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咋起,一絲寒意拂過讓大周皇宮內各處值守的太監宮女們不由得縮了縮身子,養心殿內馬晉卻絲毫沒有感覺到涼意,反而心中有一股熱火涌起。自前幾日淳于彥上奏說國庫空虛就剩下二百萬兩銀子了,讓馬晉輾轉難寐。
昨天朝會之上,又有不少朝廷各部府院的大員們叫窮,說沒錢什么事情都辦不成,嚴重影響朝廷的運作。于是馬晉向群臣問策,如今國庫空虛,如何能豐盈國庫?
這朝廷大員們有說取消免稅的,有說再次削減開支的,還有說向豪商巨富開刀的,林林總總十多個建議,但卻都被其他人駁回。
時內閣參政寇準上陳道,現在天下局勢穩定,物阜民豐,十分利于商賈往來,互通有無,應效仿宋國大力發展手工業、商業、市舶貿易,可以收取商稅以豐府庫。
僅僅只是一恢復工商貿易收取商稅的想法,便遭到大部分朝臣反對。
有不少朝臣認為,農業關乎著天下的穩定,若是發展工商貿易,農耕人口勢必會減少,如此以來,糧食產量就有可能會降低,到哪是百姓吃什么?如果一旦出現災害饑荒如何賑濟?到那時天下勢必會大亂,這個責任誰能承擔?
此論一出,殿內群臣無人敢反駁,畢竟古代“以農為本”是基本國策。而且這些大臣們真的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極力反對馬晉發現工商貿易嗎?
馬晉可不這么認為,說到底這些大臣們還是怕他打商稅的注意,畢竟現在大周境內那些跨國跨州貿易都被世家大族們所把控,馬晉想要收商稅不是要割他們的肉嗎,這些大臣們能答應才怪。
然而,國庫空虛的問題不能不能解決,商稅這么一塊肥肉也不能不吃。對于朝中大臣們的反應馬晉自然十分不滿意,好嘛!你們拿著朕的俸祿,做著朕的官,說著怎么怎么忠于朝廷忠于朕,一牽扯到自身的利益立馬就變成瘋犬,對主人狂吠。讓馬晉惡心至極,恨不得將他們殺得一干二凈,當然馬晉也只能想想。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即馬晉不顧殿內群臣們的反對,再次向寇準詢問詳細的發展方略,如何發展工商貿易,讓天下的財富流通起來,讓百姓們富裕起來。
皇帝當朝問策,寇準自然是知無不言。寇準告訴馬晉,要繁榮工商貿易首先要在天下州府及重要郡城尤其是神都施行減免稅賦的政策,以吸引商賈們前來經商,二為商賈們提供通關便利,允許商賈們可在大周境內自有活動,三建立市舶司、榷場等對外貿易場所,以引導商賈進行國外貿易,同時也可以給他們一些優惠和便利,當然朝廷也可以組建官方貿易團隊,貿易所得,可以直接歸入國庫。
大力發展工商貿易,在馬晉看來勢在必行的,只不過滿朝文武為了自身的利益,根本就不會提出來,要不為什么馬晉非得要問策寇準?還不是因為寇準是自己人。
如今的大周朝廷國庫空虛度日艱難,窮得叮當響,要是再不解決問題,一旦出現邊患災禍什么的,馬晉連錢都拿不出來,后果不堪設想。
再說了馬晉想要重鑄大周帝國,沒有錢能行嗎。
當馬晉詢問,具體該如何做,有誰來做較為合適時,寇準毛遂自薦說最合適的人就是他。這點馬晉當然相信,前世的大宋朝如何的富裕他能不知道嘛,而寇準又是當時大宋朝的宰相,自然知道怎么去做。
馬晉自然點頭應允。
隨后,馬晉不顧朝臣們的反對,下旨寇準為欽差大臣負責籌建市舶司和榷場等貿易諸司。
同時下旨頒布了《天下州郡互通有無諭》,以圣旨的形式,宣布朝廷向商賈征收的稅率,并對征收對象和稅率也做了較為明確的規定。
其宗旨便是抓大放小,鼓勵民間經商,鼓勵錢幣、貨物流通,吸引各方商賈向大周集中以繁榮市井。
但是現在朝廷國庫空虛,這征收商稅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那有還沒有磨好米就殺驢的?所以這幾日馬晉愁的頭發都白了,想想那些穿越的前輩們一個個又會曬鹽,又會做香水,還會制水泥幾乎無所不能,怎么到了他這里,什么都不會了呢?以前高中初中學的的那些知識怎么就都還給老師了呢?難不成他沒主角的命?
