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繁華。
水患沖垮了不少地方。
但是有些高處,卻還是安然無恙。
比如江南的花樓。
花樓地勢高。
造價昂貴。
來江南游玩,都要來一次花樓。
才算是真正到過江南。
當然,這樣的日子,官員們不好去花樓消遣。
畢竟欽差都來了。
百姓的尸骸都沖到了京城。
這時候再去花樓享樂,簡直是老壽星上吊,找死。
但是不去花樓,其實也可以有一樣的享受。
比如把花樓的姬女請過來。
盧知府打著宴請新來的欽差的名目,幾乎把花樓里最有名的幾個姬女都請來了。
連向來不上門的花樓第一姬女,瞿柒姑娘,也來了。
江南有一句有名的諺語,北有洛妃,南有瞿柒。
這句話出來,可以說分量很重了。
并且那些見過瞿柒姑娘的人,都很贊同這句話。
雖然他們沒有見過洛妃,但是覺得瞿柒擔得起。
而且覺得,那洛夫人若不是洛妃,可能還沒有那么高的盛名。
瞿柒應該實際更美許多。
畢竟,瞿柒,還是個少女。
而洛妃再美,也只是半老徐娘了。
瞿柒愿意上門,是知府家的樂師爺,說了,那欽差實際是洛妃的養子。
瞿柒大概因為這句話,同意來了。
瞿柒在江南的名氣極大,大到平日其實并不太賣盧知府的面子。
盧知府見過瞿柒,反而覺得這樣的女子,任性一些是應該的,也不生氣。
不過今日瞿柒能來,他還是很開心。
那巨胖的肚子,笑的都一直抖。
江南最大的三個官員,盧知府,宋提學,還有一個隆推官,不過隆推官和其他二人并不很和睦,平日都很少一起。
宋提學負責江南這邊所有學子的事宜,很是風雅,聽到樂師爺說,瞿柒也會來,笑道:“還是盧大人有面子,我可是請了幾回,那瞿柒姑娘都拒絕了。”
盧知府雖然知道那瞿柒姑娘為何回來,卻也還是很享受這樣的追捧。
笑的很是得意。
面露贊賞的看了一眼樂師爺。
又問道:“那欽差大人這幾日在做什么?”
樂師爺道:“小欽差什么都沒有做,就在書房里看書,不過他說他時間緊,應該會來吃飯,然后還要去看書。”
盧知府聽了哈哈大笑。
“真是銀槍蠟頭,中看不中用,還真以為來江南是來讀書,書房夜夜點燈有什么用,為了裝樣子,也應該去申河邊走走,濕濕鞋啊,像我們的隆推官,就很會裝嘛。”
宋提學卻搖了搖頭道:“盧兄,萬萬不可大意,我倒覺得那小子有幾下,那日他選的那幾個差役,還有那個粗使,我讓人去調查了一翻,果然都是身家清白,平日辦事上進的人,都沒有什么毛病,你說他一個嘴上沒毛的書生,剛剛來,怎么會知道這些,就是我,也是調查了才知道的。”
“有這回事?”盧知府一臉驚奇的看向樂師爺。
樂師爺點了點頭。
的確是這樣的,可是若是說那欽差大人提前來調查過,也肯定是不可能的,時間那樣短,圣旨都才到不久。
可是若沒有事先調查,怎么可能會知道的這樣精確。
幾乎是把衙門里的老油條全部都剔除了。
如果只是一面就做到,那也太天才了。
“關鍵不是欽差大人,不是說有三人來嗎?還有一個少年呢?到了江南,就消失了,再沒有看見人,他又去做什么了?”宋提學面容有些嚴峻的分析道,還是一邊撇茶沫子。
要說水患對他也是有影響的,存下的好茶都沒了。
因為存茶需要有地氣,要干燥,所以他的茶,都在底下的屋子里。
一場水患,全淹掉了,可是把他心疼壞了。
現在在盧大人這門外漢這里,整日喝的這些茶,沫子有些多,很不習慣。
