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走了幾步,停下腳步,沉思道:“雖然推理是正確的,但是,爹手上沒有證據,那盧業偉肯定會抵賴,死不承認,事情過了那么多天,就算有證據,也被銷毀了。”
寧恒淡然的轉身,摸了摸桌角:“有些證據是銷毀不掉的,如果盧員外的死是一個意外,能造成他致命傷的東西,應該是來不及處理的,另外,我建議爹明日審案子的時候,將他們分開審理,重點是盧員外的那幾個小妾。”
寧慎勇目光停留在寧恒把著的桌角上,嘴巴動了動,沒有再說案子的事,經過寧恒的身邊,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早些睡,明日去麓山書院,爹就不送你了。”
很快,小院里傳來圃氏埋怨的聲音:“大晚上的,你要去哪?這家你是住不了嗎?”
“去辦點正經事。”
寧老爹帶上佩刀,匆匆消失在雪路盡頭。
“老寧倒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希望自己沒有猜錯吧。”
寧恒回到書桌前,欣賞著老爹的字,看了一會,寧恒覺得以自己的寫字的功底,比老爹差了不少火候。
“唉。”
暫時解決了老爹的事,寧恒自己的憂愁又上心頭。
首先。
十四歲是個尷尬的年紀。
幼不幼,少不少。
已錯過最佳的學習時間,偏偏這具身體,在學習方面的天賦很是一般,之所以那么多年堅持讀書蒙學,只是因為肩負著‘全村人的希望’而已,為讀而讀,除了一手字在老爹的影響下還算上乘,其他方面可謂平平無奇。
當然,三字經,千字文,論語這些,勉強記得,只是其中是什么意思,就完全不得而知了。
要命的是。
開春就是乙丑年,大梁奉丑、未、辰、戌年為歲考。
留給他的時間并不多。
這還并不是最關鍵的。
寧恒在意的是與科舉相關的另外一件事:
大梁的文生,是可以修行的!
沒錯。
儒生有體系!
稚童五歲蒙學,將會由一名取得功名的秀才或舉人以圣廟敕封的才氣灌頂,通靈啟智。
這一步,稱為‘開靈’。
開靈之后,會伴隨著讀書而進入儒道體系里面,一共有幾個境界。
寧恒的記憶里搜索到儒家的前六個境界:
啟智。
致知。
修身。
立命。
正心。
明鏡。
每個境界,與儒生的功名沒有直接關系,比如,沒有取得功名的人,也可能進入啟智這個境界,但是想要,致知,修身,立命,則必須是舉人以上才行。
舉個栗子:
大家都是舉人,你可能才致知境,別人已經開始修身甚至立命了,這是靠自身的學識和積累,悟性完成的過程。
不過。
科考除了篩選人才之外。
還給一個境界保底!
比如由童生考取秀才,取得功名后,會由學正院敕封進入啟智境界。
秀才考取舉人功名,會由翰林院頒發敕封令進入致知境界。
舉人取得進士功名,將會由大學士或者圣御圣旨而進入修身之境。
非常有意思。
寧恒在起步上倒是沒有輸,他五歲時,寧老爹花了十兩銀子和二十斤臘肉,請了下河村的一位老秀才通靈啟智。
但也僅僅于此罷了。
實在是,太燒錢了。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講。
取得秀才功名后,基本不會窮,天天摸小孩的天靈蓋開靈,日子都不會差。
所以。
這該死的穿越。
讓寧恒腦殼青痛。
癱倒在床上。
久久無法入睡。
刨去科考一途。
其實還有其他選擇,比如當一個武夫,入山修道,拜佛,或是在家放牛種地。
都是一種活法。
但都不切實際。
“還是讀書好啊。”
寧恒反手從枕頭下取出一本書,雙手支著,吶吶的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不是什么好話,但這就是現實。”
啪嗒!
下一秒。
寧恒鼻子很痛。
被書中掉落的東西砸了一下。
“什么鬼?”
反手抓起來。
一枚碎銀子。
“這小子藏的私房錢?”
寧恒有些疑惑。
剛才沒感覺到硌到頭啊。
難道書里掉銀子?
有些荒謬。
怎不掉一個顏如玉呢?
寧恒搖了搖頭,把碎銀子收起來。
足足一錢呢。
夠買好多個老婆餅了。
不知道餅里面有沒有老婆。
寧恒胡思亂想著,昏昏睡去。
穿越來的第一夜。
無夢。
……
大清早的,寧恒被凍醒了。
被衾過于單薄。
這該死的冬雪。
寧恒穿了衣服,稍微洗漱一下,在銅鏡面前梳理頭發。
毛手毛腳的。
長頭發,就是麻煩。
唯一讓寧恒滿意的,是自己的顏值在線。
可惜這世界沒有小鮮肉的市場。
不然可以賣臉,不靠才華吃飯。
寧母早就已經起了,灶房里有米香味傳來。
“恒兒,來試試這件衣服。”
圃氏眼睛有些血絲,將一件改后的襖衣穿在寧恒的身上。
寧恒沒有抗拒這個過程。
只是默默的體會這一份溫暖。
“灶上已經給你煮了飯,放了點豬油,你吃了身子不會太冷。”圃氏說完,從腰上解下一個荷包,取出幾枚碎銀子,先是數了一遍,然后塞到寧恒的手上,“恒兒,省著些花,最近你爹怕是很難錚到銀子回來,要好好讀書,明年就要歲考,等你考上秀才,娘就要享福了。”
“娘放心,我會努力的。”
“去吧,吃了飯就去書院,莫要遲了。”
圃氏把荷包謹慎的放在腰間,又幫寧恒打了滿滿的一碗飯,豬油燜米,米粒清亮可數,香氣誘人。
“娘,你也吃。”
“我不餓,鍋里剩著呢……奇怪……怎的少了一枚銀子,許是我記錯了?還是他爹摸了我的腰?”圃氏匆匆進屋找她的碎銀子,寧恒則臉上露出疑惑,隨手拿出一枚碎銀子。
哦,原來這銀子。
我偷的?
寧恒端著飯進屋,把那一枚丟失的碎銀子放在灶臺上,看一眼燜飯的砂鍋。
刮的干干凈凈。
寧恒心扎了一下。
把飯倒回半碗。
吃得很香。
心里那一絲不太想讀書的情緒,徹底消失。
晨光熹微
寒冬數九的日子,鉆出一面朝陽
麓山書院。
寧恒早早來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