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市市政大樓。
一輛黑色本馳V級商務車和一輛辣椒紅的mini緩緩駛進了大門。
今天是市里為鋰電池專門舉辦市高層專項會議的日子,如果談妥,項目即將啟動。
吳奇,蘇立,梁士博,沈璐瑤以及陳鋒從兩輛車上走了下來,鋰電池項目核心成員全部到齊。
“歡迎各位。”
吳奇幾人剛下車,便受到了一位青年的熱情招呼。
蘇立當先走上前與這位青年親切握手。
在蘇立的介紹下,眾人知道這個看著十分年輕的精神小伙是市首的大秘,全承讓。
全大秘看著年紀輕輕,但做事面面俱到。
跟吳奇,梁士博等等都一一握手打了招呼。
在全大秘的引導下,眾人搭乘電梯達到市政大樓的4層。
一間近百平米的會議室里,已經坐著十來號人。
吳奇等人在全承讓的介紹,與這些市里高層官員逐個打了一個照面。
市首等幾個最重要的與會人員還沒到來,吳奇等人在全大秘的安排下坐下等待。
時間定在了下午三點,距離會議開始還有半個小時,他們來得不早不晚。
不一會,市首帶著兩人走進會議室。
市首姓湯,名觀復。
年齡55,正值當年。
正式開會前,在全大秘的介紹下跟吳奇幾個都逐一熱情地互相認識了一番。
湯市首旁邊兩位也來頭不小,一位是華國能源局的一位干事,名叫郭欣月,三十歲出頭,面容清麗。
另一位是華科院總院院士,方顯吉,是華科院的老院士,胡子拉碴,不修邊幅。
三人入座后,時間也差不多到了三點,會議開始。
“今天會議的內容想必大家都清楚....
各位積極發言,爭取今天將基本事項全面確定,早日落實...”
湯市首親自擔當會議主持。
剛開始都是一些海都的高層官員們在闡述自己的觀點,
所有人今天的目的只有一個,將鋰電池項目落戶在海都。
雖然海都作為華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級重點項目多如牛毛。
但這個顛覆性的鋰電池項目依然不會輕易放過,誰都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到這個項目背后所能帶來的收益,遠不止于生產總值的貢獻。
隨著項目的啟動,能夠帶動起一大批新興項目的落成。
全場只有作為華國能源局代表的郭欣月有不同的意見,她不在乎項目在哪,她在乎的是哪里更適合項目的啟動與落實。
郭欣月將統計整理的十幾個華國電池企業的規模、配套、地方政策等都一一介紹了一遍,這些都是準備提供給吳奇方面進行自主選擇的國廠。
而華科院的方顯吉院士則根本不在乎選址問題,他來的主要目的是吳奇,不過與會議無關,沒有急著交談。
輪到方院士發言的時候,他只是表態支持吳奇的星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選擇。
湯市首作為會議主持,在最后一個發表了意見。
除了之前其他官員提到的人才扶持、征地補助、政策傾斜之外。
他還補充了一個更大的優惠,那就是海都市單獨出的專項扶持基金,以及一筆給吳奇個人提供的1個億的低利率貸款。
這個是其他城市沒有提出的優惠政策,目的是為了抵消海都在爭取這個項目上的劣勢。
高新企業的稅收本來就算低的,一般是15個點。
海都在這一塊上沒辦法再做調整了,這是華國整體政策上的最低額。
但是華國為了扶持南島迅速成為新的南海貿易中心,在稅收一塊有特殊的照顧,只有10%。
郭欣月提供的十幾個工廠以及城市,唯獨南島的優勢突出。
為了盡全力爭取,湯市首在會議之前便確定了這樣補充的優惠政策。
蘇立來之前就跟吳奇談到過這個問題,最大的取舍也是在海都與南島之間。
海都的優勢是市場資源、物流交通、人才儲備等方面。
而南島則是有三點優勢:稅收最低,國際市場通路便捷,現成廠房流水線新、規模大。
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南島對于公司發展更為有利。
所以海都才會舍得另外砸錢誘惑。
湯市首說完,所有人都看向吳奇等一行人,等著他們進行選擇。
梁士博、沈璐瑤和陳鋒也看向蘇立和吳奇,這兩位才是公司的核心。
吳奇原本對項目選址是沒什么傾向的,在哪對他來說是真的無所謂,往后一年是否多交五個點的稅也影響不到他。
但是項目起步自然是資金越多越好,湯市首的最后一擊,還是讓吳奇心動了。
多這一個億,自己又可以搞個新東西出來。
這一個億可不是專項資金,他是可以自由支配的。
