵的同極相對,手中拿著其中的一塊磁石,像是趕車一樣的驅趕另一塊磁鐵。
“回來了,這么快啊,我還以為你們會多聊一會呢”,莊徹說著把磁鐵放回原地。
“沒想到陳局會派宋可辛過來”,燕然關上門坐到莊徹對面,雙手伸開放在雙人沙發的兩邊扶手上。
“宋可辛這些年可是風頭正盛呢,教書教的好,桃李滿天下,實戰也是響當當的,行內傳言‘宋可辛一出手,犯罪靠邊走’,他現在是仕途無量啊”,莊徹羨慕的說。
“可是他為什么會接這個燙手的山芋呢?”燕然有點想不通的仰頭靠在沙發上,看著天花板。“這兩起殺人案絕對不簡單,從兇手的猖狂做法上能判斷出他們有不被查出的信心,也就是說這個案子根本一時半會破不了。以宋可辛的聰明才智他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還接這個案子,這是為什么呢……”。
“也許他是想挑戰一把呢,獨孤求敗吧”,莊徹接過燕然的話說。
“如果失敗了他的零失敗記錄將會被改寫,他不是那種為了挑戰而拿自己名聲做籌碼的人”。
“你的意思是”,莊徹斜著身子向燕然傾了傾,“你是擔心宋可辛另有所圖?”
燕然沒有說話。
他認識宋可辛純屬偶然。上溯十年前,他剛上警校的時候,宋可辛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剛從一所警校升任教授,被評為史上最年輕的刑偵專業人物。宋可辛同年出版的《憑腳印找到你》的通俗版刑偵書籍一經上市就成為暢銷書,一改全民不愛偵探線索的狀況。同時,宋可辛也成為學術和商業價值并存的知名教授,正是因為如此,在燕然剛入學沒多久,警校就邀請了宋可辛作為客座教授給他們做了幾節講座。
一次上課前,燕然在教室外碰到宋可辛,燕然禮貌的喊了聲‘宋教授’,讓燕然沒想到的是宋可辛居然直呼燕然其名,讓燕然很是意外。客座教授一般就是每年給學生講幾節課罷了,點名的程序都沒有,所以這些客座教授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學生有哪些人,更別說精準的叫出任何一個學生的名字了。
就是那次,燕然對宋可辛的印象大為改變。以往燕然覺得宋可辛就是一個把專業知識用白話家詼諧語言講出來的一個學者罷了,可是從那次打招呼之后,燕然開始留意宋可辛,他知道一個總是有備而來的人將來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燕然很確定,宋可辛在來做講座之前一定認真研究了他們這屆學生的檔案資料,除此之外宋可辛還有一個超乎常人的大腦,不僅記憶力極佳而且世人判斷能力也異乎尋常。
正如燕然所料,宋可辛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成為行業的寵兒,不僅是學術界把他奉為先驅,各大城市的刑偵犯罪科也開始向宋可辛邀約,宋可辛就從一名學者華麗麗的轉身了,成為橫跨學術界和實戰派的多棲專家。
只是燕然不知道這個宋可辛什么時候被市局聘任了,如果不被任職的話就不能以專案組組長的身份前來辦案,充其量只是個專家輔助的作用。
“武局應該知道這事,我覺得武局是想把這次的案子推給市局”,莊徹肯定的點點頭。
燕然坐起來,對莊徹說,“武局的確是這個意思,可陳局居然接了這個山芋,還全權接下,甚至動用了宋可辛這個新聞人物,我覺得這件事或許和你我想的不一樣。”
宋可辛的名氣就像是當紅明星一樣,他所在的地方都是有著大案或者難案,記著們風聞他的蹤跡總是能采訪到賣點不錯的新聞,也就是說,這次宋可辛的到來就是做好了破案的準備。
“我倒想知道他怎么破案,如果把案子破了倒也是件不錯的事”。莊徹站起來拉了拉衣服然后跟燕然揮揮手,“走了,回去干活去。”
燕然拉開辦公室的窗簾,看著下面一排整齊停放的警車,心里有種奇怪的感覺。
宋可欣的身份不是普通的專家而是專案組的組長,這意味著燕然已經失去了12月18號晚上發生兩起命案的調查權,也就是說從宋可欣的到來那一刻算起,這個案子已經不是燕然在負責了。
這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因為這個案子不簡單,一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偵破,如果不能偵破,那么責任同樣不屬于燕然。可是在燕然看來,殺人兇手和情人節殺人案的兇手極有可能出自同一組織,這種猜測不僅僅是從兇手的黑色衛衣上來判斷的,而是一種來自心底深處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