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在處理政務的幕慶,突然聽到有人稟報,外面有位馬公子,自稱乃是百年前馬術第一世家,馬家后人,聽朝廷需要戰馬,特來投靠,愿為大夏培養戰馬。
幕慶剛聽到有人投靠并沒有在意,但聽是百年前,傳說有馬語術的馬家之人,就非常吃驚。 ??
因為大夏國這幾年,都在四處打聽馬家的下落,但都一直沒有結果,如今卻突然出現一位;豈能不讓人激動。
當即起身,快帶我前去迎接,其他幾位同僚,都一齊準備去看看,當眾人來到門口,卻見是一位年輕公子。
就上前問道:你就是馬家后人?
馬家后人,馬騰見過眾位大人。
長年混跡底層,他知道禮貌的重要性,表現得非常乖巧,幕慶對馬騰印象很好。
小兄弟免禮,馬家的馬術,可謂是傳說已久,可惜世間沒有人見過,一直都以為是個傳說。
皇家書庫中有明確記載,確有其事;今日我們能遇到馬家后人也算是運氣,不知道能否讓我等見識一下。
馬騰知道,到表現自己實力的時候了,能否成名,就看此刻。
那我就獻丑了,不知道眾位大人能否帶我去馬場。
當然可以,幕慶立刻請人牽出幾匹馬來,他還特意安排人把那匹,沒有被馴服的烈馬牽來,讓馬騰騎乘。
只見不多時,眾人馬匹全部到場,給馬騰一匹最是健壯。
眾人都在看著馬騰,只見馬騰手摸了摸馬匹,又在馬兒耳邊說了幾句,只見馬匹居然點了點頭;讓后馬騰就一躍而上,騎乘上去,整個過程行云流水。
眾人一看都是頻頻點頭,經過此事,幕慶對馬騰更是上心。
快馬急奔,很快眾人來到馬場,一群群駿馬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草,很是愜意,看上去都膘肥體壯很是不凡。
馬騰賢侄你看這里如何?
馬騰笑笑,卻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考慮了下說道:此地環境很好,非常適合養馬。
看到馬騰答非所問,其中必然有話不好直說,就沒有再問。
“賢侄看你的手段了”。
馬騰打馬上前一步,大聲一叫,聲音傳出老遠,剛剛悠閑吃草的駿馬,開始慢慢集合,不多時就匯聚成片,像極了軍中大將巡視。
眾人都是很震驚,馬家有“馬語”之術果然是真的。
馬騰打馬開始奔跑起來,其他眾馬都立即跟上,很快就形成一道洪流,有種萬馬奔騰的感覺。
駕馭頭馬的馬騰,不段發出聲音,馬匹也作出了不停的變化,直到半小時后,馬騰又一次回到眾位官員的身邊,其他馬匹再次匯聚。
此刻只見馬騰一聲吆喝,所有馬匹全部各自有序回去,開始了吃草,就像是聽從指揮的士兵。
眾人都被震驚得無以復加,好、好、好!
得賢侄,我大夏再無憂矣……
眾人都是滿面喜悅,有此大才在此,陛下交代的任務,就能輕松完成,眾人也不用如此愁眉苦臉了。??
馬騰回來后眾人都是一陣恭維,賢侄果然好手段。
等寒暄過后,幕慶問起了如今馬家之事,馬騰也早有腹稿,就與眾人說起自家的往事。
我家族因馬術起家,經過數百年的繁榮,也因為大周的崩塌而衰落,也因此次多次落難。
為了家族的延續,只能是隱姓埋名,不斷遷移,在這個過程中更是經歷了戰火的摧殘,眼看家族就要覆滅,當時家主決定隱居深山,從此不出,才有了上百年家族人前不顯。
如今大夏國,吏治清明,夏皇更是想培養百萬戰馬,我父親臨死之前,讓我下山輔佐陛下,成就大事,也為我馬家延續香火復興家族。
如今的馬家可以說就剩下我一人了,說著居然掩面而泣;讓眾位大人見笑了,如今我想為大夏效力,不知道大人可歡迎。
幕慶想不到,如今馬家就剩下一個獨苗,如果就此斷絕馬術傳承豈不是太可惜了。
賢侄能為大夏國效力,我們非常歡迎,如今既然得到賢侄,我也就先在此表示,我如今的位置,就有賢侄擔任,我可做副手。
這如何使得,我給大人打個下手就是,怎可讓大人讓位,這讓我如何自處。
賢侄有所不知,我乃是騎兵將領出身,對于我來說官不官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為將士們培養好的戰馬。
如今有賢侄這位大才,我理應讓位,回去我就上書陛下,讓陛下任命你為馬政主官。
眾人都是覺得理當如此。
