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關……”長孫無忌將平泉關送來的塘報呈到馬晉面前,同時說道:“此乃是平泉關守將蕭養道的親筆塘報,這蕭養道乃是積年老將,幾天前,就是蕭養道之子蕭峰帶人出平泉關探查瀚海情報去了……”
馬晉看完軍報的內容,然后猛的抬頭道:
“那平泉關豈不就危險了,就平泉關那千余人守軍?”
長孫無忌拱手道:“陛下勿憂,臣相信蕭將軍應該也通知了幽州守衛眾軍,幽州衛現任將軍李楷固也是一員驍勇悍將,曾在先帝在位時任千牛衛麾下都尉,后積功升任幽州衛將軍。李楷固此人深通軍略,長于軍伍。想必他現在已經率軍趕往平泉關,料想短時間內幽州并無大礙。”
長孫無忌雖然說的有理,但馬晉卻還是不放心,點頭道:“軍情緊急,不容懈怠,這幾日殿前司麾下諸軍業已整編完畢,朕本打算過幾日找個由頭將兵馬派出去,現在正是時機。”
馬晉臉色一肅,轉身對站在御案前王承恩道:
“你立刻傳旨,令左右龍驤衛、左右羽林衛主力立即開赴幽州前線,不必經樞密院、內閣決議,圣旨即刻下達諸軍,不得前沿罔顧。”
“老奴遵旨!~王承恩一聽當即揖手領命,剛要去撰寫圣旨,馬晉揮手讓王承恩稍待,又道:
“另外傳旨岳飛為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并幽州大都督,檢校并州大都督實領府事,率四衛主力往鎮幽州,全權主持幽州戰事,可便宜行事!圣旨即刻下達!”
王承恩連忙領命去撰寫圣旨,卻差點和正要沖進暖閣的一個小太監撞個滿懷。
“怎么了?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王承恩皺眉道。
從小太監急促的腳步和驚慌的表情中,馬晉意識到又出事了。
小太監進到暖閣,跪在地上報道:“陛下……京師高臺觀望,大河方向有烽火燃起!”
馬晉和長孫無忌的臉色俱是大變,神都烽火高臺乃是當年太祖所建就是為了觀望烽火,查看敵情。自神都方圓二百里內四個方向散出,每十里建一處烽火臺,直至二百里外。一旦有警便會點燃烽火,依次向神都傳遞,現在西北方向燃起烽火,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并州出事了。
“果然是并州……陳挺……”馬晉喃喃自語,眼色陰冷。
“無忌,你立刻持朕手諭,前往內衛府調兵,前去抓捕陳挺,不要讓他跑了!”馬晉突然對長孫無忌道,長孫無忌一愣,隨機恍然立即領命持馬晉手諭前去調兵。
看著長孫無忌他們都走后,馬晉突然冷笑一聲,喃喃道:“朕的好皇叔,你現在要反,是不是晚了點,真以為朕還是以前的小皇帝?要是以前朕還真有可能害怕,但是現在朕手握雄兵二十萬,正好將你們都蕩平了,大不了打碎了朕在重新建就是了。”
…………
“踏,踏,踏!”
一道道急促的馬蹄聲,響徹在平坦寬闊的神都坊道上。數百名內衛緹騎在陸炳的率領下,疾馳向陳挺的府邸而去,陸炳率人到了陳府大門前,只見陳府大門緊閉,府內半點燈光也無。陸炳心中一驚,一絲不好的預感從心中生出。
“把門給我砸開!”陸炳騎在馬上,手握繡春刀厲聲大喝道。
“諾!”立刻有數名緹騎下馬,向陳府大門走去。
“嘭!嘭!”
在數名緹騎的連番攻擊之下,陳府的那紅漆釘銅大門,才轟隆倒地。
“進去抓人!”
“如有反抗,就地格殺!”陸炳面色冷酷,說了幾句之后,便揮手讓他身后的緹騎,沖進了陳府。
“砰!”
