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魂鞭,聽著這名字就很有感覺。
周護感到他的頭發都要豎起來了,他都是魂魄之體了,為什么還不放過他。
拓跋護掃了他一眼,便知他在想什么。
這人是不是傻呢,他意圖輕薄兮兒,又害兮兒傷心,最后還想要傷害兮兒。
他若不折磨的他恨來這世上一遭,怎么對的起兮兒這些日子的擔驚受怕。
襄王同拓跋護想的差不多,他的寶貝外孫女兒他疼都疼不夠,居然被這么個長相丑陋的人欺負。
其實,周護的容貌還算清秀,說是丑陋,那絕對是襄王的心理厭惡。
國師還在閉關中,拓跋護自己在歷代帝王傳承下來的暗室里,找到了各種折磨人魂魄的辦法。
接下來的日子,周護過的和傳說里的十八層地獄一般,炸油鍋,拔舌,燙臉,行刑的人皆由拓跋護自己一人擔著。
泄恨之事,不由人親自來,怎么能發泄出長久的恨意呢。
蘇婉兮生了小熾兒之后,靈氣再次能為她所控。
在月子期間,蘇婉兮全心全意的修煉著九天玄女經,玉璃姑姑等人成天伺候在她身邊,眼睜睜的看著她們的主子越來越美。
雖說有月子養好了,女子會更美的說法,但大家心知肚明這都是忽悠人的啊。
況且,蘇婉兮這才生了幾天,身上一點兒贅肉都沒有。
襄王和拓跋護兩人研究著怎么讓周護更痛苦,而乾清宮則迎來了襄王側妃和昭筠郡主。
“兮兒?”
昭筠郡主踏進乾清宮,眼淚頓時落下。
她可憐的女兒啊,怎么這般命運多折呢。
小熾兒從洗三禮回來后,就直接被奶娘抱走了喂奶,蘇婉兮躺著沉睡中,忽然聽到昭筠郡主的聲音,立馬睜眼醒了。
“娘親,您來啦!還有外祖母,你們來看兮兒啦!”拓跋護回來后,蘇婉兮整個人徹底輕松了。
昭筠郡主一下子就聽出蘇婉兮和前些日子不同的語氣,臉上笑容綻放,眼淚也收了起來。
“你個小沒良心的,娘親當時怎么說?讓你在生產前喚娘親入宮,替你看顧著?赡闫惺乱蝗顺袚,還讓你哥哥看著娘親,不準娘親我出門!闭洋蘅ぶ鬣凉值臎_著蘇婉兮埋怨道。
蘇婉兮調皮的吐吐舌頭:“外祖母。”
“你叫我也沒用。你娘親說的是,你當時是怎么答應咱們的。合著住到宮里來了,就膽子大了?想想中秋的情況,我這心現在還抽抽的疼。承軒那孩子也是的,什么時候回王府不會,偏偏中秋宴會最容易出事兒的時候離開了你。這沒出事是最好的,但有個如果呢!”
襄王側妃和昭筠郡主顯然是一派的,不為蘇婉兮的撒嬌所動容。
蘇婉兮眨巴著眼睛,求救的看著花語、巧言。
花語、巧言接到蘇婉兮的眼神,默契的低下頭,躬著身子離去。
主子這次做事確實過分,讓襄王側妃和昭筠郡主罵罵也好。
一瞬間,蘇婉兮覺得自己眾叛親離了,孤零零的甚是可憐。
昭筠郡主被她小可憐的模樣弄的無奈,疼愛的做到她的身邊。
“兮兒啊,你只想著跟著皇上同生共死,你想過娘親嗎?你是娘親活了這么多年唯一的動力!你要是有什么事兒,這不是要了娘親的命么!”
昭筠郡主摟著蘇婉兮,想拍她的頭罵她,又舍不得傷了她。
無可奈何之下,昭筠郡主默不作聲,只輕輕的撫摸著蘇婉兮的背,像蘇婉兮小時候一樣。
蘇婉兮心中酸酸的,她的本意是想讓娘親好好的,卻不知會是如此。
“娘親,以后兮兒不會了。以后咱們都會好好兒的,波折受的夠多了,上天會讓咱們都順遂下去的!碧K婉兮堅定的在昭筠郡主耳邊道。
昭筠郡主以為這是蘇婉兮安慰的話,襄王側妃卻聽出了弦外之音。
“兮兒,皇上封你為后,這事是你提起的嗎?”襄王側妃擔心蘇婉兮一時沒想清楚,被委屈沖昏了腦袋。
寵妃和寵后,這是不一樣的。
妃嬪,屬妾,終究登不上大雅之堂。
而皇后是與帝王同尊,受天下萬民跪拜,皇后的娘家是皇帝正兒八經的岳家,蘇氏因此將在朝中地位水漲船高,有影響朝政的可能。
蘇婉兮無辜的搖搖頭:“外祖母寬心,這事兒我也是剛才才得知的。皇上專斷獨綱,外戚的事兒不必擔心。后宮也沒有太后,我這寵后到不怕什么。再說了,我連朝堂都上了,寵后的身份還能越過那事兒么?”
“那時候是特殊狀況。你說到這兒,我到想起來了。你光明正大的干涉朝政,這事兒眾人皆知。哪怕那時情況特殊,可畢竟屬實。皇上可會介意?后宮不可干政啊!”襄王側妃的關注點總是那么的毒辣。
昭筠郡主沒想到那些,她是個后宅小女人,更多的是關心蘇婉兮的身體健康,比不得襄王側妃的大局觀。
蘇婉兮淡笑道:“皇上介意甚么,批閱奏折的事兒,本就是他教我的。這些事兒,外祖母不必放在心上。您回家去的時候,也同外曾祖父、外祖父和哥哥說清楚,皇上與我是生死相伴的人,只要咱們的心一如既往,問心無愧的忠君,那便什么都不用擔心?扇缛糇逯杏腥艘驗槲业纳矸,而猖狂了,那我也不會庇護他們!
說著說著,蘇婉兮牽起昭筠郡主的手:“我會護著的人,除了娘親和哥哥、小西,再無他人!
哪怕是襄王側妃這個外祖母,都不在蘇婉兮的護短之內。
她的心很小,人也不博愛,容不下那么多人。
昭筠郡主聽了感動:“你這孩子,放心吧,娘親和你哥哥、弟弟絕對不會拖你的后腿。若是他們但凡有個腦子不清醒的,不用你出面,娘親自個兒就先收拾了他們!
襄王側妃站的端莊,雙眼慈愛的看著她的女兒和外孫女兒。
哪怕外孫女兒不把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又如何,她自會自個兒好好的對待她們娘倆兒。這是她欠這個女兒的,便是傾盡一切,她都要讓女兒得償所有心愿。
為母者,不求子女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