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三年四月初
太極宮養心殿中馬晉正百無聊賴的坐在龍椅上,今天是馬晉選秀女的日子,礙于祖制馬晉不能親自去選,只能在這等著。王承恩見馬晉的目光投了過來,趕忙陪著笑臉躬身道:“陛下,太后已于慈寧宮選定秀女五位,分別是豫州祥符郡周氏、幽州范陽郡王氏、揚州吳郡段氏、益州建南郡寧氏、兗州藍山郡藍氏,正在宮外候著,等陛下欽定。”
馬晉聽到王承恩稟報,不由得精神一振,差點跳了起來,終于可以見到朕的美女們了,想到這里馬晉的心中躁動不已,干咳了一聲,正了正身體說道:“宣她們進來吧!”
“老奴遵旨。”王承恩躬身答應著退了出去。
“陛下有旨,宣秀女入殿覲見!”一個太監扯著公鴨嗓叫道。
時間不大,在儲秀宮總管太監劉秉義的帶領下最終選出的五名秀女走了進來。
“臣妾參見陛下!”五名身著盛裝的秀女向著馬晉盈盈下跪施禮。
這最終篩選出的五名秀女走到這一步,即便不能被馬晉冊封為皇后,也可冊為皇妃,再也不是民女了。
至于落選的秀女,均被留在儲秀宮聽用。至于以后有沒有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機會,那就看自己的運氣了。
“免禮,平身!”馬晉的眼睛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身段婀娜,亭亭玉立,不錯啊,就看長的怎么樣了。
“起!”王承恩叫了一聲。
“謝陛下!”五名秀女拜謝起身,在劉秉義的眼神示意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位置站好。
馬晉目光停注在最右邊的女子的身上,只見此女姿容艷麗無雙,身材風流,水汪汪的大眼睛像是會說話一樣,真乃絕色中的絕色。又打量另外四人也都是天下難尋的絕色,中間的那名女子更是在無盡柔媚中有股颯爽英姿的氣質,讓人難忘。真是太好看了,也是從全天下海選出數千人,再在這數千人中選出五人,你說也得美成啥樣,讓馬晉都不舍的將眼睛挪開。
注目良久,馬晉才拿定主意,抬手指著最右邊那名艷麗少女向王承恩說道:“此女可為皇后,另四名可為妃。”
王承恩趕忙躬身領旨,并使眼色,讓秀女們跪倒謝恩。
“臣妾周娥皇謝陛下隆恩。”周娥皇跪拜謝恩,縱是個性恬靜,聞這天大喜訊,也不免因為驚喜而聲音發顫。
“臣王氏、段氏、寧氏、藍氏叩謝陛下隆恩。”另四位封為妃子的秀女也跪倒拜謝。
馬晉抬手揮了揮示意秀女們退下,馬晉現在是真不敢再看她們了太誘人了,他還真怕自己做出什么不可想象的事來。
“陛下,該用午膳了”王承恩在馬晉耳邊道。
“嗯嗯,大伴你別說朕還真有點餓了。”馬晉若無其事的擦了擦嘴角道。
要說起來大周皇帝的伙食那還真是不賴的,每天不重樣的換著吃。就拿馬晉現在來說吧,他的早膳是九道菜,午膳是四十五道正菜十八道點心,晚膳則是十六道菜九道點心,那可真是奢侈到沒邊了。
據馬晉所知這大周皇宮里專門為皇帝太后及后妃們做飯的尚膳監里,光御廚就有數百人之多包涵全國各地菜系,只有想不到,就沒有吃不到的,這幫子御廚們平日里別的什么也不干,就天天琢磨研究新菜式新點心,以博皇帝的歡心。
畢竟在大周這樣皇帝即是國家的國度,如果入了皇帝的眼當官發財就真不是夢想了。這也不是沒有先例的,大周景文時期就有一個御廚因飯菜做的好,甚的當時的景文帝喜愛得以簡拔入朝,最后竟做到了內閣參政的位置。為此尚善監就紅火起來,一些沒有門路的寒門子弟也將其當做入朝的踏板,所以這大周歷朝歷代不乏以櫥子去朝的官員,還出過不少名臣干吏。
尚膳監除了御廚外,這雜工幫役就更多了。下面還設有采買處、御酒坊、御點房、湯局、葷局、素局、點心局、干碟局、手盒局、涼湯局、水膳局、饋膳局、酒醋面局、糧油局、薪碳局等等機構。讓馬晉每次用膳都感覺不是在吃飯,而是在吃錢啊,雖然他為此還是很享受的。
……
太陽照在身上,雖是初春之際,即便不能讓人身生暖意,也讓人心情愉悅。可內閣參政淳于彥捧著幾本奏折來走在去養心殿的路上,這一路上卻覺得冷得發抖。原因很簡單,這是淳于彥第一次去見馬晉,以前到是覺不覺得怎么樣,但是在馬晉以雷霆手段將李世芳、陳挺、晉王除掉以后。今天去見馬晉竟然有些心驚膽戰,大氣都不敢喘的感覺。
淳于彥來到養心殿前,讓在殿外值守的小太監前去通報,他則耐心等待馬晉召見。
“宣內閣參政淳于彥入殿覲見。”一個太監走出殿門,尖聲喊道。
淳于彥應詔入殿,跪倒在地方,山呼萬歲。
“平身吧!”馬晉抬了抬手,平淡的說道:“淳于愛卿前來,有何事稟奏?”
