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赤腳醫生道病人家里就診經常是這樣的,有時候三更半夜起來去為孕接生,也是家常便飯,是在沒有什么可以值得大驚小怪的。
從那以后,不管刮風下雨,高文元每天晚上都會去黑大娘的家里給她吃藥診斷。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個多月。
道這年年底的時候,黑大娘的病有突然加重了,高文元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最后的關頭了,就像一盞油燈的油即將熬盡,很快就會熄滅的。
那天下午,高文元正在合作醫療站立里整理著藥物,忽然,黑大娘隔壁的一個人慌慌張張地跑來說道:“黑大娘怕是不行了,她想見見你。”
看著那人焦急萬分的樣子,高文元覺得眼睛發直,二話沒說,匆匆收拾了一下就跟著她來到了黑大娘的家里。
此刻,黑大娘已經昏迷了過去,可不知道為什么,高文元剛坐到他的床邊,她突然醒了過來。高文元一見,立即緊緊地抓住了她那只已經瘦的皮包骨頭的手。那黑大娘看著她嘴唇在微微地動著,說話的聲音很輕很輕。
高文元一見,立即俯下頭去,把耳朵貼近她的嘴巴,這才聽清楚原來她在喊著高文元的小名,她斷斷續續地說道:“這些年……多……虧了……你……”
高文元聽了十分激動,一支箭不知道該說什么,就緊緊地握著她的手。黑大娘定定地看著高文元,張著嘴巴似乎還想說什么,可是最后,眼睛一閉,竟然就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氣。
事后,高文元十分后悔,為什么就不能在當時說一兩句話去安慰她呢。
那時候,雖然共設立已經有了衛生院,鎮上也有了鎮衛生醫院,但是絕對大部分的社員們根本都沒有去公社衛生院就醫,就根本不用說去鎮上的醫院里了。
甚至于連絕大部分的女人生孩子都是在家里有大隊的赤腳醫生接生的。除非出了產婦難產或大出血,才會去公社或鎮上的醫院里。
這是為什么呢?首先是路途比較遠,交通又不方便。
當時,朝陽大隊雖然有了大型拖拉機可以運載病人,但在一般的情況下,這輛大型拖拉機都在外面跑運輸的,很少停在大隊里的。
朝陽公社有二十四個大隊,一百七十六個生產隊。距離公社衛生院最近的一個大婦隊也有五公里以上的路,最遠的將近三十里的路。
因此,去公社里看病和生孩子是十分不便的。除非是在公社附近的社員們。
在朝陽大隊屬于平原地帶,只有少量的一點丘陵山地。如果是山區的社員們,到醫院里去就更不方便了。
第二是那時的婦女們還沒有到醫院里去生孩子的習慣。那時候的農村婦女實在厲害,懷孕后還一直參加生產勞動,直到快生產了還在農田里忙活著。
當時,大隊里就發生過兩個女社員把孩子生在大田里的事情。
第三是當時的女社員們不把生孩子當做一回事兒。有的婦女當孩子生下后沒有活成,當時哭幾聲,第二天就照舊去生產隊里干活。
這不是當時的女人們心腸狠,而是實際情況。
她們在而是多年中生產了很多很多的孩子,有時候連孩子的生日都記不清楚了。對于剛生下就夭折了的孩子,她們已經麻木了。
現在一對夫婦只剩一個孩子,一懷孕就寶貝似地供起來了,一家人圍著孕婦轉,還定起去醫院檢查,生一個孩子起碼要用好幾千的錢。
其實,盡管是有了赤腳醫生,也并不是所有的產婦都請的,一般說來,年輕婦女生頭胎二胎是要請的,而不少已經生過幾個孩子,自己也覺得已經有了經驗的婦女,就會在自己的家里生產,至多是婆婆、小姑子在跟前幫一下忙。
而上面的這些原因中,最重要的一個還是農村醫療的條件差,離醫院太遠不方便。而在自從大隊里有了赤腳醫生和接生員。孩子的死亡率也就大大地降低了。
這一天上午八九點鐘的時候,突然一個男青年急匆匆的跑進合作醫療站來到高文元的身邊喘著氣說道:“文元,快,快,我老婆姚生孩子了。”
“啊,快走。”正在整理著藥品的高文元一聽,來不及多說什么,背起藥箱,就跟著那男人匆匆地出發了。
大隊西邊的新農村的一見房屋里面,床上躺著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臉上滿是汗水,兩只手緊緊地抓著床上的被子,咬著嘴唇正在輕輕地叫著。
她身下的床上已經有了很大一片鮮紅的血液了。很明顯,羊水已經破了,那女人就要臨產了。她的旁邊站著一個四五十歲的女人,面上滿是焦急的神色,看到高文元進來了,立即說道:“文元……”
高文元一來到窗前,粗粗的察看了一下產婦的情況,就說道:“別急。你們快去準備好一盆熱水。”
高文元一邊說著?,一邊就開始對自己的雙手做消毒工作,然后戴上手套,察看攙扶的生產情況了。
“啊喲……啊喲……”那產婦在輕輕地呼叫著。
“用力呼氣,用力迸氣。”高文元一邊囑咐著,一邊緊緊地盯著產婦,做著迎接一個新的生命的到來準備工作。
大約是十多分鐘后,隨著產婦的又一次用力地迸氣,“哇”的一聲,孩子終于順利的出來了。
“恭喜啊,是一個男孩子。”高文元一邊說著,一邊飛快地給孩子做著清潔衛生工作,然后把孩子用棉毯包好后遞給了一邊的婆婆。
轉過身去,她就有開始給那產婦做產后的衛生工作了。
大約一個多小時候,一切工作都完成了。
“大娘,再見了。”高文元說著背起藥箱就要往外面走去。
“謝謝你啊!文元。”那女人十分感激地看著高文元說道。
“大娘,別這樣說,這是我應該的。”高文元微笑著說著就出來了。
再說那高朝陽自從和李秀蓮結婚后,也就不去讀書里,專心在大隊里的農科組里進行農業科學研究了。
李秀蓮也就是名正言順的高家人的人了。她在大隊里兼管著磷肥廠、紡織廠、農機修理廠磚瓦廠等大隊企業的財務,工作是十分繁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