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莞寧目光微垂,落在手中的信紙上。
字如其人,顧謹(jǐn)行的字端正清雋,十分沉穩(wěn)。
信紙上寫著:“……吐蕃國師和蕭睿居于一處。季同追查到他們下落之后,趁夜襲擊。這一戰(zhàn),暗衛(wèi)折損三百余人,蕭睿身邊的侍衛(wèi)死傷兩倍有余。季同受了輕傷,命人送信回來,不捉到蕭睿和吐蕃國師,誓不回營……”
墨黑的字跡里,似泛起了無邊的血光,令人心弦顫栗。
琳瑯溫柔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娘娘,季同受傷之事,可要告訴夫子和珊瑚一聲?”
顧莞寧回過神來:“當(dāng)然要告訴她們。”頓了頓又道:“你現(xiàn)在去叫她們過來,我親自和她們兩人說。”
琳瑯想說什么,卻又未吭聲,領(lǐng)命退了出去。
過了片刻,陳月娘和珊瑚來了。
她們兩人,都是季同在世上最親近的人。一個是親娘,一個是結(jié)發(fā)妻子。
她們也都是她身邊最親近的人。珊瑚是她的貼身丫鬟,朝夕相伴多年。陳月娘則是她的夫子,也是值得敬重令人樂于親近的長輩。
如果季同出事……
她該如何向她們交代?
……
陳月娘和珊瑚一起行了禮,兩人起身時,看到神色凝重而復(fù)雜的顧莞寧,俱是一愣。
陳月娘最是敏銳,幾乎是立刻反應(yīng)過來,心里倏忽一沉:“娘娘特意叫奴婢和珊瑚來,可是季同出了事?”
珊瑚面色悄然泛白,呼吸一頓。
顧莞寧定定神,低聲道:“他在執(zhí)行一樁十分要緊的任務(wù),頗為兇險。此次他受了些輕傷,并無性命之礙。”
珊瑚先是松了口氣,再一細想,一顆心又被揪起。
要緊又兇險的任務(wù)!
這一回只是輕傷,沒有性命之憂,那下一回呢,又會怎么樣?
陳月娘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面上卻未顯露出來,鄭重地行了一禮說道:“季同身為暗衛(wèi),理當(dāng)聽令行事。顧家精心栽培他多年,他若是完不成任務(wù),根本沒臉回京來見娘娘。”
頓了片刻,又道:“如果他在當(dāng)差時受傷,或是出了意外,娘娘也無需愧疚。他自加入暗衛(wèi)的那一天起,便知道會有這么一天。”
“就如當(dāng)年,他的父親去戰(zhàn)場之前,便對奴婢說。若他死在戰(zhàn)場上,奴婢也不必太過悲傷難過。打仗沒有不死人的。就連兩位侯爺,也先后戰(zhàn)死。”
“季同執(zhí)意要陪沈公子去邊關(guān)的時候,奴婢便已做好所有準(zhǔn)備。”
陳月娘目光堅定,身影挺得筆直。
珊瑚目中盈盈淚珠,也被逼了回去。她目光也變得同樣堅定:“說的對。奴婢也同樣有心里準(zhǔn)備。不管發(fā)生任何事,奴婢都能撐得住。娘娘不用為奴婢擔(dān)心。”
顧莞寧鼻子有些泛酸,面上卻未流露出來。
她定定地看著陳月娘珊瑚婆媳兩人,鄭重許諾:“此次事了,我便召季同回京。”
回京總比待在邊軍里安全得多。也只有顧莞寧,能召季同回京。
陳月娘和珊瑚一起謝了恩典。
……
退出寢宮后,珊瑚眼眶一紅,悄然落了淚。
陳月娘心中同樣焦慮擔(dān)憂,卻未像珊瑚這般落淚哭泣,反而沉聲叮囑:“你在我面前哭上一回?zé)o妨。以后在娘娘面前,切不可露出痕跡。”
“娘娘今日親自將此事告訴我們,可見娘娘心中已生愧意。”
“只是,娘娘真正信任可用之人,便是季同。此時此刻,季同絕無畏怯的道理,也絕不會退縮。”
珊瑚用袖子擦了眼淚,紅著眼點點頭:“我知道了。放心,以后我絕不會再哭了。”
陳月娘沉默片刻,嘆了口氣:“早知今日,當(dāng)日我倒不該讓季同娶你過門了。嫁給顧家暗衛(wèi),少不得要跟著提心吊膽。”
陳月娘當(dāng)然知道這樣的滋味是何等的煎熬。
珊瑚卻道:“我寧愿擔(dān)驚受怕。”
陳月娘微微一怔,看向珊瑚。
對這個沉默又細心的兒媳,她當(dāng)然滿意。不過,若說特別喜歡,也實在談不上。婆媳兩人都在顧莞寧身邊當(dāng)差,平日時常接觸,卻怎么也親近不起來。
她更喜歡活潑的珍珠機靈的玲瓏細心敏銳的琳瑯,便是琉璃瓔珞也比珊瑚活絡(luò)得多。
珊瑚太過沉默少言,存在感稀薄。
此時此刻,陳月娘忽地對珊瑚生出了親近之心。原本不想說的話,很自然地說了出口:“珊瑚,若是季同出了事,你一定要撐住。”
就像當(dāng)年的我一樣。
聽聞?wù)煞驊?zhàn)死的噩耗,哭了一場之后,便不再哭泣。一心撫養(yǎng)兒子長大成人。
珊瑚目中露出堅毅之色:“我會的。”
陳月娘的目光溫柔起來,主動拉起了珊瑚的手:“季同的眼光果然極好。”
珊瑚笑了一笑,想到遠在邊關(guān)的丈夫,心中又是一陣酸澀。
……
在這之后,一直都沒有季同的消息。
每打一回勝仗,顧謹(jǐn)行總要寫一封信來。
之后的一個月里,顧謹(jǐn)行一共寫了三封信到京城。這三封信里,都未提及季同。
顯然,之前的刺殺追捕,已令蕭睿心生警惕,防備得也更森嚴(yán)。潛在暗處的季同,一直沒有出手的機會,也因此沉寂沒了消息。
一轉(zhuǎn)眼,已是陽春三月。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陽光明媚而溫暖,照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小四的滿月禮未曾大辦,到了百日禮,正逢蕭詡病情好轉(zhuǎn),邊關(guān)又連連打了勝仗。閔太后便生了操辦宮宴的心思。頗有借機驅(qū)一驅(qū)宮中晦氣之意。
顧莞寧不忍拂逆閔太后的心意,便應(yīng)了下來,下了鳳旨操辦宮宴。
這一年多來,宮中第一次設(shè)宴,京中三品以上的誥命夫人均有資格列席。顧莞寧特意下了鳳旨,每位誥命夫人都可以攜帶晚輩進宮。
沉寂了許久的皇宮,陡然間變得熱鬧起來。
諸多熟悉的臉孔,一一出現(xiàn)在顧莞寧面前。
崔夫人羅夫人平西伯夫人……當(dāng)然少不了定北侯府的一眾女眷。
當(dāng)太夫人領(lǐng)著兒媳孫媳進殿時,顧莞寧心中一陣難以抑制的激動。
顧莞寧從鳳椅上起身,主動上前相迎,喊了一聲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