盧知府聽到宋提學這么說,也面容嚴峻起來。
確實要重視。
他是個草包,憑著運氣和家族關系一步步到這個位置,平日主要靠樂師爺和宋提學出主意。
不過他雖然不太聰明,但是肯聽意見,這幾年倒是挺不錯。
不過出了水患的事情,就不容易糊弄了。
“甭管那小子去哪,在江南,還能翻出我們的手心不成。”盧知府搖頭道。
他心里有底氣,最后就算最糟糕,他背后還有盧家,還有一個懷著龍種的盧妃。
……
雖然今日無雨。
可是往日那寬敞的大道,被前些日子的大雨大河沖刷過之后,卻沒有干凈,路上偶有拌著水草。
或者一些舊衣破布。
這時候的申國江南就算是富裕,也沒有說把舊衣丟了,就是破布,也要撿起來,可以縫補衣服,甚至湊湊,就又是一件衣裳。
而現在路邊居然有這些,可想而知,這些衣服破布的原主人,恐怕活著的少。
當然,江南豪富。
花樓的第一姬女,出行的排行,不會差。
浩浩蕩蕩的姬女隊伍當中,有一輛車。
車里有一個女子,她不像其他車里的女子那樣妝容認真,頭貼花,臉上脂,唇抹紅。
她臉上,什么都沒有涂抹。
眉毛也沒有畫。
卻是清麗無比。
好看的像是一幅活的畫。
像是畫中走出來的仙子。
她眼中有著嬌憨,有著活潑,也有一點點哀傷。
她就是瞿柒。
南有瞿柒的瞿柒。
她問身邊的一個年長的女子道:“媽媽,你說欽差大人會喜歡上我嗎?”
“一定會呀,阿柒,沒人能拒絕你,你放心好了。”年長的女子也很漂亮,說話風度極好。
很媚卻不俗。
她是花樓的媽媽。
此刻卻是小意的討好這個少女。
少女臉上揚起甜甜的笑容:“我想也是呢,江南很無趣,太軟,我也想去北方看看了。”
……
給欽差大人的接風宴,很是熱鬧。
姬女們歌舞都兩曲過了。
可是欽差大人居然一直沒有露面。
遲遲而來的是一個十分強壯的少年,身上始終背著兩個鐵球。
他來了,就跟盧知府道歉道:“我弟弟看書入迷的時候,飯都不記得吃了,覺也不睡的,此刻不好打斷他,所以我代替我弟弟來了,反正都是吃飯。”
盧知府面容糾結。
聽到欽差大人看書入迷,再次覺得這欽差沒有什么用。
真跑來這里學習了……
可是聽到這高壯的少年說的最好一句話,又很生氣。
什么叫做,反正都是吃飯……
接風宴,不僅僅是吃飯,還有看節目,還有交流……這個棒槌……
小五來吃飯了,就真的是吃飯。
吃的很認真,一粒飯粒都沒有掉。
他并沒有注意到作為欽差大人的代表,他實際被人排擠了,只是坐在角落。
他不在乎,也不是很懂。
不懂的時候,他往往會保持安靜。
他吃著飯,平日不挑剔的小五,今天的飯量有點多,因為他也覺得,江南的飯菜,好像真的很好吃。
比如面前的肉丸子,不知道里面是什么肉,他都吃了十八顆了,還是覺得香彈嫩滑,說不出的好吃。
就是那前頭又唱又跳,有點吵。
不過想想,比起申學宮吃飯還要聽詩作詩,還算能忍受。
在小五夾第十九顆丸子的時候,一個頭上扎著丸子的少女,站到了他跟前道:“這個是獅子頭,用上好的老雞湯煨的純正的十二個月的豬肋條,第八條的背面上的肉,做的。很是廢工廢料。你是欽差大人的兄長,你們不是來治水的嗎?你吃這樣多,百姓怎么辦?”
小五愣了愣。
然后看向這少女,像看白癡一樣。
“百姓吃的到這樣的獅子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