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再次來到107國道旁的石塘鎮(zhèn)時,發(fā)現這里比一年前有了很大的變化。
原來馬路兩旁布滿大大小小的廢舊電器加工場,現在基本上人去鋪空,墻上到處是用紅漆油噴出來的大大的“拆”字。鳳城市政府在省環(huán)保廳的督促下,終于下定決心出臺了整改方案,由石塘鎮(zhèn)政府牽頭,劃出一大片土地建起了鳳城市石塘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廢舊垃圾產業(yè)園),從今年十一月份開始,要求107國道旁所有的加工場都要進場經營,并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準入標準。
這次的整頓,引發(fā)了這個加工行業(yè)的大洗牌,絕大多數的中小型私人加工場根本就達不到準入條件,被強制關閉,那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加工場就全部搬進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并把那些強制關閉的小型加工場低價并購過來,重新瓜分市場份額。
吳記明自從在廢銅收購行業(yè)嘗到甜頭之后,并在林強承諾會提供足夠貨源的前提下,投入巨資在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建起了現代化的大型加工廠。
林強驅車來到位于鳳城市鳳城區(qū)石塘鎮(zhèn)了哥巖水庫東側的循環(huán)經濟園時,看到這里的一期工程已經投入運營,園區(qū)基礎設施基本完善。
吳記明帶著林強在自己投資的那個“鳳城興隆再生資源投資貿易有限公司”廠房里轉了一圈。
他介紹說,這個循環(huán)經濟園是國家首批循環(huán)經濟試點、全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國家首批循環(huán)經濟標準化試點、國家首批“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和廣東省火炬計劃特色產業(yè)基地。
循環(huán)經濟園總規(guī)劃4030畝,分期開發(fā)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占地750畝,投資總額為5.2億元人民幣,今年年中時已竣工,從下半年開始,已經接納了幾十家廢電線電纜、廢五金、廢舊電器拆解加工廠入園進行拆解作業(yè),從業(yè)人員接近2000多人,園區(qū)拆解加工廢銅、廢鋼鐵、廢鋁、廢塑料能力在每年60萬噸左右。二期規(guī)劃900畝,建設銅材廠、鋁材廠、廢電器處理中心、固廢處理中心、廢鋼鐵分揀加工中心、廢塑料研發(fā)中心、海關通關驗貨場和200個拆解廠房等。三期規(guī)劃2380畝,建設500個拆解廠房、廢紙分揀加工中心、廢舊燈管處理中心、廢電池回收處理中心、有色金屬商品交易中心和科技研發(fā)中心等。全部建成投產之后,可實現年循環(huán)利用各類“城市礦產”資源120萬噸,其中:廢銅40萬噸,廢鋼鐵40萬噸,廢鋁20萬噸,廢塑料及其它20萬噸。
園區(qū)里將嚴厲禁止之前那些小加工廠所用的最原始的露天焚燒、強酸洗金等這些“土法子”,?必須建立專門的廢舊雜銅處理車間。
吳記明注冊的是一家集管理、進口、回收、拆解、加工、生產、銷售、研發(fā)于一體的大型再生資源生產加工企業(yè)。注冊資金1200萬元,并按規(guī)定取得了相應的行業(yè)資質,領到了正式的工商牌照。
在寬敞明亮的車間里,劉云峰正領著工人在廠家工程師的指導下安裝先進的傾動式陽極爐。
劉云峰早把原來的小加工廠關了,跟他姐夫張志東一起,專門負責幫曹志平、林輝推銷廢舊電器,這大半年來賺到了不少錢,后來在吳記明的高薪聘請下,兩人擔任了這個新廠的正、副廠長,并把原來的工人都全部招了進來。
有了劉云峰和張志東這兩個老行尊,新廠的籌備進展得很順利,等最后把傾動式陽極爐安裝調試好后,新廠便可以正式投產了。
林強看到,在原材料車間,吳記明已經把原來堆放在瓷砂場里的那些廢舊電器全部運過來了,工人們正在熟練的進行分揀。
“記明,這個廠正常投入使用之后,產量有多大呢?”林強問道。
“按劉云峰估計,如果貨源充足的話,每年光是舊銅就可以出貨600噸,產值接近2000萬元,還有其他鋁、鉛和塑料等等,一年下來的產值將會超過3000萬元!眳怯浢鞯,“所以,強哥,我今天把你叫過來,就是想跟你商量,以后要加大貨源供應!
