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一切教學秩序都在依然正常有序地運轉著。
傍晚時分,在高永照的家里,一家人正在吃著飯。吳鱈瀅坐在高永照的對面,他的身邊坐著已經讀初一年級的高朝輝。
“朝輝,聽說你們學校里,最近學生們也都給老師們寫起大字報來啦。有這事嗎?”正在吃著飯,高永照忽然停住吃飯,轉過頭來看著兒子高朝輝問道。
“有這事,是老師們布置讓我們寫的。”高朝輝一邊吃著飯,一邊看著自己的父親說道。
“那你有沒有寫呢?”高永照問道。
“我,我也寫了一張。”高朝輝略一遲疑還是爽快地說了。
“哦,那你們有沒有去批斗老師們呢?”聽了兒子的話,高永照似乎很有點兒吃驚地問道。
說著話,在高永照的眼前立即又浮現出了當年坐在場第上,看著自己的父親遭批斗的場景。不覺飛快地看了父親高銀河一眼。幸好,父親似乎沒有覺察道他的變化,只是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們父子倆。
“沒有。”這次,高朝陽說的十分爽快。
“對。謝謝可以,但絕對不能對老師動武。知道嗎?”
“知道了。”
“你想想,是誰在教導你們讀書寫字的?”
“老師。”
“要是老師都被你們批斗了,誰還來教導你們讀書寫字呢?”高永照看著兒子高朝輝意味深長地引導著他說道。
聽了父親的話,高朝輝飛快地閃動了一下明亮的眼睛,動了動嘴,似乎想說什么,可最終還是沒有說,低下頭去顧自吃飯了。
高永照看了,不覺會心地一笑,也就開始吃飯了。吃好飯,高朝輝又去看書做作業了。
這時,離休息的時間還早,高銀河高永照爺兒倆就坐在家門口的場地上一邊納涼,一邊閑聊著。
晚上,吹過來的絲絲夜風,已經讓人感覺到有絲絲的涼意了。雖然是晚上,但是樹上的知了還是在,不知疲倦地十分熱鬧的“知了知了”的叫著,直叫得人心煩意亂。
“爹,您說今年的收成將會是怎樣的?”
說著話,高永照給父親遞過去一根煙,父子倆吸著煙,納著涼繼續閑聊著。
“只要沒有什么特別的意外,又是一個豐收年。”他吸了一口煙后繼續說道:“永照,我看在這個‘密’字上面是不是還可以做點文章?”
“哦,怎么說?”聽了父親的話,高永照的心里不覺一動,自己也正在想著這糧食產量道這時難道就真的不能在增加了嗎?有沒有別的可行的辦法了呢?
所以,他在聽到父親的話后,不覺心里一動。也就沒有多說話,只是問了一句話,就等待著他繼續往下說了。
“永照,你想想,我們種的行距跟株距都這么大,足足有一尺來寬,能不能再縮小一些了呢?這樣縮小了株距和行距,不久等于增加了有效穗,不就是增加了產量了嗎?”高銀河看著兒子微笑著侃侃而談。
聽了父親的話,高永照不覺十分興奮,他一拍大腿說道:“爹,你說的對啊。咱們要是吧株距行距都加以適當的縮小,就等于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積了。這產量自然也就增加了。”
看到兒子領悟了自己的要領,高銀河就微笑著看著自己的兒子頻頻頷首。
但是,這雖然是一個好辦法,可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而有的差距卻讓人感到遙不可及。
因此,要想知道這種新的措施能不能變成現實,就得先進行試驗。于是,他就決定現在自家的自留地里來對這個舉措進行試驗。
這樣想著,他就看著自己的父親說道:“爹,這方法雖然好,但到底成不成,還是一個未知數。我想現在家里的自留地里進行試驗。”
“行,爸支持你。成了,就在大隊里推廣。不成,也就浪費了這樣一點點,也不在乎。”高銀河笑著鼓勵著說道。
得到了父親的首肯,他就等于有了一個堅強的后盾。他利用晚上的時間,估計了到底密多少,重點在“合理”這樣兩個字上做文章。
但到底是怎樣才算是合理呢?他覺得心里沒底。因為畢竟自己也還沒有親自操作過,沒有一個成功的案例。
因為只有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并且獲得了成功,這樣才能心中踏實。他這樣謀劃著,很快就
他就在自己家的自留地里根據自己的設想進行了試種。種下后,跟旁邊的大田禾苗進行比較,倒是確實不錯。
他就決定跟其他的大田一樣進行田間管理,不高特殊化。這樣才能獲得能否推廣種植的強有力的數據。
第二天早上,前去田頭干活的社員們,看到高永照家的自留地里種的水稻變得這么多了,都覺得新奇。于是便都紛紛駐足觀賞了起來。
看著這樣密的水稻,社員們的心里便產生了種種疑問。
“永照這樣做是為了搞啥呢?”
“他這是為了標新立異。”
“這樣種能成嗎?”
“成不成看成績吧。”
各種流言蜚語,應有盡有。這時,高永照雖然也站在人群里面,但他只是靜靜地的聽著,并沒有插嘴說話。
反正事情才還剛剛開始,結果如何還是一個天大的未知數,用不著多說話,還是讓事實來說話吧。
看到社員們正在紛紛議論著,高永照正想走開去了。忽然一個眼尖的社員看到了他,邊立即驚喜地大聲叫道:“永照哥,你家的地你啥就這樣種了?能成嗎?”
看到現在不說話不行了,高永照這才停住腳步,微笑著十分平靜地說道:“我也是從毛主席給咱定下的農業八字憲法的密字上想到的。既然毛主席的農業八字憲法中說到了‘密’,合理密植。我就想我們能不能也來一個適當地增加一些密度,從而增加糧食產量。”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既然是毛主席說的,那一定錯不了。”社員們的中間,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顫巍巍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