內衛緹騎們一個個動作粗魯的將房門挨個踹開。
“大人,陳府上下空無一人!”
一名臉色蠟黃的內衛緹騎,慌忙從陳府跑出來向陸炳匯報道。
“怎么可能!”聽到緹騎的一番話后,陸炳臉色一變。
今日夜里,是長孫無忌親自持馬晉手諭,前來命令他捉拿陳挺,前后不過兩個時辰。
他接到馬晉手諭之后,直接就集結內衛府緹騎率人而來,陳挺是怎么得知的消息呢?長孫無忌?根本不可能背叛皇帝。那就只有內衛府了?陸炳眼中寒光一閃。
…………
“你回去之后,替我謝謝晉王殿下!”
此時已經遠離神都幾十里外的陳挺,正在向一個鬼面人拱手道謝。
“首輔大人,不必客氣,我會轉告王爺的。”
那名鬼面人,說完之后,便一個閃身上馬揚鞭而去,消失在了陳挺的眼前。
“老爺,這次要不是晉王爺的人提前報信,咱們就活著出不了神都了?”
身為陳府大管家的陳通,一臉慶幸的在陳挺旁邊說道。
“是啊?”
“沒想到,小皇帝這么果斷,神都外剛傳了信息,就要擒拿老夫。”
陳挺此時也是一臉的唏噓之色。
“老爺,咱們現在去那!”
陳通微微弓著身,向陳挺詢問接下來的行程。
“去太原府,投靠晉王殿下!”
陳挺說完之后,便坐回了馬車里,閉目養神。
…………
并州,太原府
太原府是乃是晉王馬晉的封地,自先帝登基以后便封藩于此,已有十數年之久。前年先帝臨死前因為晉王在并州威望甚高,怕其有不臣之心,便將晉王馬琳召回神都,委以托孤重任,也是為了讓三位托孤大臣相互挾制,以免其中一人做大。可誰又知道這陳挺竟是晉王這一方的人。而李世芳得以擅權也是二人的算計,本想著待李世芳做大,就暗中將小皇帝除去栽贓在李世芳的頭上,到時候以謀殺皇帝的名義將李世芳鏟除。晉王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登基為帝,想法是好的可是誰知道小皇帝,突然暴起發難將李世芳一伙一網打盡。讓他們的努力全部付之流水,晉王無奈只能暗回封地等在機會。
在大周十三州里并州地處北方并不十分富饒,但州內盛產戰馬、煤炭。且并州民風彪悍,多敢戰之士。晉王麾下便有一支挑選并州驍勇善戰且精善馬術之輩組建的鬼面騎兵,人數約為八千人,在大周及周邊諸國都是赫赫有名的精銳騎兵。
太原府王宮校場上
“王爺!”
大校場,一身戎裝的并州衛將軍王秀石,向馬琳抱拳行禮道。
并州因是邊州,又肩負防衛大遼的重任。所以并州衛編制龐大,轄有兵馬四萬八千人,是其他內州的六倍有余。就是其他邊州也遠遠不及并州所統兵馬之數。
這也是馬琳為什么,敢造反的原因。
王秀石是并州出身的大周將領,在晉王馬琳麾下為將十數年。
“王卿,此戰孤就拜托你了!”
馬琳身著蟒袍,雙手抱拳向王秀石行禮道。這一次馬琳可是把家底都掏空了,一共籌集了僅十萬兵馬交于王秀石手中。
“請王爺放心,末將定會全力以赴!”
“一戰定乾坤,以報王爺對末將的知遇之恩!”王秀石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感染力。
他身后十萬并州精銳,全部身披鐵甲,肅然而立。
“孤,等王卿凱旋歸來!”
“等眾將士凱旋歸來!”
“咚,咚,咚!”
沉悶的戰鼓聲,隨著馬琳的話語聲,咚隆隆的響了起來。王秀石翻身上馬,在次行了一禮之后,便當先一馬而去。
看著猶如一道鋼鐵洪流一般,滾滾離去的并州精銳,馬琳不禁意氣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