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樣的棉花黑白相間,很扎眼,也很容易被看出來。因此,這樣的棉花收購站只要一發現就一縷拒收。
所以在采收棉花時,不能把干燥的棉花葉片弄到棉花上面去。
在采摘棉花時,除了分開畦,看采摘的速度,最后還要過秤,看采摘的數量。
男女勞動力分好畦后,每個人腰間圍著一個特制的大布兜。
這種布兜分左中右三個兜。中間的那個大的是盛放好的棉花的,兩則的小兜,一個放爛瓣(雞屎撅),一個放落花。
所謂“落花”,就是在采摘前已經掉落在地上的棉花。這種棉花因為沾有許多的棉花葉和泥土,需要專門收拾,必須另行擺放,這樣便于處理。
采摘結束后,就有生產隊的專業檢查組挨個進行檢查。然后進行綜合評比。檢查的內容很多,主要是看有沒有留“眼子毛”、“雞屎撅”和“落地花”。棉花上有沒有遺留的棉花等等。
在過秤是在檢查有沒有“花藏葉”,還要好花與“落地花”,“雞屎撅”是不是分清爽。有沒有混雜,等等。吧這些項目進行綜合后再給記公分。
那天是第三生產隊第一次集中全體勞力采摘棉花,全隊男女老少一百多個人都來了。吳勝萍也來了。小隊長給社員們分好了工,大家就齊刷刷的進入了棉花地里。
那一年棉花豐收,“伏桃”(就是三伏前結的棉桃。這樣的棉桃質量是最好的。)多,一入秋,遠遠望處,滿地白花花的一大片,讓人看了舒心高興。
一開始,大家都沒有吧吳勝萍放在眼里,因為她是第一次參加采摘棉花的知識青年,能趕上大家就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在幾分鐘后,吳勝萍就竄到前面去了,把大家拉下來一大截。幾個多年的采棉能手可就不服氣了。
“什么?你個第一次參加采摘棉花的女知識青年居然能勝過我們?”
于是大家伙就咬著牙齊心往前趕去。決心一定要趕上和超過她。可是沒想到,這些多年的“”摘棉高手最后還是一個個敗下陣來。
到中午收工的時候,吳勝萍不僅干的最快,而且質量最好,彩摘的數量也是全隊最多的一個。這一下可把社員們給轟動了,大家圍著吳勝萍熱烈地鼓掌祝賀她。
尤其是那些女社員們更是一邊熱烈地鼓掌著,一邊七嘴八舌的問著。
“阿萍,真看不出,你還真有兩下子。”
“她不但有兩下子,我看她還有三下子呢。”
“你是哪來的訣竅?”
……
看著這熱烈的場面,吳勝萍只是十分平靜地微笑著看著大家,沒有說話。偶爾,她紅著臉轉過頭去看了站在一邊的高朝陽一眼,剛巧高朝陽也正在用鼓勵的目光注視著她。他紅了一下臉就立即轉過頭來,跟社員們去說笑了。
而站在一邊的高朝陽看著站在人群中的吳勝萍,心中不覺出現了一絲異樣的感覺。可同時,他的眼前也立即出現了李秀蓮那嫵媚多姿的面容。
此刻,李秀蓮的眼神里似乎帶著一絲憂傷的神色,正在定定地注視著他,似乎在對他說:“朝陽,你要珍惜自己……”
八月二十八日,公社每年一次的“采棉大賽”開始了。朝陽大隊的參賽選手中就有吳勝萍。她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
比賽場地就選在朝陽大隊的第三生產隊的一塊很大的棉田里。開展這種比賽是,前來圍觀的社員群眾個領導干部很多。四周的田頭幾乎都站滿了圍觀的人群。
大家都想看看今年的“采棉冠軍”會花落誰家。在四十八名選手中(每個大隊兩名選手),只有兩名是男青年,其余的都是婦女。
作為公社報道組的主要成員高朝陽也參加了這次采棉比賽。
公社黨委書記講話后,比賽總指揮就吹響了比賽的哨子。哨子一響,各路選手就一起沖擊棉花地里各顯神通。
只見吳勝萍一進入棉花地里,五指并攏,雙手出擊,猶如仙女采花一般飛快地采收著棉花。其他的選手自然也不甘心落后,一個個都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地往前趕著。
然后,這次大賽沒有任何懸念,吳勝萍以無可分辨的優勢奪得了這次采棉比賽的第一名。吧第二名拉下了四十多米遠。
采摘的重量也比第二名多了二公斤,質量更是無可挑剔,在所有參賽選手中是一流的。所有參加比賽的選手們對吳勝萍另眼相看了。
盡管大家都輸給了她,但是輸的心服口服。觀看比賽的各級領導們和廣大社員們都紛紛圍繞著吳勝萍夸贊著。
喜歡家長里短,品頭評足的婦女們都說這個吳勝萍長的美,技術也更是了不起。
吳勝萍雖然滿心喜悅,但卻是十分平靜地站在那里,只是在她的俏臉上略略地露著意思欣喜的神色。
此刻,站在一邊觀看者的高朝陽,眼看著眼前著激動人心的場面,他的心里也像長江大海里的波浪一樣,不斷地翻滾著洶涌澎湃的波浪,真想不到著吳勝萍竟然還有這樣俊的伸手。
可是他的整顆心已經被李秀蓮牢牢地占領了,畢竟愛情不是可以交易的,它有著更深一層的內容。
比賽結束后,吳勝萍獲得了獎狀和鏡匾,還有一臺大型交直流兩用收音機。要知道這樣的一種兩用收音機,在當時還很不多見,只有在大隊的廣播室里才能見到這種玩意兒。
朝陽大隊也感到十分光榮,就好像迎接新娘子一樣,開著大型拖拉機把吳勝萍接了回來。
從那以后,全公社的人都知道了在朝陽大隊有一個“摘棉能手”,一個女知識青年吳勝萍。真是做到了家喻戶曉了。
那時候,大隊公社直至縣里,對各種各類的“生產能手”特別重視,除了給予很高的政治榮譽以外,還給與時機享受的待遇。
生產隊里給他們記高公分就不用說了,上級領導還會重用你。因此,就在當年秋天,大隊黨支部經過研究決定,直接點名要吳勝萍道大隊農科組里去,擔任農業技術人員。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個好事還沒有實施,公社一個通知,就把吳勝萍調去公社農技站工作了。這樣一來,朝陽大隊轟動了,也沸騰了。都說沙磧窩里飛出了金鳳凰。
剛下來插隊落戶不到一年時間的吳勝萍,一下子就成了公社干部。但雖然成了公社干部,因為區里、公社里的干部都在朝陽大隊蹲點。
公社也就讓吳勝萍在原先的大隊里蹲點,繼續更好地指導朝陽大隊的農業生產。也正因為如此,雖然吳勝萍成了公社干部,但依舊跟高朝陽出入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