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忽然有點理解胡介民對華陽子弟的百般庇護和縱容了,事實上,他們倆是一路人,外表剛烈,其實內心柔軟得一塌糊涂。
放下電話的一瞬間,他的心竟然如同被刀扎了下似的,疼得連眼淚都差點掉下來。
奶奶的,到底是啥苦衷,讓老實本分的盧寧變得如此決絕?莫非是我看走了眼,這小子壓根就是腦后有反骨,還是其中真有什么隱情,不得已而為之呢?還有,從盧寧最后的提醒上看,向北這次的行動是有備而來,動靜肯定不能小,本來以為宏發(fā)公司突然將設備轉手屬偶然事件,現(xiàn)在看起來,恐怕也未必那么簡單。
作為大型施工企業(yè),華陽在機械設備這方面還是有些家底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基本都是五年前甚至更早時間購進的。最近幾年,由于各項成本高居不下,利潤大幅度降低,所以添置不多。
公司的大型機械設備都由基地公司設備科統(tǒng)一管理,他打了個電話,將設備科張科長喊了來,仔細一了解,心情愈發(fā)沉重了。
施工用的機械設備,損耗非常大,工作狀況最穩(wěn)定的就是頭三年,平均每年能工作2000小時左右,往后就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按照設備科的統(tǒng)計,目前公司在冊的大型挖掘機、鏟車、推土機等等,已經有三分之一接近報廢狀態(tài),幾乎是半天干活,半天修車,而且現(xiàn)在柴油價格上漲,老舊設備的油耗又大,一年下來,修理費、燃油費、人員工資等等加在一起,甚至比設備創(chuàng)造的產值還要高。
“胡總在的時候,我們就多次打報告,要求淘汰和購進新的,但一直沒批下來。”張科長苦笑著道:“沒辦法,這些大型裝備,隨便一個都在百八十萬的價格,現(xiàn)在公司資金緊張,也就只能等等再說了。”
他點了點頭,略微思忖片刻,直截了當?shù)膯柕溃骸岸h(huán)路開工之后,你能調過去多少臺?”
張科長想了下:“鉤機頂多五臺,鏟車兩三臺吧,剩下的干不動重活了,運過去也是瞎耽誤工夫,還不夠運費錢呢。”
陳曦搖了搖頭:“不行,二環(huán)路六個標段,同時開工的話,這么點設備哪里夠分呢?把能用的都給我集中起來,其他部門暫時都別用了,可以先租賃設備施工,必須都給我拉到安川去。”
張科長滿臉不解,在他看來,這位新上任的陳總經理腦袋肯定是進水了,這么多大型設備,往安川折騰一個來回,光是運費也是筆不小的開支,正常情況下,安川的租賃價格比平陽還略低些,每小時也就在200多塊錢的樣子,常年包租的話,價格還能再商量,放著簡單的不做,非要搞復雜的,這不是脫褲子放屁,費二遍事嗎!
但設備科的小科長,哪里敢和總經理掰扯,盡管有百般不解,也只能連聲答應。
打發(fā)走了張科長,他大致算了下,就是把全公司的設備集中在一起,缺口還是挺大的,別的不說,六個標段同時開工,光是推土機這樣的設備,至少要同時上二十臺左右,否則,總不能讓工人掄著鐵鍬干活呀。
這還僅僅是基礎階段,等到修筑路基和鋪設瀝青混凝土時,上下六車道的路寬,同時要有三臺以上的大型振搗壓路機和兩臺攤平機作業(yè),而且,東北地區(qū)最佳的鋪設路面時間段,就是每年汛期過后的一個多月,如今工期緊張,必須都趕在一起施工,真要是那樣的話,這點設備簡直還不夠塞牙縫的呢!
也不知道王洪明那邊談得怎么樣了?如果安川不行,那就必須趕緊著手從平陽乃至其他地方租,寧可多拿點費用,也不能在設備上出問題,真要是那樣的話,簡直成了天大的笑話,實在丟不起人。
正思忖之際,竟然又有一個壞消息傳了過來。
由于安川地區(qū)花崗巖原料不達標,所以,包括謝天宇在內的幾家采石場的礫石就都被排除在外了,盧寧聯(lián)系了一家鄰省的,價格雖然略高一些,但也在承受范圍之內,接觸了幾次之后,雙方便在價格等方面基本達成了一致,只是還沒正式簽訂供貨合同。然而,就在剛剛,這個廠家突然打來電話,很委婉的表示,之前談的一切都作廢了,今年他們接了個大合同,產能受限,無法同時供應,所以,讓陳曦趕緊想別的渠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還算是有良心的廠家,否則,雙方什么合同沒簽,就是口頭協(xié)議,就算不提前告知,陳曦也挑不出任何毛病,等開工了,一切就緒,就等著礫石的時候才告訴你,那才叫抓瞎呢!
“你那個廠子規(guī)模不小啊,開足馬力的話,一年生產幾千萬立方米都沒問題的啊,怎么會產能不足呢?我說劉老板,你是不是想漲價啊,真要是那樣的話,咱們還可以坐下來好好商量嘛。”盡管心里已經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但他還是在做最后的努力。
劉老板是典型的東北漢子,人高馬大,性格直率,聽陳曦這么說,連忙解釋道:“陳總啊,實不相瞞,開足馬力生產的話,別說一千萬立方米,就是一億立方米也能做到,關鍵是沒那么多原料啊,我做了這么多年生意,從來都講到哪做到哪,確實是產能不足,我尋思著,別耽誤了你的事,所以才提前給你打這個電話的。”
他無奈的點了下頭,笑著問道:“我這個單子已經夠大了,最近省內也沒聽說有啥大項目啊,誰的用量比修建高速公路還多呢?”
“這個嘛......”劉老板少有的沉吟了下,然后嘆了口氣道:“老弟啊,你就別問那么多了,就算告訴你了又能怎么樣呢,我這邊合同都簽了,這樣吧,附近還有兩家采石場,石子的質量也不錯,我把電話號碼給你,你抓緊聯(lián)系吧。”
放下電話,他歪著腦袋想了想,其實,這事自己還是有責任的,談是談了,但沒落到實處,當時把合同簽了不就沒這么些啰嗦事了嗎?其實,盧寧為此還真催過他,說是怕到了施工季再漲價,可以先簽合同,適當打一點定金,反正對方家大業(yè)大的,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他當時也同意了,施工季材料商漲價是常有的事,翻一倍也不足為怪,早簽下來,也能省去很多麻煩,只不過后來亂七八糟的事一鬧騰,就把簽約的事忘到爪哇國去了。
哎!我是光顧著扯淡,忘記了正事啊,他無奈的嘆了口氣。