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公司廣州分部和鳳城分部的籌建有蘇娟和林輝負責,蘇娟可以說是餐飲界的資深人士了,而林輝則參與了高橋餐飲公司的創建和運作,并一直負責公司的招商加盟,因此有他們兩人負責分部的籌建,事情進展得很順利。
林強跟林輝和龍強商量過了,決定要把餐飲公司總部從陽州搬回到家鄉高橋鎮。他的考慮是,一來高橋鎮是這種特色米粉的發源地,二來他創辦餐飲公司的初衷本來就是想把家鄉這種特色美食推廣出去,從而帶動鄉親們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把總部搬回高橋鎮,不但可以為家鄉小鎮帶來稅收,還可以更好的帶動鄉親們一起出來創業。
龍強自然是十分贊成了,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他可以說是榮歸故里了,從當初一個小小的早餐店主搖身一變,成了餐飲公司的股東之一,總部搬回高橋鎮,他就可以跟老婆孩子團聚了。
而白虹從林輝那里得到這個消息后,馬上匯報給了何超華。
何超華相當的重視,當即承諾說可以為餐飲公司提供辦公場地。
高橋社區現在的辦公大樓是當年按鎮級標準建造的,除了那幢六層高的主樓外,還有一幢閑置的三層半副樓,何超華說,可以把這幢副樓租讓給餐飲公司,副樓不但有多間辦公室,還有接待室和會議室,只差沒有員工宿舍了,不過餐飲公司的員工絕大多數都是本社區的鄉親,不需要在公司里住宿,只有少數幾個像公司財務部長陳銳珍這樣的外地人士,而林強早年在鎮里免費拿到了多個屋地,建了多幢二屋半高的臨街樓房,一樓的鋪位全部租了出去,二樓則還有空房子,稍稍調配一下,便可方便安置這些需要住宿的員工了。
林強在得到社區的支持承諾之后,便讓林輝和龍強做好餐飲總部搬遷的準備,而他自己則回到了廣州。
潮牌家裝網正式上線已經快一個月了,網站的日訪問量已經突破了十萬,流量進入了家裝電商類網站的前列,這對于一個初創公司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廣州高橋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的創業團隊成員都很興奮,唯有羅震東一人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激動來。
現在的他已經是科技公司負責技術的副總了,無論是理論水平還是實踐工作經驗,他在創業團隊里都是頂尖的,當初徐成杰為了把他挖角過來,可沒少費口舌呢。羅震東之所以最終決定加盟高橋科技公司,除了徐成杰給他許予了非常誘人的薪酬條件外,還因為他讀研究生時的同學劉培基已經早他一步加入了創業團隊,并把他們年輕的老板林強極力吹捧了一番,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從高中同學口中聽說了吳淑雅現在事業有成,回到蘇州開起了自己的工廠,卻一直不肯跟自己聯系,更別說要接受自己的還錢了。
羅震東也很明白自己曾深深的傷害過她,不敢奢望她的原諒,可他畢竟也是一個很要強的人,決心要出人頭地,當時就職的那家蘇州的科技公司并不能給他更大的發揮空間,便抱著嘗試的心態南下廣州對高橋科技公司進行了考察,在跟林強的初次接觸中就被他的志向和才華所吸引,一個初創的科技公司居然就能投入上千萬的啟動資金,羅震東敏銳的感覺到這對自己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當下便不再猶豫,從蘇州辭職加入到了高橋科技公司。
憑著自己扎實的理論水平和已有的工作經驗,羅震東很快就成了高橋科技公司創業團隊的領頭人,在他的帶領下,創業團隊在最短的時間里把網站方案做了出來,正式上線之后取得如此不錯的成績,按理說,羅震東應該很興奮才對的,可他卻發現網站還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后臺數據看來,現在網站每日的訪問量雖然超過了十萬,流量已經非常可觀,但每日的成交量卻少得可憐。
網站最初的定位是信息交流平臺,就是由注冊的家裝設計師在網站上發布設計作品,供有需要的業主參考,有業主看中其中喜歡的設計師或者設計作品后,可以通過網站聯系上相應的設計師,讓設計師為自己提供有償的設計服務。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網站從一開始就決定不收取傭金,免費為設計師和業主提供交易平臺,可令人意外的是,找設計師做咨詢的客戶不少,但真正付錢要有償服務的客戶卻寥寥無幾。
羅震東深知,一個網站要發展壯大,必須要留得住客戶,而想要留得住客戶,則必須要有成交量的支撐,對設計師而言,如果長時間沒有成交量,沒有收入,大家的熱情就會衰減,就會沒有上傳、更新設計作品的動力。
“林總,我覺得我們網站在版面設計、功能設置和用戶體驗方面都做得很不錯,但在營運推廣方面還是需要加大力度。”羅震東把自己的憂慮告訴了林強。
林強聽完了羅震東的情況分析,覺得他提出來的問題很有針對性,馬上召集了公司的高層開會,經過大家一番討論后,林強當場拍板說:“我們馬上啟動補貼計劃,對所有的成交進行大力度的補貼,補貼的額度可以達到70%。每個月的補貼總額可以達到200萬元。”
“可是,我們的網站還沒有開始贏利,況且現在每天都還要廣告投入,如果再進行補貼的話,我們的營運開支就會更加重了。”徐成杰有些擔心的道。
在座的其他人,包括羅震東也深有同感。
大家都清楚,雖然他們這個潮牌家裝網還只是屬于一個體量不算大的垂直細分網站,不過林強從一開始就大手筆的投入,光是就團隊來說,已經成立了技術、銷售、市場、運營、客服、行政等多個部門,總員工已經達到了三十多人,這些人的普遍薪酬都不低,特別是他們這些高管和技術人員,這一塊的開支就不少,不久前還豪擲二百多萬元新建了辦公場所,燒錢的速度可不小,大家都免不了要擔心,這樣下去,公司能維持多久。
林強卻非常豪爽的說,除了之前投入的一千萬元,他決定馬上再投入二千萬元,保證公司有足夠的營運資金,讓大家放開手腳大干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