吳奇看向蘇立,自己即使有了傾向也是依然會遵從蘇立的選擇。
蘇立在湯市首說出最后條件的時候,就看到了吳奇的反應。
“海都吧。”
蘇立直接就做了選擇,然后看向吳奇。
吳奇沒說什么,笑著點點頭回應。
“好好好!多謝各位對海都的支持。”
湯市首也沒想到對方這么快就做出了選擇,欣喜地說完,帶頭站起來鼓掌。
星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算是確定了在海都落戶了,海都市所有高層都喜氣洋洋。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公司會成為海都一張新的金字招牌。
而星火科技也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一筆國家級專項資金,一筆海都專項資金,再加上現成的廠房,前期自己所有支付的資金被降到了極點。
公企改私企的事可不多,還有這么多的優惠政策,也看得出華國對鋰電池項目抱有很大的期望。
接下來具體的實施、配合吳奇就興趣不大了,只不過這一桌子的海都要員坐著,他也不好跑路,只能默默地在一旁聽著,腦子里則盤算著一個億拿來做點什么。
梁士博跟華科院來的方院士似乎很熟,兩人坐在一起悄悄說著話。
他雖然已經答應了吳奇的請求,成為星火科技的技術顧問,但除了技術問題,其他方面他興趣缺缺,也不愛參與。
陳鋒正式成了蘇立的助手,鋰電池這一塊跟他的專業八竿子打不著,所以這次會議聽得格外認真,還特意帶了小本本在一旁認真記錄著。
沈璐瑤作為吳奇的大秘,所有項目都需要跟進,聽得也非常專注。
既然選擇了海都,接下來的事項便變得非常順暢了,不到一個小時,大部分工作配合都確立了負責人,星火科技這邊就交給蘇立全權負責了。
會議結束。
吳奇等人準備起身告辭,梁士博帶著方院士過來攔住了吳奇。
“您好,方院士。”
梁士博為吳奇介紹說方院士此行正是為吳奇而來,吳奇趕忙禮貌地打招呼。
“前兩天我才得知,最近在互聯網圈子里聲名鵲起的【0312】原來也出自吳先生之手。
吳先生真的是咱華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方顯吉一開口就是對著吳奇一頓夸,這樣的年輕人如果多來幾個,華國何愁不能崛起,眼神里充滿了欣賞。
“方老是咱華國第一批研究人工智能的華科院院士,對你開發的那個軟件可是推崇備至呢。
如今雖然轉入行政部門,但手底下還帶著一個人工智能的研發項目。
這次除了鋰電池相關的事宜,還有個更重要的事,就是見你。”
梁士博笑著幫方顯吉說明了來意。
“能得到方老的肯定,小子甚是榮幸,不知道方老找小子有何指教?”
沒想到自己開發的軟件還能得到華國華科院的贊賞,這在吳奇意料之外。
“不用這么謙虛,你這軟件上市一個多月,到現在還沒人搞清楚底層架構。
我只能猜測這可能是你在源代碼上有加密和壓縮,只是這種編輯邏輯太難看懂了...
老頭子研究了一個星期,也是一無所獲,不得不服老啊...”
...
方顯吉此行來見吳奇最大的目的便是邀請其加入自己的人工智能項目,【0312】雖然不是人工智能方面的軟件,但他在軟件編程上的成就引起了老院士的注意。
吳奇肯定委婉地拒絕了這個邀請,他不可能現在丟下一切去跟方院士搞研究。
人工智能他自己早就搞定了。
不過兩人的聊天氛圍還是很友好的,吳奇把自己在編程小莫時的一些感悟拿出來與方顯吉進行了一番交流。
這些感悟是他參照小莫的編程邏輯總結出來的一些想法,猜測,并不成熟,所以也沒有藏著掖著。
吳奇這些自己覺得很不成熟的想法到了方顯吉耳中,卻是造成了震撼。
沒想到這個年紀輕輕的小伙子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造詣這么深,給了自己很多啟發。
方顯吉如獲至寶,同時對吳奇這個年輕人更加重視。
接著幾次三番的邀請皆被吳奇拒絕后,老頭子與吳奇交換了聯系方式,便匆匆告辭離開了。
通過這次交流,他收獲了許多,腦子里不斷浮現出新的想法和計劃。
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驗證一番了。
吳奇看著火急火燎告辭的方顯吉會心一笑,一個華科院的老院士,衣著樸素,一門心思撲在自己的研究上,純粹專注,可愛又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