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后心中甚至于都起了一陣畏懼。
因為太過相似了。
溫孤齊的性情可以說是萬中無一。
冷心冷情到極點,就連陳后也幾乎是沒有見過他笑。
自從月華死后,溫孤齊的眼神仿佛也跟著死了。
看人永遠都是那副淡泊而莫不關己的樣子。
就算他就坐在你的面前,哪怕他的身份地位比你低,你依舊覺得,在他面前抬不起頭來。
仿佛是天生愧對于他。
如果這是一個君王的眼神,絲毫不會有人懷疑他不是君王。
因為他的眼里沒有任何東西,也放不進任何東西。
就算他看著你,你也覺得那雙眼睛不是在看你,仿佛是在看遠處的山海,是在看遠處的云天。
陳后不知道是為什么。
她覺得這個孫兒是恨她的。
但如果說溫孤齊痛恨陳王府的人,痛恨他續弦的后母,痛恨母親沒有走一年就娶新妻子的父親,痛恨繼子和巴結后母的兄弟。
這些都是合理的。
都是因為月華。
可是她卻是月華的母親,齊兒見到她,不該是如此生疏的。
生疏得不愿意進宮見她,甚至于要他的后母領著他進宮,他才愿意見她。
那雙無情和淡泊的眼睛也不是從小就這樣的,他眼睛里的冰霜是一點一點積蓄的。
陳后記得,小時候人人都夸溫孤齊的眼睛生的好。
天生一雙桃花眼,明明只有黑白二色,那風采卻像是容納了桃花夭夭。
溫孤齊的眼睛看著人看久了,都會讓人覺得自己不好意思。
可是那雙天生的含情眸,卻成了這樣一雙萬里無一的無情眸。
這是陳后心里的一根刺。
現如今跪在眼前的這個女子也有一雙這樣的眼睛。
是細細長長的水眸,重瞼的痕跡極深,前面小,到后面慢慢越變越大,像是一把展開的扇子,而那雙眼睛中能夠容納的波光也足夠含情脈脈。
這樣一雙眼睛本來應該是嬌美惑人,可是這一雙眼睛也和溫孤齊的一樣,冷漠到了極致。
陳后看著溫孤齊,好像是真的是在和自己心愛的孫兒對視。
不起一絲波瀾,而周遭只有一片死寂。
陳后忽然覺得,不必再質疑這個女子什么了。
齊兒說她是知己,恐怕沒有任何問題。
這世間恐怕也再找不出一個能和齊兒這么相似的人了。
對治國之道的理念相似,一個貞元十四解釋的也是頭頭是道,完全不像是臨時背的。
齊兒的是她親自教的,這個女子能渾然天成到這種程度實屬是不易,如果是男子,當封侯拜相。
周身的氣度也相似,從她進門到現在,錦兒說的話很多,她都是四兩撥千斤,卻沒有一句話是多余的,句句都說到了點上,可見話少并不是倨傲,而是她天生氣度清冷如此。
更別說這一雙乍一看并不相似,實際上卻能把人定得死死的眼睛。
這個女子如果是齊兒的知己,也比這個女子是齊兒私定終身的女子要可信。
江家有此等女子,實屬是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