“這個應該沒問題,只要你這邊的手續(xù)齊全,我朋友那里可以拓展其他的渠道,盡量滿足你的要求的。對了,聽說你還跟其他老板投資舊銅收購,是吧?”林強道。
“是呀,走,我?guī)闳ゴ娣排f銅的倉庫看看,就在石塘鎮(zhèn)政府不遠的107國道旁。”吳記明把倉庫的具體地址告訴了林強,兩人便分別開車前往。
剛來到倉庫大門口,里面有一輛皇冠3.0開出,開車的人降下車窗,探出頭來跟吳記明招呼了幾句便一溜煙的開走了。林強的車跟在吳記明的黑色大奔后面,ML500的座位較高,視野開闊,林強看到開皇冠的人很面熟,想了一下確定他原來就是已經有近十年未見面的胡啟文。
胡啟文開車經過時,只是很隨意的朝林強的車子看了一眼,并沒有認出林強來。
吳記明這個倉庫面積很大,足有二千多平方,里面堆滿了加工好的舊銅。吳記明向林強介紹說,這里面長期屯積有上千噸的舊銅,是他們從各個加工廠里收購過來的,根據市場行程待價而沽,F在舊銅市場行情火爆,價格幾乎每日都在升,他們這里一進一出,就能賺取巨額的差價。
他現在是跟三個老板共同投資的,每人投入一千五百萬元,另外兩個老板中,一個是在鳳城市里開超市連鎖的,一個是做貿易公司的。
吳記明還說,剛剛開車出去的那個就是做貿易公司的胡老板。林強點了點頭,心道,原來胡啟文也涉足舊銅業(yè),看來生意是做得不小,怪不得在同學面前財大氣粗了。
中午的時候,林強把二弟林峰叫了出來,跟吳記明一起吃了個飯。
吳記明也早就聽說過林峰,只是一直無緣認識,更不知道他就在石塘鎮(zhèn)政府里當主任,并且還是這次舊電器加工廠整治工作小組的組長,怪不得林強和林輝可以涉足這個行業(yè)了,原來是有親兄弟可以提供最新的行業(yè)信息。
吃過午飯之后,林強便開車回鳳城,來到好來登酒店時才下午二點多,林強想了想,便沒有開進酒店停車場,而是直接上了北江大橋,往老城區(qū)開去。
有些下意識似的,林強把車開到了鳳城客運站,在客運站前面的馬路邊上停著,熄了火,仰靠在座位上,透過茶色車窗打量著來來往往的路人,期盼著能從人群中發(fā)現那個令他一直魂牽的熟悉身影。
昨晚跟周文婕通電話時,聽她說,她父母家已經搬到了客運站附近,林強沒好意思詳細詢問地址,便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正巧看到她走過。他也想不出很好的理由直接給她電話,說自己正在附近等她,擔心會給她造成不必要的困擾。畢竟現在跟上學時不一樣了,自己再也找不到合適的借口,可以理直氣壯的去她父母家找她了,就算是兩人正巧碰上,一同出現在同學面前,說不定也會引來許多的猜測,造成尷尬。
可明知如此,林強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期盼著會有奇跡出現。
林強坐在車上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很長時間,奇跡最終也沒有出現,他看了一手表,已經快到下午三點半鐘了,便略帶失落的開車趕去聚會地點。
**************************
《儒商》正在線寫作,很希望能看到大家的評論和建議。等更的朋友可以先閱讀《時光啟示錄》,了解林強早期的成長經歷。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