馬騰更是多次謙讓,都是推脫不掉,只能是跟隨眾位回到官廳,再做打算。
就這樣馬騰安頓了下來,幕慶更是給了最好的待遇,有獨立庭院,更是有婢女服侍,親兵保護。
如今馬騰可謂是個寶貝,生怕被敵國給暗殺了,如果失去他可謂是失去百萬戰馬。
奏折更是有高手飛行送往國都,當時的夏皇得到消息也是很高興,就傳旨馬騰為新任馬政主官,并且傳旨草原郡上下官員通力配合。
世界就是這樣,當你的才華變得稀缺和急需時,那么地位財富就都來了,馬騰就是如此。
當圣旨以最快的速度來到草原郡時,馬騰就搖身一變成了這里最尊貴的人,整個草原郡的老大。
如今的馬騰身穿官服,再加上本來就不丑的相貌,已經變成了世家大族出身的公子。
馬騰知道自己如今的這一切,是要以成績作為后盾的,上任當天,馬騰就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比如改善馬匹飲食結構,提高馬匹的活動范圍,如何增加馬匹生育率等。
馬騰的一系列命令,立即改善了整個馬群的生存環境,短短幾個月就有了明顯的變化。
小馬的死亡率,低了好幾倍,戰馬的素質都有所提升,幕慶這段時間也是很高興,自己雖然成為了副手,但戰馬養殖的成功,讓自己在老戰友面前也很有面子。
對于草原郡發生的一切,當今陛下也非常滿意,就在一切都在正軌之時,國都卻發生一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當時國都有一青年自稱是馬家后裔,原以技藝侍奉朝廷。
又出現一位馬家后人,這讓所有人都很奇怪,怎么馬家有兩位后人入世為大夏服務。
有好事的之人還寫詩標榜,大夏乃有稱霸之兆,也有聰明人覺得有好戲可看。
當時的官員,按流程把事情層層上報,最后到達天聽,入了陛下耳中,夏皇決定好好看看。
當朝會時,就接見了這位馬家后人,見到此人,夏皇對其印象很好,年輕、英俊、儀表堂堂,給人的感覺就很好。
行禮完畢后。
關于養馬,夏皇問了一問,青年回答得很好,大臣們也紛紛點頭。
于是夏皇就問道:如今馬家究竟有幾位后人,得到的答案卻也是只剩一根獨苗。
夏皇更是詫異,因為這個回答和馬騰的回答差不多,這時的夏皇就起了心思,馬政可以說是大夏的重中之重,不能出現差池;出現了兩位馬家后人,其中必有蹊蹺。
于是當時的陛下就下令招馬騰進國都:旨意上是這么寫的,“愛卿任職以來勤勤懇懇,頗有成效,特招愛卿進國都相見”。
夏皇知道,先不提真假,馬騰此人絕對是個人才,理應好好拉攏,不能讓其生出不滿之心。
于是馬騰就把工作交給手下,準備進國都面見陛下,同時也讓幕慶一同前往,與自己同行,畢竟自己對國都不是很了解,而幕慶家族卻是出自國都。
?? 但馬騰有些小心思,既然是叩見陛下就不能空手而去,自己應該準備些什么作為賀禮,讓陛下高興。
于是就與幕慶商議,應該怎么準備,幕慶知道如今的陛下,可是對戰馬很是喜愛,于是就建議馬騰為陛下挑選幾匹戰馬。
馬騰親自挑選,從上萬匹好馬中挑選了一百匹,身材差不多的好馬,訓練了一番,成為了專業的儀仗馬。
這個儀仗馬,還是聽父親從祖先那里學來的,當時祖先就為周皇訓練了一隊這樣的馬匹,可以說很討得周皇的歡喜。
經過兩天的訓練和準備,一行數百人的隊伍開始奔向國都,一路上馬騰更是對戰馬加強了訓練,可以說是邊趕路邊訓練。
當一行人到達國度時,已經訓練有成,幕慶更是對馬騰很是佩服,能把馬匹訓練得行之如一,可謂是此生難見。
快要進城前,幕慶提前進城拜見陛下,并說明馬騰有一百匹戰馬想送與陛下,要求戰馬入城。
夏皇很是詫異,就問幕慶原因,慕慶哪里敢隱瞞,就把馬騰怎么訓練戰馬,怎么把馬匹訓練的行立如一,都老老實實的說了。
夏皇聽到此事,很是好奇,就準備暗中前去查看。
每代夏皇其實都是神境強者,之所以戰爭還需要騎兵,那是因為神境強者或者武圣實在太少,很難決定國家的強弱。
國與國之間,還是要以普通戰爭為爭奪要點,高端戰力只是在斗將時才有作用,或者來個斬首行動啥的,但大家都不傻,都有大量高手準備著。
這就形成了互相牽制,真正決定戰爭成敗的,還是要在具體的戰爭當中,這就是為什么夏皇如此看重戰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