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亞榮看向白素依。
她同意!
“好,就這么辦。正好昨晚收到了蘇市博物館文館長的短信,說是今天會到這兒來參觀,順便拜訪 聶先生。文館長這方面的造詣也很深,我們可以請他當公證和裁判。”
大家立即準備了起來。
上午十點,文海館長的車子到了博物館外面。
副館長秦華也帶來了新的安檢員。
由于上次的失誤,這次副館長請的都是專業的,經過特訓的安檢員。
絕不會出現,上班期間飲酒這樣的違規事件。
文館長一行人,經過安檢大門,這才和祖亞榮親切熱手。
半小時前,文館長還在車上,就收到了祖亞榮發來的郵件,知道了這場比賽。
他十分榮幸,能夠成為裁判。
隨后又有兩位S市的公證員到達現場。
督司長,小李兩位也過來了。
加上聶北,一起列席。
旁觀這場比賽。
祖亞榮先介紹了大概情況:“浮空寺出土的周邊墓葬品,共計百件,已經鑒定出來的有六十多件,這兒是余下未經鑒定的四十件。
正好用于這次的對賭 比賽,根據雙方約定,白素依組勝出,則成為S市博物館御用鑒定師。
享受最高福利待遇。若是輸了,就為S市博物館免費工作三年。
若肖楠組若贏了,同樣是成為御用鑒定師,若是輸了,則為青荷文物院免費工作三年。”
公證員查過協議,又向雙方確認無誤。
比賽時間三小時。
兩組分別由肖楠和白素依帶隊,各自選擇四名組員,進行PK。
三小時結束后,由專家對兩組分別鑒定出的文物進行審查。
誰鑒定的文物信息最多最準確,誰贏!
鑒定儀器則相關年份的各種古籍,早就搬了過來。
為了使鑒定雙方不受打擾。
兩組中間都設置了臨時的屏風。
配備了耳塞和對話機。
兩組人員只能聽見評委的話和內部組員交流。
被鑒定的四十件物品,則擺放在屏風中間,除了兩組參賽人員不能直接看到外,其它人都能看到。
大廳四角的監控器全部就位,360監控拍攝現場的畫面,留影存檔。
兩組人精神振奮,磨拳擦掌,隨時準備進入狀態。
文館長笑瞇瞇的看看左面的祖亞榮,又朝右面的聶北點點頭,便高聲道:“開始!”
公證員立即按下了倒計時。
肖楠選擇的三位隊員,是年齡最大,資歷最老,最富有經驗的三人。
經過他和組員討論,認為就算全力以赴,三小時能夠鑒定出十件物品,已經是到了極限。
因此他直接領了十件物品回去。
打算接下來,不再把時間浪費在領取新的物品上面。
他的策略是大家一起清灰,再一起研究,交換想法,翻找資料,確認信息。
浮空寺的大體年代,之前已經鑒定出來了。
他們也知道,這批文物,都是生活在浮空寺周邊的百姓,日常所用器皿。
有少量是借住在浮空寺的皇室使用的東西。
今天的鑒定工作,主要就是要給出細致的描述。
及該物品的真正用途,制作方法,人文故事等等。
方便開館時,貼出來讓游客們了解所用。
白素依這邊則與肖楠組分工不同。
她高聲匯報了她的策略安排。
王磊負責清理物品上面的殘留的灰塵,保證清晰可觀。
白素依進行物體表面描述及初步判斷。
季文泉這個活字典進行補充,綜合歸納,給出書面總結。
另一個組員陳深進行字面整理,輸入電腦,歸檔。
文館長看著肖楠那邊有堆成小山般的書籍,再看白素依這組后面空空。
只有兩排空的木頭架子。
他不由疑惑的問道:“白組長,你們怎么沒有把資料搬過來呢。
是打算整理好了,再一起去查嗎,這樣會不會浪費時間呀?”
“多謝文館長提醒,待會你就知道了。”白素依看了眼季文泉,自信的說道。
文館長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不過也沒有再追問。
王磊早就和白素依商量過了。
比賽規定里說了,數量多也算是贏的一部分。
因此他盡量挑小東西小物品。
很顯然,肖楠組打的也是這個主意。
肖楠組領的十件物品,都是較小的,而他又先一步。
因此當王磊過去的時候,基本只有中型和大型的物品了。
白素依示意王磊不要著急。
他們有季文泉這個活字典,可以省去很多翻找資料的時間。
這樣算起來,也不算吃虧。
王磊也領取了十件物品。
肖楠站在屏風邊,看了眼后,就回自己位置上了。
四人同時看了眼對方,握拳加油打氣,然后帶上耳塞,開始鑒定。
王磊是做慣了清理的事情,手腳很輕很快,轉眼就完成了一件物品。
這件物品立即被送到了白素依的手中。
白素依帶 上防護手套和放大鏡,對準物品進行觀察,嘴里不斷報出數據和物體特征。
當白素依說完自己的初步斷定后,季文泉眨了眨眼睛,立即對著陳深說出了大段十分詳盡的資料信息。
陳深手指飛快的在鍵盤上面跳動,把季文泉的話都記錄了下來。
很快打印機,就卡卡打印出好幾頁的資料。
陳深將物品擺到身后的木架上,并且給它貼上了標簽。
文館長看見這一幕,不由震驚非常。
“祖館長,這,這個孩子的記憶力,太恐怖了吧?”
文館長相信白素依肯定不會亂來,所以他不會懷疑季文泉在胡說。
畢竟他也有自己的判斷。
那件物品在白素依描述的時候,他心里已經有七八分數了。
季文泉報出來的信息,更加書面化,更加完整,并且還附有故事。
祖亞榮也很吃驚。
他立即起身去找了本很厚重的資料,翻了近十分鐘、
在這十分鐘里,白素依已經開始鑒定第二個文物了。
祖亞榮終于找到了那幾段描述。
它們分別散落在第一百頁,第五百頁,第九百頁。
有時候,還是某一段中的半句,或是某一首詩里的半首。
有些甚至是圖片信息。
祖亞榮翻資料,都翻了小十分鐘,季文泉居然張口就來。
那說明這小子,已經將這本書完全吃透了,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文館長滿眼驚艷:“祖館長,這樣的天才,你打哪兒找來的?
這得多有毅力,才能把這么厚的資料,全都背熟了?”
不僅僅是背熟,還要融會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