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后悔剛剛在將軍府自己那明顯擺出的小脾氣,雖然面對的人不是相容與,卻為自己的小氣懊惱。
當時她實在不解為什么相容與總是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樣子,她懷疑這一切他都有參與,終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過四皇子的這一次暗殺,卻讓百里子衿有了一個突發奇想。
在死之前,她閉上眼睛的那一剎那,并沒有任何一個人或者任何一件事告知于她說太子是真正殺害百里一族的真正兇手?只是當時在火場她看到了太子的出現,也就是說太子有可能是兇手,也有可能兇手另有其人。
如果她沒有記錯,當年立秋那日,百里府內也招過刺客,而且那刺客放火燒了她父親的書房,府里的護院圍起來捉他,逼的對方無路可跑又躲進著火的書房內,本以為對方必死無疑,畢竟火勢很大,哪知道刺客直接沖過火光從書房的后窗跑了,身上的衣服一點都沒有燒破的痕跡,當時驚呆了百里府的人。
如今想來,也有可能是四皇子的人了。
那是不是存在這樣的可能,百里府的人也有可能是四皇子的人殺的?畢竟當年是百里府給了太子最大的支持,那就是四皇子最大的敵人。
新皇登基,政局不穩,財力急需,百里府還可以繼續為其輸出財力,而太子那個時候便卸磨殺驢,現在想想卻是說不過去。
如果她記得沒錯,那個時候四皇子還好端端的活著呢!謀權,篡位,反新皇,只需一個合適的可以激民憤的理由。
而百里家族的全族滅亡,正好是這么一個理由,對于基層的那些民眾來說,誰都知道百里家族是出了名的樂善好施,救助的貧苦人家多的數不勝數。
在新皇登基之際,百里家族的滅亡,無疑會讓很多人認為是這位新皇過河拆橋,不免寒了一些人的心,那么忘恩負義的名頭,便也會落在新皇的頭上。
皇位還沒坐熱,負面消息便一波高過一波,不正是給新皇最好的打擊么?
當然,這一切不過是她的猜測,可單單從四皇子派人來刺殺她這件事情就可以看的出來,此時的四皇子已經開始想要暗中解決掉一切可能支持太子的外援,但是他這么直白的行為,會不會有些太傻了?
此時白里子衿的心臟跳動的非常快,心中的激蕩一陣,高過一陣,她害怕一切都是自己搞錯了方向,又害怕漏掉什么,是自己沒有發現的,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她請相容與幫她將百里府壓出天朝京城,至少將他們從這趟渾水中拉出來,可以免于一死。
百里子衿躺在床上,此刻怎樣都睡不著,一下子她從床上坐起來翻看了一下時辰表,兩日之后便是立秋,也就是說,兩日后的今天百里府會遭遇刺客。
而這個刺客或許就是整件事情的突破口!
想到這里,百里子衿暗暗罵自己蠢,覺得之前折騰設計太子的那些事情都是無用功,但轉念一想,她若沒有折騰,那便沒有和太子有這么多在明面上接觸的機會,更沒有機會去救柳茹鳳,從而也就不會引起四皇子的懷疑和記恨,更不會有今天晚上的刺殺行為。
同樣,若沒有太子一開始拉上百里府參與其中,也不會有這么多后來的事。
可見一切還都不是白做的,畢竟引出了某些蠢蠢欲動的人和事。
到了立秋那日,百里子衿估摸好了時間,還是早一些去了百里府。
在快要到百里府的時候,她的心情格外緊張激動,正在暗自想著到時該如何說話,如何行動的時候,抬頭便看到了百里府的門頭,燙金的三個大字,格外親切。
但與往日不同的是,今日的百里府門前人頭攢動,格外熱鬧。
她主動上前一打聽,那些看熱鬧的人一說,原是今日太子在百里府。
聽到這一消息,百里子衿掐算了一下時間,想起自己生前,卻也是今日太子同她相談甚歡的,這一茬她竟忘記了。
那個時候的自己在百里府內確實被憋的難受,幾乎找不到可以說話的人,而太子的突然造訪,對她來說,像是一潭死水之中,突然被引入了一股清流,讓她無比舒暢。
想到這里,百里子衿心中有了計算,看這天色,離黑衣人出現還有一段時間,而太子應該也不過剛剛到,她可不打算讓原來的自己再同這種虛情假意的人見面。
百里府門前素來有人把手,以前在這里生活了這么久,她自然知道這里的規矩,“麻煩這位小哥通傳一聲,就說慕家小公子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