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種已有段時日,需要安排官吏去各州府檢查,沈思暫且將軍餉的事壓下,準備外出的事情。他來戶部第一年,若是不下去看看,許多事也搞不清楚。
這日,沈思去兵部找高承禹,正趕上高承禹要回家,兩人便一路邊走邊說公事,喜勝和高其便跟在后頭。
沈思自從去了戶部,也改變了行走的路線,以前都是多走坊外大道,而現在喜歡穿坊走巷,遇到集市便去轉一轉,高承禹被他帶著從務本坊穿出又入宣陽坊。
瓜果蔬菜、糧油布匹,每一件沈思都會問問,不一會兒喜勝手上就提了幾樣。
高承禹笑他:“你這回一趟家得多久時間。”
“一個多時辰也夠了。”沈思答。
“怪不得你平日很少騎馬,也不坐車。”高承禹看了看這街道和市集,這么走街串巷,騎馬坐車很不方便。
“這米菜肉布的價格才最能反映我朝興盛程度,你知道現在米什么價嗎?”沈思問。
高承禹還真沒關注過,便向周圍找去,沒有米店。
“太宗皇帝貞觀年間一斗米三四錢,到了玄宗皇帝開元年間一斗米十幾錢,肅宗皇帝時期一斗米賣到了幾千錢,代宗時期也得一千錢,貞元末期一斗米三百多錢,現在一斗米大約兩百錢,你怎么想?”沈思細細道來米價的變化,這看似一個個的數字,背后卻藏了多少故事。
高承禹聽著這一個個數字變化,也陷入沉思,肅宗時期尚處于安史之亂之時,人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糧食產量上不去再加上連年征戰,僅存的那點糧食更是價高難忍。
“安史之亂之后,即便百姓已經過得那么凄涼,稅種和稅額還在增加,到了近一二十年才漸漸穩定下來,可我們現在國庫依舊窮,百姓也沒過上好日子,軍費的壓力還在增長。淮西始終是個難題,要備著點,若是真打起來是筆不小的開支。”沈思說著不免感嘆起來。
高承禹默默點點頭,又看了看坊市上來往的行人,在一個胡餅攤買了張餅:“李相提議許給田興的那些錢,其實遠遠低于對魏博發動一次戰爭花費的錢財,而且又穩定了百姓和農田。”
沈思十分贊同地點頭:“這戰爭不到迫不得已何必呢,將士的死你看得比我多,我就不信你每次看的時候都不為所動。”
高承禹笑:“怎么可能呢,每次一場戰役結束,再看到同袍的尸山血海,也是許久不能平靜。可有什么辦法呢,紛爭不斷,我也盼望真正的太平日子快些來。”
“其實陛下動過減稅的念頭,但連年支出過高,藩鎮一朝不徹底平息,我怕陛下也不敢輕易改動。”
“越是盛世,百姓所承擔的稅越輕,物價也越低。如果按照現在的勢頭下去,我們也能盼到那天了。”高承禹說。
沈思看了眼高承禹:“你說得對,陛下胸中有一番大計,我也竭盡所能。不過我近來查了查各地的稅,有許多問題,你記得前幾年在西川嗎,那時便有一些往年雜稅,現在都說不清了,哦,我想起來,清娘那時還問過我一個案子,也和這苛稅有關,我估計其他各鎮也會有這情況。”
聽見沈思提到雜稅的事,高承禹才意識到他要做什么:“你要查這些?”
“也不是查,先看看。”
高承禹停了步子:“你等一下,這軍餉要查,雜稅要查,你查得過來嗎?”
沈思聳了聳肩,有些無奈:“慢慢來吧,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你比我還清楚這里頭的緣故,這兩項事,牽連的人多,利益多,你慎重些,別輕舉妄動。”高承禹太明白這利害關系了。
沈思一聽這話笑起來:“今日你倒是勸我慎重了。”
高承禹聽到這話后也一愣,搖搖頭便也不再說什么,都說京官當久了便容易瞻前顧后,裹足不前,難不成自己這么快便也入了這門道。這長安的官場,人心難測啊。
“我不是不讓你查,打蛇打七寸,要是沒有十足把握先別露頭。”高承禹不放心又說。
沈思看著他那鄭重的神情笑起來:“這話還像你說的,凡是行動必得有十足把握,我記得了。”
再往前走出了坊門便是東市了,高承禹提醒:“時候不早了,再走遭東市便趕不上宵禁前了。”
旁邊叫賣聲,吆喝聲漸漸遠去,提醒他們馬上便要原理坊中心,快到坊門處。
“我也沒打算要去東市。”沈思說。
高承禹看了眼喜勝懷里抱著的東西,笑著說:“你若每次都這么個買法,去了東市西市,你那月俸也禁不起這么花。”
正說話間,一個小孩子跑過來,巴巴地看著喜勝手里的東西,砸吧著嘴。
高承禹先留意到這個孩子,一雙黑黝黝的眼睛,認真而渴望,衣服也有些舊,但整齊干凈,小孩臉上也干干凈凈的,這孩子一看雖貧窮但教養還不錯。
沈思也從高承禹的視線中發覺了這個孩子,見他盯著喜勝手中的東西,那是幾只瓜和兩張胡餅。沈思回身拿出一張胡餅問小孩:“你是想要這個嗎?”
孩子走上前幾步,搖頭,仍盯著喜勝。
沈思又拿出一只青瓜,蹲下身問:“那就是這個了?”
孩子點點頭,眼神還有些膽怯。
沈思將青瓜遞給他,問:“你一個人出來的嗎?”
那孩子指了指他身后的一處房子,大概意思是說他住那里。沈思朝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那院子門開著,從這個角度看過去,看不到院中屋子的樣子,只能看見院子里掛滿了衣服。
沈思拉著孩子送到院門口問:“你是住這里嗎?”
孩子點點頭。
沈思溫和地說:“回去吧,一個人出來容易走丟。”
聽見有人在門前說話,一個女人端著一個盆子走出來問:“是誰在說話啊?”待看見沈思和高承禹帶著他的孩子,有片刻愣住,趕忙放下盆子跑過來拉住那孩子,防備地看著他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