正這時,殿外一個小太監進來稟報,內閣參政淳于彥求見陛下。
“淳于彥?他來見朕干什么?”馬晉一聽是淳于彥求見,心中有些疑惑,便命小太監將淳于彥請了進來。
……
幾日前……
在長孫無忌二人見過馬晉之后,第二天早朝,馬晉便下旨以內閣參政淳于彥實領戶部差事。
到了下朝之后,淳于彥還有些迷糊,從沒想過陛下竟然會讓他實領戶部。要知道以前他雖然也是戶部尚書,但那只是加銜并不能直接管理戶部。現在陛下親旨他可就是實打實的戶部尚書了,還是以內閣參政的身份兼任。
要知道這朝廷之中除了吏部之外,就屬戶部最重掌管天下錢糧那是何等的權勢。可隨即淳于彥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為戶部沒有錢了啊!
“怪不得,陛下委我重任的時候,朝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原來是想看我的笑話!”半路上,淳于彥終于想明白了前因后果,不由得有些悶悶不樂。
回到家中,其夫人毛氏見淳于彥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便問道:“老爺,可是朝中發生了什么大事?”
淳于彥搖了搖頭,沉聲說道:“都不是,你老爺我升官了。”
“哦?”毛氏一聽,臉上不由露出欣喜之色,急忙問道:“難不成陛下讓老爺你當了首輔?”
“怎么可能,哪有那好事!”
淳于彥道:“只是陛下讓我實領戶部的差事!”
“這是好事啊,老爺為何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毛氏疑惑不解的問道。
“唉!”淳于彥長嘆一聲,說道:“關鍵是眼下戶部府庫空虛,銀不足二百萬兩,如何讓我高興的起來?”
“不會吧!”毛氏的表情十分驚訝,“老爺,就是咱們家積蓄都不止這么些,這戶部竟然只有這么一丁點銀子?”
淳于彥愁眉不展的回道:“所以,老爺我才為難啊!”
毛氏勸解道:“老爺,你也別太過為難,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總是有法子的。”
淳于彥不耐煩道:“哪有說的那么容易,要是銀子那么好弄的?戶部怎么還會缺銀子。
毛氏卻笑吟吟的道:“老爺,這有何難?妾身這里倒有一個法子,就看老爺敢不敢用了。”
“什么法子?”見毛氏說有辦法弄來銀子,淳于彥急忙問道。
毛氏正色道:“老爺,你就沒聽過一句話嗎,“鹽商之富,足甲天下”妾身可是聽說這鹽商們可都是富得流油,拿錢都不當錢看,老爺不妨從鹽商那里打打注意”
“可那些鹽商背后的世家大族,沒有幾個是你老爺我惹得起的,我看不妥!”毛氏的辦法,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辦法,淳于彥也是十分心動,可隨即又想到那些鹽商們的背景,眼神中的火熱不由隱了下去。
“老爺,你也就這點膽子!”見淳于彥這幅模樣,毛氏不由譏笑道,“只要有陛下支持老爺,別人又能把你怎么樣呢,陛下的天威可沒有能承受的起。”
“夫人言之有理!”淳于彥細細一想,毛氏的話還真有幾分道理,“那老爺我就寫個折子,報給陛下。”
……
淳于彥跟在小太監身后進來養心殿,見禮之后,淳于彥便道:“啟稟陛下,臣淳于彥有事要奏!”說著從袖中拿出一本奏折雙手呈上。
“說來聽聽!”馬晉示意王承恩將淳于彥手里的奏折送來。
淳于彥正聲道:“啟奏陛下,近日陛下讓臣實領戶部差事,臣深感責任重大,不勝惶恐。為報陛下隆恩,臣這幾日都在查察戶部府庫,發現朝廷的鹽稅有不少貓膩之處,所以立即前來稟告陛下。”
抬頭瞄了馬晉一眼,發現馬晉正看著奏折,臉色冷峻,淳于彥便大著膽子繼續說道:“臣從戶部的存檔之中發現,大周開國之初,光一年鹽稅共計二千四百萬兩白銀,可到了如今,每年鹽稅竟只有不足五百余萬兩。與開國之初相比,鹽稅卻已經不足當時的兩成,故而,臣才前來求見陛下,請陛下下旨徹查鹽稅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