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河涌整治工程由鳳城高橋實業公司負責組織設備和人手進行具體的施工,為了能夠順利把工程拿到手,林強又讓陽州新潮牌置業公司和高橋實業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陽州新潮牌實業公司,利用李婉、何遠文和覃曉花背后的關系,不但毫沒懸念的把工程承攬下來,還在許多環節上爭取到了有利條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落實了工程總款的支付方案,在蔣書記和張偉全副市長的直接支持下,除了臨時工場所在的那四十多畝地作價四千萬元抵扣掉部份工程款外,其余的工程款,陽州市政府都會以現金形式支付,更關鍵的是,工作小組和協調小組經過開會正式決定,那四十多畝地的抵扣會在工程最后完成時再實施,前期的工程款會依進度按時以劃撥,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
能夠爭取到如此有利的條件,自然是李婉和何遠文充分發揮了背后關系的作用,這也是林強一開始就要拉他們參股的原因。雖然分出去了30%的股份,但對高橋實業公司來說,絕對是值得的,吳記明多年來一直在鳳城跟當地政府打交道,深知官商關系的重要性,非常欣賞林強的做法。
按照最初的協定,鳳城高橋實業公司需要籌措二千萬元的啟動資金,實業公司帳戶上除了吳記明上次入股黃口潭河砂場的二百六十萬和這次參股實業公司投入的五百萬元外,黃口潭河砂場這段時間也有二百多萬元的現金進帳,同時,教師新村和宏遠花苑的裝修工程也為擴資前的實業公司帶來大筆收益,林強和曹志平決定把這部分收益全部拿出來,加入到啟動資金中,另外,林強以個人的名義拿出三百萬元出來當作是他和弟弟林輝應繳的份子錢,吳記明則早就應承拿出五百萬元資金,湊足了二千萬元,注入到陽州新潮牌實業公司的帳戶里。新潮牌置業公司則注入資金八百萬元,這樣一來,林強他們手上就有了近三千萬元的專用資金,用來啟動河涌整治工程。
雖然何成滿曾跟曹志平說過,他們公司可以墊付前期的資金,但林強和曹志平都不想占何書記太多的便宜,給何書記他們先劃去了五百萬元,作為工地伙食費用和機器柴油費用。
何成滿這次是真的有心要幫曹志平在事業上躍上新臺階,聯合了另外兩家相熟的公司全力相幫,在工程造價上給了最大的優惠,明確向曹志平表示,只要能保本就成。曹志平還擔心另外兩家公司會有意見,何成滿說,那兩家公司平時都是從他手上接工程的,絕對不會有什么意見,讓曹志平盡管放心。
投桃報李,林強自然不想讓何書記難做,除了堅持要把五百萬元轉入何書記的公司,作為前期費用外,還承諾說,一定會按時支付工程款。
大家都很清楚,做工程最怕的就是被拖欠工程款,像現在這種情形,真的是相當少見,另外兩家公司的負責人之前還是多少有些擔心的,畢竟工程量不小,但礙于何成滿的面子,并沒有出聲,現在見到林強他們不但有市委書記的直接支持,還一定要主動支付前期費用,才真正的放下心來。在他們心里,只要工程款能按時到帳,可以按時支付工人工資和應付開支,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至于這次少賺一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就當是賣了一個人情給何成滿,只要以后他多介紹一、二單工程就能賺回來了。
吳記明前天剛剛把自己加工廠積累下來的一百多噸廢舊銅以優惠價格全部賣給了梁志高,收回的貨款正好可以拿出來當作啟動資金。這段時間以來,他的資金鏈也開始慢慢繃緊。
受大環境的影響,陶瓷企業從去年年中開始就出現不景氣,多個大型陶瓷廠甚至被迫停開生產線,要知道,一條陶瓷生產線從熄火停開到再次生火重開,費用巨大,損失慘重,要不是銷售市場過于低迷,陶瓷廠寧愿縮減班次或者減少每班的產量,也絕對不想熄火停產。
陶瓷廠本來就有拖欠瓷砂款的傳統習慣,現在,吳記明就更加難從陶瓷廠結算貨款了,但又不能不繼續供貨,他手下的幾個瓷砂場又不能停工,且他一直都跟其他的小型瓷砂場有協議,用現金低價收購瓷砂,再高價賣給陶瓷廠,從中大賺差價,這些關系都不能斷,一旦斷了就很難再續上,他當初可是費了很大的精力,用盡了各種手段才把這些小型瓷砂場壟斷在自己手中的。
一方面要不斷的拿出現金收購瓷砂,保證對陶瓷廠的供貨,一方面又不能及時的跟陶瓷廠結算貨款,被拖欠的資金越來越多,雖然潮牌公司現在從他這里拿的瓷磚越來越多,每個月都能套出一百五十多萬元現金來,但相比每個月被陶瓷廠拖欠的瓷砂款,還是少得太多。另外,跟胡啟文他們收購廢舊銅,他又投入了三千多萬元,現在被套在那里,胡啟文他們又不肯降價出手,才幾天時間,現在鳳城那里的舊銅出貨價已經比他賣給梁志高的價錢每噸急降了四千元,按他們倉庫里現有的一千多噸存貨來算,幾天時間貨值已經蒸發掉五百多萬元,吳記明想想心里都痛,胡啟文和另外一個合伙人卻認為這是更好的機會,因為他們的收購價格又便宜了不少,可以趁機再掃貨,攤低成本,以后會賺得更多。
吳記明這兩天要忙于準備河涌整治工程的進場,沒有時間去兼顧,便讓胡啟文和另一個合伙人根據市場行情來自行操作。
第二天,在機器的轟鳴聲中,陸洋河清淤工作正式開始,三家參與施工的公司有豐富的施工經驗,林強他們根本就不用費心思,但他還是一早就跟覃曉花從陽州大酒店直接趕來施工現場,站在河堤上看著挖泥船正把淤泥抽送到運砂船上。
晨風吹來,從河涌里飄來陣陣異味,覃曉花卻一點都不在意,饒有興致的聽著林強描繪整治之后一河兩岸的美好藍圖。
********************************************************
《儒商》正在線寫作,很希望能看到大家的評論和建議。
等更的朋友可以先閱讀《時光啟示錄》,了解林強早期的成長經歷。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