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沒想到沙糖桔的事商談得那么順利,而且光是華光集團那里就能推銷出去一萬二千多箱,再加上潮牌企業、置業公司和相關的項目、工地的人數,至少可以推銷一萬五千箱以上了。
保守估計,這一萬五千箱沙糖桔至少可以有六十萬元的進帳。雖然按林強現在的身家來說,幾十萬元算不了什么,可具體到自己果園這個項目,就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回報了。這也再一次讓他深刻體會到關系的重要性,只有你有過硬的關系,許多生意其實做起來相當的簡單,當然,在關系的運用上也是要講較策略的。
憑著在商海里多年的摸爬打滾和異開常人的洞察能力,林強在對關系的把握上已經相當嫻熟,對尺度的掌握上很有分寸,他很清楚,有些關系的運用只需一句話就行,而有些關系的運用則需要讓對方拿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行。
就他跟覃曉花、何麗莉的關系而言,林強知道,如果這次跟她們談及回扣的事,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在西餐廳跟何麗莉見面的時候,他只是在口頭上表示了感謝,壓根就沒有跟她說起好處的事,他相信,憑著自己跟何麗莉在單位共事時結成的關系,只要自己開了口,事情基本上就能辦成,而對于覃曉花,林強甚至連感謝都不用明著說了。
林強打電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父親,并讓父親到時候趕來廣州,以鳳城高橋實業公司的名義跟華光集團簽訂購銷合約,他自己就不太方便直接出面了。
第二天,林強趕回潮牌公司總部。
潮牌彩雕公司現在已經減低了產能,只為整體家裝館、網上商鋪和置業公司代理的樓盤供應彩雕背景墻,那幾百家實體加盟店的彩雕背景墻供貨則全部移交給了鳳城分廠那里。潮牌公司跟佛山藍寶石公司的合作已經全面展開,陳熾權在獲得了林強他們的資金和銷售上的強力支持后,公司迅速發展,藍寶石公司地處佛山,可以更加迅速精準的獲得市場最新資訊,緊跟市場潮流,源源不斷的開發出新產品。
根據合作協議,潮牌公司可以優先獲得藍寶石公司所有新產品的總代理權,而且可以貼上潮牌公司的品牌,在包括原有的特約加盟經銷商在內的所有營銷渠道上進行推廣,讓潮牌公司在產品研發、生產上節省不少的投入,營銷額還節節上升。
小彥拿出報表興奮的對林強道:“自從去年十一份開始跟藍寶石公司合作以來,雖然少了那幾百家加盟店的彩雕背景墻方面的收入,但我們公司營銷收入反而逐月上升,當時聽強哥你說起行業新狀況時,我和聞姐都有些擔心,沒想到你和花姐去了一趟佛山,就把問題徹底解決了。”
其實,當初林強剛聽到徐成杰說起行業危機時,他的心里也是有著焦慮的,可作為公司的掌舵人,他要做的是找到解決危機的辦法。
從當機立斷把鳳城分廠成功轉讓給黃沛源,到主動向藍寶石公司提供資金幫助以獲得優厚的合作條件,林強漂亮的讓潮牌公司華麗轉身,從生產商轉型為總經銷商,不但讓公司緊跟上了行業最新潮流,還讓公司可以輕裝上陣,維持并提高公司的業績。
“有小彥你這個科班出身的營銷總監主持公司的營銷,業績肯定不會差到哪里去了。”林強笑著道。
“強哥你別埋汰了我,我只是掛個名而已,具體的營銷全靠熊經理他們去做,還有就是徐成杰他們的電商部貢獻也很大。”小彥道。
林強點點頭:“現在互聯網經濟正逐漸紅火,我們要抓住機會,加大這方面的投入,我有預感,電商部以后會成為我們公司的營銷主力的。”
聞婕道:“我已經做好了年終財務報表,今年的分紅計劃定下來了嗎?”
“我們公司現在的主要精力已經不在生產上了,后續發展再也不需要大的資金投入,我的想法是,公司帳戶上只需要預留一部份危機應對資金就足夠了,剩余的可以全部拿出來分紅。”林強道。
聞婕說,她已經做過統計,除了預留三千萬的應急資金外,還可以拿出整整五千萬元出來分紅,如果再加上年中那次三千二百萬元的分紅,潮牌公司在2006年度的總分紅達到了八千二百萬元。
換言之,林強個人獲得的分紅就超過了四千萬元,而何光和章國志憑借每人手中持有的公司2%股權,也可以拿到一百六十多萬的分紅!
對于幾個大股東來說,這還僅僅只是潮牌彩雕公司里的分紅,他們在置業公司、河涌整治、特色商業街、溫泉度假村和華僑農場這些項目上還有更多的收入,林強自己更是多出了鳳城整體家裝館和華光集團發外加件方面的收入。
他跟吳記明共同投資成立的鳳城家裝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承攬了鳳城新潮牌置業公司代理樓盤的所有家裝業務,雖然還沒有具體的財務報表出來,但可預知的收入非常可觀。而華光集團雖然本身的效益下滑嚴重,可在發外加工件方面,林強的五金加工廠每個月也至少有近五十萬的純利收入。
對于林強而言,還有著另外的一種期待,那就是他暗中投入了三千萬元,買入了華光集團的股票,截止目前,華光股價已經比他的平均建倉價上升了42%,等到后天的臨時股東大會公告出來后,股價肯定還會迎來一波飚升行情,至少會持續到東凌公司退出、粵東集團對外公布真正的置換計劃之時,按林輝的保守估計,股價至少會上升到150%以上,那么,林強這一次在股票市場上的首次投機將會為自己直接帶來近五千萬元的巨額收入!
林強早就有了計劃,投入股市這三千萬元本金和所有贏利,將全部劃入到他自己全資擁有的廣州高橋科技信息有限公司里,用于實施那個商業網站計劃上。他現在已經在科技公司帳戶里注資了一千萬元,讓徐成杰著手組建創業團隊。
徐成杰告訴過他,已經聯系上多名在內地著名互聯網公司供職的專才人士,待春節過后便會加盟到科技公司來,全面開展研發工作。
林強自己憑著感覺,是非常看好這個網站計劃的,可他自己也清楚,做網站是機會和風險都同樣巨大的項目,也是非常燒錢的項目,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他并沒有拉上現在的合伙人一起投身進去,只是自己獨自出資去做一番嘗試,而且,他也事先給自己設好了止損底線,那就是這四千萬元的本金及投機所得全部投入,如果這些錢都花完了,還看不到贏利前景,就要果斷退出!
經歷過多年前那次商海打擊之后,林強一直相當注意風險的防范,不會再輕易去做孤注一擲的事,近兩年多時間以來,他涉足了很多行業,都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不盲目冒進,一步一個腳印去發展,他希望自己在網站計劃上也能如此。
可聰明如斯的林強還是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之前所涉足的行業,無論是誘惑性,還是風險性,都是不能跟商業網站計劃相提并論的。
如果網站計劃進行到把設定的錢燒完了,還依然確定不了穩定的贏利模式,可預想中的前景又具有非常巨大的誘惑力,那時候的林強還能不能保持清醒,就只上帝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