淳于彥謝恩起身,先將兩本奏折遞給王承恩轉呈,說道:“啟奏陛下,這是禮部擬定的陛下大婚的禮儀章程,以及戶部的核算文書,請陛下御覽批示。”
即便是普通百姓人家,婚嫁也是天大的事情,總要盡可能的辦得風風光光。皇帝大婚那就更不例外了,更是要辦的隆重無比,排場自然非同可比。
馬晉接過奏折,仔細看了看,只見里面密密麻麻的列了無數的禮儀規矩,心中不由大呼“這也太講究了吧”,心中叫苦不迭,娶個媳婦兒怎么特么這么麻煩。皇帝嘛,大婚是極為隆重的典禮,程序自然是繁瑣而復雜。
馬晉看的腦袋頭疼,決定不想了,便抬頭看著淳于彥問道:“這么大的典禮要花費幾何?”
淳于彥連忙躬身應答道:“啟奏陛下,據戶部核算,需白銀三百七十萬兩。”
馬晉一聽差點跳了起來,眉頭也立刻皺了起來,怎么會有這么多?他又把奏折拿了起來耐住性子,仔細翻看開,他到想看看這花銷都花在什么地方。
大典賞銀:民間嫁娶都有發喜錢的風俗,為的就是圖個喜慶,民間尚且如此,皇帝大婚此點就更不可能省略了。從納采到親迎,每一步都動用大量的宮女、太監、侍衛及無數的官員,雖說他們是當差的,算是分內之事,但這喜錢是絕對少不了的,畢竟不能讓人覺得皇帝小氣。
聘禮:這民間還要收彩禮呢,皇家娶媳婦那就更不可能省了,有黃金一千兩、白銀萬兩,另有金茶筒一、銀茶筒二、銀盆二、緞千匹、馬六十匹、馱甲二十副、奇珍異寶若干等等。送的少了,豈不是讓人看笑話?這大周皇室的臉往那擱啊。
賜宴:皇宮辦的酒席那能便宜的了嗎?那貴的稀有的還不可勁的上?光吃也不能沒有看的吧?什么燈光歌舞也就少不了,還不能只辦一天!你說這錢能少花得了。
服飾:都要結婚了,這平常人家還要置辦婚嫁衣服,這皇帝娶親那就更少不了什么袞冕九章,鳳冠霞帔、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導,紅組纓,兩玉瑱……材料包括各種金絲銀線、珠寶玉石,耗資能少的了?
馬晉看了戶部核算奏章,只覺得牙疼,心里也抽搐,把奏書合上,沉吟半晌,馬晉開口說道:“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并幽之地禍亂剛剛安定要賑濟、又要撫恤平亂傷亡的官軍,處處都要錢,現在國庫空虛,朕的內帑也沒有多少錢財可用,朕覺得這大典便一切從儉就可以了,嗯!就削減二百萬兩,以備賑濟地方撫恤官軍。”
淳于彥愣了一下,忙躬身下跪行禮道:“圣明不過陛下,臣代天下臣民謝過陛下!微臣回頭就讓禮部、戶部精簡大典禮儀,縮減開支。”
圣明嘛?馬晉自嘲地抿了下嘴角,戶部核算是三百多萬兩,實際花費呢,希望不是進了某些人的腰包,不然朕會讓某些人知道什么是雷霆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