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小啟的表情,讓鄧海波愣了愣,問道:“候先生,你有什么話,直接說就行了。”
“是這樣,如果你的母親病好了,你能不能跟我去一趟石頭屯?”
候小啟這個也算是提出了自己的邀請。
對于鄧海波,候小啟還是比較相信他的能力。
而石頭屯,雖然現(xiàn)在經(jīng)營不錯,并且楊龍他們幾個也積極學(xué)習(xí)。
不過,這方面的事情,還是需要一個醫(yī)術(shù)高一些的人,否則到時候候小啟不在的話,肯定是比較麻煩的。
聽到石頭屯這個陌生的名字,鄧海波也是愣了愣,道:“石頭屯是哪里?”
“一個之前比你這村子還差的地方。”
候小啟笑著。
“這樣啊……”
鄧海波下意識的就認(rèn)為那邊的條件,應(yīng)該會很艱苦。
不過,想到候小啟幫忙救治自己的母親,鄧海波的臉上,就是有著幾分堅定,道:“好,我答應(yīng)你,不過,得等我媽病徹底好了。”
“呵呵,沒關(guān)系。到時候,你可以讓你母親一起離開。”
候小啟爽快的擺擺手,卻讓鄧海波愣了愣,道:“你那……不太方便吧?”
“你現(xiàn)在還不知道,等到時候再說吧。”
候小啟現(xiàn)在,稍微保持一下神秘感。
鄧海波也是摸不著頭腦,不過,卻也沒有多想。
午飯,候小啟就留在這里吃了一頓之后,候小啟才終于打開了手機(jī)。
不過,這個一打開手機(jī),候小啟就看到了塞滿了的通話記錄,還有短信。
這個通話記錄無一例外,全部都是趙涵袖打過來的,總共有著將近二十條的樣子。
候小啟隨手點開了一條短信,字里行間,便是充滿了威脅的語氣。
正在候小啟準(zhǔn)備打回去給趙涵袖的時候,電話卻又響了起來,這一次,還是趙涵袖打過來的。
候小啟接了起來,立刻就能聽到了電話里傳來了謾罵聲。
“候小啟!你個王八蛋!電話竟然敢關(guān)機(jī)!”
語氣充滿了憤怒,看樣子趙涵袖這一次還真的是發(fā)火不小。
“咳咳。”
候小啟干咳一聲,道:“大小姐,你這個不能怪我,我剛剛接你電話的時候,手機(jī)正好沒電了。”
“你騙鬼呢!”
趙涵袖當(dāng)即表示了自己的不相信,道:“你個混蛋!到底是不是去偷偷勾搭哪個女人了?我告訴你,我一定要把這件事情……”
“得得得,大小姐,您先停一下。”
候小啟擦了把汗,這個大小姐估計又要抬出林筱雅了。
“哼,你今天必須給我解釋清楚。”
趙涵袖哼唧著,氣還沒消。
候小啟看了一眼旁邊鄧海波,道:“其實,我正在鄧海波的家里。”
“鄧海波?這一次比賽的第二名?”
“嗯。”
候小啟恩了一聲。
“你去他家干嘛?不對,你去他家干嘛不接我電話?”
趙涵袖還是耿耿于懷這件事情。
不過,此時的候小啟心中是有苦說不出啊。
他倒是想帶著趙涵袖,不過這個家伙剛剛拿了第一名,那時候,自己還跟鄧海波不熟,到時候,讓他看著自己帶著趙涵袖,是什么感覺?
自己剛剛輸了比賽,現(xiàn)在這個贏了自己的人,還在自己面前晃悠,任誰都不會好受。
更何況,候小啟當(dāng)時雖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卻看出了鄧海波對于這個第一名非常重視,到時候肯定是不合適的。
不過,這個候小啟當(dāng)然是不會承認(rèn)的,只是一口咬定,自己的手機(jī)就是沒電了。
“本姑娘不相信,你告訴我地址,我馬上過去。”
趙涵袖果然還是不相信有這么巧的事情,立刻就要了候小啟的地址。
“你現(xiàn)在來干嘛?我都吃完午飯準(zhǔn)備走了。”
候小啟當(dāng)然不想趙涵袖跑這么老遠(yuǎn)。
“當(dāng)然有事。”
趙涵袖說著,道:“鄧海波是這一次的第二名,他的獎金獎品還沒拿呢,就算他不想去南藥集團(tuán)工作,十萬塊錢獎金總是要的吧?”
“這個……”
候小啟猶豫了片刻,說著:“好吧,那你過來吧,在XX村這里。”
“嘟嘟嘟!”
趙涵袖拿到地址,已經(jīng)是迅速掛了電話。
候小啟頗為無奈,收起手機(jī)之后,看了一眼不遠(yuǎn)處鄧海波。
“候先生和趙涵袖小姐很熟嗎?”
鄧海波問著。
“很熟,認(rèn)識挺久了。”
候小啟不想多解釋。
“這樣啊。”
鄧海波點頭,其實心中也猜到了,趙涵袖的醫(yī)術(shù),肯定是候小啟教的。
眼神中不由得有著幾分羨慕,鄧海波還是想著,自己如果有一個跟候小啟一樣的師父,成就肯定不止于此。
“到時候如果你去石頭屯的話,我可以繼續(xù)教你醫(yī)術(shù)。”
候小啟似乎是看到了鄧海波的想法,說著。
“真的嗎?多謝候先生!”
鄧海波心中的驚喜不言而喻,真是想什么來什么啊,這一天,實在是給他太多的驚喜了。
“我看現(xiàn)在時間也還早,估計大小姐還有一兩個小時才到,不如我們出去走走吧?”
候小啟走到了門口,對這個村子,倒是表現(xiàn)出了一點興趣。
雖然都是在杏林市內(nèi),不過這個村子距離石頭屯有些遠(yuǎn),可以說一個南,一個北。
不過,唯一想同的是,這個村子跟之前的石頭屯一樣,非常的偏僻和沒落。
走出去之后,到處都是黃泥建造的房子,全村用磚頭建造的房子,屈指可數(shù)。
“我們這個村子,人已經(jīng)不斷的少了,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不愿意出去或者出不去的人。”
鄧海波在旁邊給候小啟解釋起來。
“你們村子,總共還有多少人左右?”
候小啟問著鄧海波。
“人不多,總共應(yīng)該只有四十幾個了。”
鄧海波回憶著,道:“不過,四十幾個中,還有著二十多個老弱病殘,其他的人,跟我一樣,也是因為孝順,留在這里照顧老人。”
看樣子,果然也是人以類聚,鄧海波孝順,在這里孝順的人,同樣不少。
父母還健在,自然也就不方便去遠(yuǎn)游了。
更何況,現(xiàn)在想要去城里居住,需要不少的經(jīng)濟(jì),他們確實也沒有那個錢。
“我明白了。”
候小啟點頭,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