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卿過慮了。”朱由校裝模作樣地出語慰撫,說道:“天啟圣聰,葉卿豈不知此語?朕不是昏君,怎能不善待朝中能臣……”
葉向高心中稍寬,與少年皇帝又談了一會兒,對上朝時間地點的更改表示同意,還答應力促戶部盡快給秦良玉拔錢招兵,對朱由校拜徐光啟為東閣大學士也贊同支持。
待到葉向高告退而去,朱由校嘴角上抿,露出意味不明的笑意。
葉首輔年紀大了,性情軟了,光是居中調和,已難振作朝綱,更新氣象。
嘿嘿,天啟圣聰,聽著象在自夸,我天啟帝既圣明又聰慧。
但這句話出在萬歷朝時,又是個什么意思,又有什么故事,葉首輔顯是不記得了。
朱由校提起筆,在紙上寫下“天啟圣聰,拔亂反正”八個字。然后,他抬頭招呼道:“裕兒,過來,朕教你和小白認字。”
………………
大海上一片昏黑,令人望而生畏。
只有在海邊,目光極好,興許才能看到遠處海面上有著一點一點極小的紅光。
波浪拍打著船舷,艦船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擺動,張盤手把船幫,腳象釘在甲板上似的,紋絲不動。
微瞇著眼睛,張盤緊盯著海岸方向,似乎透過昏黑,能將岸上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驀地,張盤的眼睛動了一下。
海岸方向出現(xiàn)了一點亮光,先是如豆,接著如碗、如盆,火堆由小變大,由少變多,終于在岸邊燃燒起來。
“登船,搶灘。”張盤伸出手臂,奮力向前一指,壓抑許久的噪動從胸膛中沖出。
上百條小舟從大船上放下,載著一千多東江兵沖向岸邊。水手們拼命劃著槳,汗水從漲紅的臉上滾下。
張盤一船當先,船頭剛撞進淺灘,他便跳了下來,踩著沒膝的海水向岸上走去。
這里是歸服堡西面十余里的灘涂,屬金州衛(wèi),現(xiàn)遼寧普蘭店市。東臨莊河市和黃海,東南與長海島隔海相望。
據史料記載,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為防御倭寇侵擾,在此修筑了一座土城并派兵戍守,定名為“歸服堡”(取倭寇歸順降服之意)。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因城堡荒廢而重新修復,調一百三十名官兵駐守。
接到圣旨,又有登鎮(zhèn)支援的水師和物資,毛文龍拉出四千人馬,稍加整訓便登船出海。
因為鎮(zhèn)江等地后金軍防衛(wèi)較嚴,毛文龍又知道登鎮(zhèn)在金州將有行動,便率軍先至大長山島,委張盤為守島千總,日后在此駐扎。
然后,毛文龍派出諜探上岸偵察,并定于夜間舉火為號,率大軍登陸襲擾。
張盤大步而行,直至火堆旁,喝道:“陳四可在?”
“大人,卑職在此。”陳四作為諜探頭子,長得其貌不揚,一身百姓打扮,快步迎了上來。
張盤點了點頭,問道:“周邊情況如何?”
陳四躬身答道:“歸服堡荒棄,并無建奴駐守,但我軍可暫且歇馬;紅咀堡已毀,亦無建奴;只有黃骨島堡,有建奴二百余防守。”
黃骨島堡,建于明朝嘉靖年間,位于現(xiàn)在大連下屬縣級市莊河市以北一處偏遠海岸。
堡的右側是英那河入海口,西接歸服堡,東連鎮(zhèn)夷堡,聳海而立,地處險要。此堡與歸服堡、鎮(zhèn)夷堡一樣,為明朝防倭寇入侵而建。
因為此堡修筑堅實,堡身皆包磚,遼東未失陷前,一直有近三百名明軍駐守,在明朝萬歷東征之際,更曾駐軍多達千人。
張盤想了想,覺得與之前的分析判斷差不多。歸服堡就算有建奴守衛(wèi),也不會太多,大軍可圍而攻取。現(xiàn)在嘛,倒是省事了。
“某率前鋒先據歸服堡,等待將令。”張盤拍了拍陳四的肩膀,說道:“你去向將軍稟報詳情。”
“大人,多加小心。”陳四躬身施禮,目送著張盤離去。
張盤身為世家子弟,氣度自不比那些粗鄙軍漢,作戰(zhàn)雖勇猛,但對士兵卻甚是親善,很得部屬的愛戴。
若是沒有建奴作亂,張大人該是考秀才、舉人,甚至上京城考狀元啊!
陳四心中感嘆著,收回目光,登上海灘的一條小船,向著遠處的大海船劃去。
張軍能死死把著船幫,臉色煞白,卻已是很有進步,不是翻江倒海地哇哇吐了。
“趙胖子,你別老晃,船都快翻了。”張宗寶埋怨著,卻沒敢大聲。
趙輝祖翻了翻眼睛,胖手拍了拍船舷,嘟囔道:“這么大的船,哪是俺晃動的,是海浪推的好不好。”
張宗寶張了張嘴,似乎感覺到身后有人影晃動,怕是收拾他們上癮的錦衣衛(wèi),又趕忙把嘴閉上。
過了半晌,趙輝祖見沒人答理他,覺得怪沒意思,輕撫著肚子嘀咕道:“餓了呢,真想醉春樓的水晶肘子啊!”
“就特么地知道吃。”張軍能還能罵人了,可轉眼就看見他干嘔了兩聲,又緊緊閉上了嘴。
嘿嘿,張宗寶又來勁兒,壞笑道:“烤鴨多香啊,片得薄薄的,油汪汪金黃色,再把甜面醬、小蔥、黃瓜用面餅那么一包,吃在嘴里直流油啊!”
趙胖子連連點頭,嘴角現(xiàn)出一點晶亮,可隨后又苦起了臉,說道:“唉,現(xiàn)在就是給俺那大鍋里煮的雜燴,也行啊!”
“你不說那是豬食嘛?”一個尖嘴猴腮的紈绔突然插了嘴,斜著眼睛瞟了趙胖子一眼,嘲諷道:“真是頭豬,就知道吃。”
“你——”趙胖子瞪起了眼睛,卻被冷厲的聲音打斷。
“拿好武器,換乘小船登陸!”軍官下著命令,鐵網靴在甲板上踩得轟轟作響。
張軍能直起身子,扒著船舷向外看了看,黑乎乎的海面,好象有條小船在下面晃悠,嚇得他又趕忙縮了回來。
士兵們紛紛翻過船幫,抓著繩梯下到小船,更有動作敏捷的船上好手,只是一根繩子,便輕松地滑到小船上。
“肥豬。”尖嘴猴腮的紈绔邊踩著繩梯向下移動,還不忘嘲諷趙胖子,又轉頭對著張軍能和張宗寶撇嘴道:“慫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