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玉和吳曉兩人趕著牛車,滿臉羨慕,但還是老老實(shí)實(shí)趕牛車。
新車當(dāng)然是田蜜駛駕了。
她坐在車轅上,目看前方,搖晃著雙腳,好不自在。
一回到吳家村的老桂花樹下,就圍過來一群小孩子們。
田蜜笑容滿面,也不趕他們走,只是小心趕著馬車,小心行駛。
怕誤傷小孩子們。
吳王氏和吳秀蘭,吳曉娘三人正坐在院子里,扎花球。
突然聽到馬兒的撕鳴聲,三人齊齊一驚。
不約而同抬起頭,朝掩著的大門方向望。
下一刻,就聽到小剛和四妞興高采烈的聲音:
“娘,大姑,我們回來了!
吳王氏連忙放下手里的活,激動(dòng)起身,三兩步跑到大門前,打開了大門。
映入眼簾的是一匹通體黑色的馬匹,田蜜正眉眼彎彎看著她笑。
“娘,把門全打開,這樣馬車才能進(jìn)去!
吳王氏眼中,臉上布滿了歡喜。
動(dòng)作迅速打開大門。
走到一邊,等田蜜趕著馬車進(jìn)院。
瞧見馬車后跟來的小孩子,吳王氏臉上的笑容更濃。
讓看著馬車驚詫的吳秀蘭和吳曉娘進(jìn)屋去拿糕點(diǎn)和茶水給小孩子們分著吃。
小孩子們聽到有東西吃,連忙笑著朝吳王氏道謝。
七小只依依不舍下了馬車。
田蜜讓小玉和吳曉牽著馬兒,帶他們?nèi)ネ膺叧圆荨?
她自己趕著牛車去了理正家。
這會(huì),理正吳青鋒正一家正坐在一起說送貨到鎮(zhèn)上的事。
兒媳李氏面露不悅,沉吟片刻,方道:
“爹,娘,要兒媳婦說,這牛車就不應(yīng)該借給田蜜用。
看她,三天兩頭來借,完全把這牛車當(dāng)成自己家的在用。
這先不說,那她借后總得帶一大捆草過來,給牛吃吧。
我割牛草也累!
院門外,田蜜剛抬起的手,驟然垂了下來。
不過,田蜜很快想通。
氣歸氣,人家說的都是事實(shí)。
誰叫自己三兩天去借牛車。
現(xiàn)在總算擁有了自己的馬車。
還是用自己的舒心。
心想著,院里又響起了吳青鋒朗爽的聲音:
“玉壺,你眼光放遠(yuǎn)些,心胸放寬些。
你看,田蜜才十三歲,就把筍片生意告訴了我們家。
你抱怨她頻繁牛車,怎么不去想想人家為什么愿意幫咱們家,讓咱們家一起合作生意?”
李玉壺沉著臉,沒好氣反駁:
“還不是看在公爹你是理正!
吳有余臉色猛地一沉,低聲喝斥道:
“沒見識(shí)的婦人!
李玉壺回他一個(gè)白眼。
悶悶不樂低下頭,不吭聲了。
張玉梅遞一個(gè)見好就收的眼色給大兒吳有余。
吳有余收到,狠狠瞪李玉壺一眼,便抬頭,看著父親,正色道:
“爹,娘,是兒子沒管好玉壺,你們放心,我會(huì)跟她好好說的!
李玉壺伸手,用力一擰吳有余腰間的嫩肉。
吳有余頓時(shí)痛得臉色曲扭變形。
張玉梅和吳青鋒瞧見,都微不可見地輕嘆一聲。
這兒媳婦真是……
他們都不知道該用什么詞來形容她好。
“咚咚咚!”
正在這時(shí),院子外面響起了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